《黄鹤楼》的唱段渐入高潮,后台的人都捏着把汗。张云雷扒着侧幕条,指节把木头抠得发白;孟鹤堂手里转着的扇子差点飞出去;连素来沉稳的周九良,也忘了手里的三弦该往哪放。
谁都知道郭麒麟刚才那一下有多险,忘词在相声里不算致命错,但在大师姐回归首秀上出岔子,传出去总归不好听。可曲云笙那一句"害了相思病"的现挂,像给滚烫的油锅泼了瓢清水,既解了围,又添了彩,连老郭头都在侧幕后面偷偷竖了大拇指。
台上,郭麒麟像是被师姐那股气儿托着,渐渐找回了状态。他扮演的周瑜本就该带着少年锐气,此刻脸上虽还带着点未褪的红晕,眼神却亮了起来,唱到"某家今日为帅首"时,调门起得又高又稳,惊得台下叫好声浪差点掀翻屋顶。
曲云笙扮演的诸葛亮则稳得像座山。她站在舞台右侧,左手背在身后,右手轻摇折扇,扇骨开合间带着韵律。轮到她接词时,声音不高不低,却字字清晰地钻进每个人耳朵里,尤其是那句"周郎妙计安天下",尾音微微上扬,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戏谑,把诸葛亮的智计和从容演活了。
台下第三排,有个举着相机的老观众眼眶红了。他从十年前就听德云社,亲眼见过十五岁的曲云笙站在郭德纲身边,怯生生却字正腔圆地背《报菜名》。后来她突然消失,他还惋惜了好久,没想到今天能再看见她登台,且比当年更添了三分风骨。
"您看这身段!"他碰了碰旁边的年轻人,"这才叫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!女子演老生,能有这股劲儿的,全京城找不出第二个!"
年轻人正忙着拍视频,闻言连连点头。他是被朋友拉来的,本对相声兴趣不大,可看着台上那个眉眼含笑、妙语连珠的女子,突然觉得这传统艺术好像也没那么枯燥。
到了"对唱"那段,按规矩该是周瑜与诸葛亮互相试探。郭麒麟唱到"过江来杀一个片甲也不留",突然又卡了壳,眼神下意识往曲云笙那边瞟。
这次他没慌,因为他看见师姐冲他眨了眨眼,扇子往台下轻轻一指,开口就是新的现挂:"周都督好大的口气!莫不是忘了台下还有这么多江东父老?真要杀个片甲不留,他们第一个不答应!"
"轰——"台下彻底炸了。前排的观众拍着桌子叫好,后排的年轻人举着手机闪光灯晃成一片。有人在台下喊:"师姐说得对!"还有人接茬:"周郎这是被诸葛亮气糊涂啦!"
郭麒麟被这阵仗逗笑了,心里最后一点紧张也烟消云散。他顺着师姐的话往下接,甚至还加了句自己的现挂:"那...那便饶他们一次,只杀诸葛亮一人!"
"嚯!合着就冲我来的?"曲云笙佯装生气,把扇子往他肩上轻轻一拍,"看来今日不亮亮本事,你是不肯服气了!"
这一拍用了巧劲,既像真生气,又带着同门间的亲昵,台下的观众看得清楚,笑声更大了。弹幕在直播屏幕上滚得飞快:
【这互动!太绝了!郭麒麟和这位师姐的默契是刻在骨子里的吧!】
【谁懂啊!女子穿长衫站在台上,又飒又稳,这气质我能吹一年!】
【刚去查了!曲云笙!云字科大师姐!当年跟郭德纲演过《八扇屏》的狠人!难怪这么厉害!】
【前面忘词算什么?这现挂能力甩某些流量八条街!德云社是藏了个宝吧!】
【已粉!求师姐常驻!别再走了!】
后台,张云雷看着弹幕,嘴角咧到耳根,又赶紧板起脸对旁边的霄字科新人说:"看见没?这才叫能耐!别整天就知道刷手机,把基本功练扎实了比什么都强!"
李霄樵站在后面,脸烧得通红。刚才他还质疑人家不配叫"师姐",此刻看着台上那个句句珠玑、控场能力一流的身影,才明白自己差得有多远。尚九熙拍了拍他的肩膀,没说话,但眼神里的意思很明显:学着点吧。
台上的表演已经到了尾声。曲云笙唱罢最后一句"驾孤舟探罢了曹营的虚实",与郭麒麟并肩鞠躬。台下的掌声持续了足足三分钟,还有人不停地喊"返场"。
郭麒麟站在师姐身边,听着震耳欲聋的叫好声,突然觉得眼眶发热。他转头看向曲云笙,月光从舞台上方的天窗漏下来,刚好落在她脸上,把她眼底的笑意照得清清楚楚。
"谢...谢谢师姐。"他声音有点哑。
曲云笙笑了,抬手帮他理了理微乱的衣襟,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:"谢我干什么?是你自己接住了。记住这种感觉,台上的坎儿,得自己迈过去才算数。"
正说着,后台传来动静,郭德纲背着手走了出来,脸上带着满意的笑:"不错不错,没给我丢人。"他看向曲云笙,眼神里带着欣慰,"这嗓子,还是当年那股透亮劲儿。"
曲云笙刚要说话,台下的"返场"声更响了。郭德纲摆了摆手,对他们说:"再唱段吧,老少爷们儿想听,别扫了兴。"
郭麒麟眼睛一亮,看向曲云笙:"师姐,要不...咱来段《挡谅》?"
曲云笙挑眉:"你不怕又忘词?"
"不怕!"郭麒麟挺了挺胸脯,"有师姐在,我啥都不怕!"
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,比刚才更热烈。曲云笙看着身边这意气风发的师弟,又看了看台下那些期待的面孔,忽然觉得,这五年的空白,好像在这一刻,被彻底填满了。
她举起扇子,对郭麒麟笑道:"行,就依你。起调吧,师弟。"
弦师的三弦声适时响起,清亮的调子在三庆园里回荡。郭麒麟深吸一口气,开口唱道:"论英雄,我出世以来,独一个..."
这一次,他没忘词,声音稳而有力。曲云笙站在他身边,等轮到自己的部分,便接了上去,两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穿过喧嚣的掌声,飞向窗外的夜空。
后台,所有的师兄弟都聚在侧幕旁,静静地听着。张云雷的手指在御子板上轻轻打着节拍,周九良的嘴角噙着笑,连最开始挑衅的李霄樵,也听得入了神。
他们都知道,从今晚起,德云社的后台,要变个样子了。这位云字科大师姐的归来,不仅带回了当年的风采,更带回了一股久违的锐气——属于云字科的,那份不服输、压得住场的锐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