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权回来的第十天,江面上漂来了尸体。
是个老渔民,被发现时卡在芦苇丛里,脖子上有圈深紫色的勒痕,渔船被凿了个大洞,沉在离岸不远的浅滩。消息像涨潮的水,一下子漫遍了沿岸的村落,市集上的人少了大半,连最泼辣的鱼贩都缩着脖子,说“是河盗干的”。
孙策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。
他握着新打的船锚,铁链在泥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。老渔民的脸被水泡得发胀,眼睛圆睁着,像是死前看见了什么恐怖的东西。孙策蹲下身,手指拂过那圈勒痕,指腹触到的皮肤冰凉僵硬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,闷得发疼。
这不是第一个了。
上个月就有货船失踪,只在下游找到些破碎的木板;前几天王大婶家的儿子去江里撒网,再也没回来。之前大家还安慰自己是“遇上了急流”,可这具尸体,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——是河盗。
“伯符,”孙权不知何时也来了,他站在几步外,青布衫的袖口被风掀起,“别碰,官府的人快来了。”
孙策没理他,只是盯着那具尸体,忽然想起小时候。这老渔民总爱给他们讲江神的故事,还偷偷塞过孙尚香一块糖,说“丫头长大会有福气”。可现在,这有福气的丫头,再也见不到给她糖的人了。
他猛地站起身,船锚在手里转了个圈,铁链绷得笔直,铁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:“我去杀了他们。”
“你去哪杀?”孙权拦住他,声音冷得像冰,“知道他们在哪吗?有多少人?船比你的快还是慢?”
一连串的问题砸过来,像江里的暗礁,把孙策的火气撞得粉碎。他攥着船锚的手在抖,指节泛白,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——他不知道。他只知道要报仇,要让那些畜生付出代价,可除此之外,什么都不知道。
“你这样去,跟送死没区别。”孙权的目光扫过那具尸体,又落在孙策身上,“跟当年爹想硬闯险滩一样,只会把自己搭进去。”
这句话像把淬了冰的刀,狠狠扎进孙策心里。他猛地想起父亲那次遇袭,船帆被火箭点燃,火光照亮了半边天,父亲站在甲板上,手里的刀劈得越来越慢,最后倒在血泊里,嘴里还喊着“护住船”。
那时候,他也像现在这样,只能眼睁睁看着,什么都做不了。
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孙策的声音嘶哑,像被砂纸磨过,“就看着他们杀人?看着船沉?”
孙权没说话,只是弯腰捡起块碎木板,上面有个清晰的凿痕,边缘很整齐,显然是用专门的工具凿的。“这不是普通河盗,”他指着那道痕,“他们有备而来,懂造船,还懂怎么最快让船沉没。”
孙策盯着那道凿痕,忽然想起周瑜改船时说的话——“船底的木板要错开拼接,不然一凿就透”。他心里猛地一沉,像坠了块铅。
官府的人来了,哭哭啼啼的家属来了,乱糟糟的人群把滩涂围得水泄不通。孙策站在人外围,手里的船锚越来越沉,沉得他几乎握不住。风从江面吹过来,带着股浓重的血腥味,盖过了芦苇的清气,盖过了泥土的腥气,呛得人眼睛发酸。
“哥!”孙尚香的声音带着哭腔,她被吴氏拽着,远远地站着,绿色蝴蝶结歪在一边,“我们回家吧……”
孙策没动,只是看着那具被抬走的尸体,看着那片被血染红的芦苇,忽然明白了周瑜为什么要去庐江,又为什么……要去稷下。
前几天整理周瑜留下的书时,他在夹层里发现了张纸条,上面写着“稷下有奇人,善造巨舰,能破万浪”。当时他还笑这小子异想天开,现在才懂,那不是异想天开,是被逼出来的路。
江里的浪太凶,河里的盗太狠,仅凭一把船锚,凭一股蛮劲,护不住谁。
他需要更快的船,更利的器,需要知道怎么才能让这片浑浊的江,真正太平下来。
“仲谋,”孙策忽然开口,声音很沉,“你在庐江,见过最大的船有多大?”
孙权愣了愣,随即明白过来:“商号有艘‘镇远号’,三层楼船,能载百人,据说刀枪不入。”
“我们也要造。”孙策的目光投向江心,那里水汽氤氲,像藏着无数秘密,“比‘镇远号’还大,还结实,能把那些杂碎的船,全撞碎在江里。”
孙权看着他,眼里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变成了某种认同,像两颗石子终于找到了同一个河床。“好,”他说,“我来算木料,算工钱,算需要多少人手。”
风更急了,吹得芦苇沙沙作响,像在哭,又像在吼。远处的江面翻着浑浊的浪,浪头里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,正贪婪地盯着沿岸的村落,盯着那些惶恐的百姓,盯着这片被苦难浸透的土地。
孙策握紧了手里的船锚,铁爪深深嵌进泥里。他想起周瑜临走时的红衫,想起那张写着“稷下”的纸条,忽然觉得,那小子走的路,或许是对的。
求学不是为了安逸,是为了找到破局的法子。就像他磨亮船锚不是为了好看,是为了有朝一日,能让那些作恶的人,尝尝铁的滋味。
“走,”他对孙权说,“去看看周瑜的船。”
去看看那艘他们一起改过的船,能不能先挡一挡眼前的浊浪。
铁链在泥地上拖行的声音再次响起,这次不再是孤身一人。孙权跟在他身后,青布衫的影子和他的红衫影子(周瑜留下的那件,他一直穿着)在地上交叠,像两道刚硬的船痕,朝着码头的方向,一步一步,踏过满地狼藉。
江面上的浪还在翻,可这一次,孙策的眼睛里没有了迷茫。
他知道要等什么,要做什么。
等那个人带着学问回来,等他们造出能破浪的船,等手里的船锚,能真正护住身后的人。
哪怕这条路,要踩着血泪,要熬着等待,也要走下去。
因为这片江,是他们的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