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琴弦上的心跳
迎新晚会的后台比想象中更嘈杂。苏沐禾抱着古筝琴谱坐在折叠椅上,听着隔壁化妆间传来的笑闹声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谱架上的木纹。时以清拿着口红凑过来,在她脸颊上点了点:“别紧张,你看这气色多好,比平时涂三层腮红都自然。”
镜中的自己确实带着点不自然的红晕。她深吸一口气,想起昨天陈嘉念发来的消息:“我问过学生会的朋友,古筝独奏时会给追光,不用看台下。”后面还附了张手绘的舞台示意图,用红笔圈出了她的站位,旁边写着“这里音效最好”。
幕布外传来主持人报幕的声音,苏沐禾起身时,裙摆不小心勾到椅子腿。身后有人伸手扶了她一把,是林子川。他穿着剪裁合体的西装,领结打得一丝不苟,笑着说:“加油,我在第一排看。”
他的目光很亮,像聚光灯一样落在她身上。苏沐禾点点头,快步走上舞台时,心跳快得像要撞碎肋骨。
追光果然如陈嘉念所说,只照亮了琴身和她的指尖。调弦的瞬间,她忽然看见第一排的角落里,陈嘉念举着手机对着她,屏幕的光在他脸上映出浅浅的笑意。他没穿西装,还是那件米白色卫衣,在一片正装里显得格外显眼。
指尖落在琴弦上的刹那,所有的紧张都消失了。《渔舟唱晚》的旋律从指缝间流淌出来,时而轻快如浪涛拍岸,时而悠远如晚风拂过芦苇。她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学这支曲子,妈妈站在琴房门口说:“沐禾,弹琴要用心,听的人才能动心。”
曲终的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里,台下的掌声比想象中更热烈。苏沐禾起身鞠躬时,追光恰好扫过全场,她看见林子川用力鼓掌的样子,也看见陈嘉念眼里藏不住的骄傲。
回到后台,时以清扑上来给她一个拥抱:“太好听了!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!”她拽着苏沐禾往观众席走,“快去看林子川刚才拍的视频,他居然把你弹琴的样子全程录下来了,配文说‘被临床医学耽误的古筝大师’。”
视频里的镜头很稳,从她抬手调弦到最后鞠躬,每一帧都拍得很清晰。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,有人说“林学长这是明目张胆地欣赏啊”,有人@苏沐禾说“小姐姐求合奏”。
苏沐禾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,还没来得及回复,就被陈嘉念递过来的温水打断:“刚下台别喝冰的。”他手里拿着她的外套,“外面风大,披上吧。”
外套上还带着他身上淡淡的洗衣液味道,苏沐禾裹紧衣服时,时以清突然拽了拽她的袖子:“快看那边!”
林子川正被一群人围着说话,目光却频频往这边瞟。四目相对的瞬间,他举起手里的饮料瓶朝她晃了晃,嘴角弯起熟悉的弧度。
“我去趟洗手间。”苏沐禾忽然想透透气。
走廊尽头的安全出口亮着绿灯,推开铁门时,晚风带着凉意涌进来。她靠在栏杆上往下看,操场上有人在放烟花,绚烂的光映亮了半边夜空。
“这里风大,怎么不多穿点?”陈嘉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苏沐禾回头,看见他手里拿着件黑色冲锋衣:“刚从宿舍取来的,你穿我的吧。”
冲锋衣上还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,苏沐禾穿上时,袖口长了一大截,她往里卷了两圈,刚好露出手腕上的细红绳——那是陈嘉念去年在庙里求的平安绳,说“学医的人总要多点保佑”。
“刚才弹得真好。”陈嘉念靠在栏杆上,侧脸被烟花的光映得忽明忽暗,“比你高中艺术节那次还好。”
苏沐禾愣了愣:“你怎么知道我高中弹过?”
“时以清给我看过视频。”他笑了笑,“她说你那时候紧张得腿都在抖,现在完全不一样了。”
原来他连这么久以前的事都记得。苏沐禾看着他被风吹动的额发,忽然想起高数课上那张画着吐舌头小人的纸条,想起食堂里特意多拿的烤茄子,想起雨夜里倾斜大半的伞。这些细碎的瞬间像散落的珠子,此刻突然被一根线串了起来。
“陈嘉念,”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发抖,“军训那晚你说的话,我好像明白了。”
烟花恰好在空中炸开,金色的碎屑落满他们眼底。陈嘉念转过头,眼里的认真几乎要漫出来:“那你现在,有答案了吗?”
远处传来晚会散场的喧闹声,苏沐禾看着他近在咫尺的眼睛,忽然踮起脚尖,轻轻抱了抱他。冲锋衣的拉链硌在脸颊上,却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。
“嗯,”她在他胸口闷闷地说,“我有答案了。”
陈嘉念的手僵了几秒,才轻轻环住她的背。他的动作很轻,像捧着易碎的珍宝,声音在她头顶响起,带着压抑不住的笑意:“那……明天早上的解剖课,还要我帮你占座吗?”
苏沐禾笑着点头,眼角的泪却掉了下来。原来心动不是突如其来的海啸,而是细水长流的浸润,等回过神时,早已漫过心田。
夜空里最后一朵烟花绽放时,苏沐禾掏出手机,给林子川发了条消息:“谢谢你的视频,不过我已经有想一起进步的人了。”
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,她抬头看见陈嘉念眼里的光,比刚才所有的烟花都要亮。晚风穿过走廊,带着桂花的甜香,像是在为这个终于到来的答案,轻轻鼓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