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运村的清晨比书禾想象中要安静许多。东京七点的阳光已经相当灼热,她换好运动服,轻手轻脚地关上门,生怕吵醒同屋还在熟睡的小林。
呼吸着略带潮湿的空气,书禾开始沿着奥运村外围慢跑。这是她多年来的习惯,无论身处何地,晨跑总能帮她理清思绪。昨天汪顺夺冠后那个突如其来的拥抱还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,让她的心跳比平时跑步时还要快上几分。
转过一个弯,书禾猛地刹住脚步——前方不远处,汪顺正做着拉伸运动,阳光勾勒出他修长的身形。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运动T恤和黑色短裤,脖子上挂着那枚昨天才获得的金牌,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,反射出耀眼的光芒。
书禾犹豫着是该悄悄离开还是上前打招呼,汪顺却已经抬起头,看见了她。
"早啊!"他扬起手,笑容比东京的阳光还要灿烂,"你也晨跑?"
"嗯,习惯了。"书禾走近,目光不自觉地落在那枚金牌上,"怎么戴着奖牌跑步?"
汪顺低头看了看胸前的金牌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:"其实...我是想去找你,给你看看。昨天太匆忙了,都没能好好感谢你。"他轻轻取下奖牌,"要摸摸看吗?"
书禾伸出手,指尖触碰到那枚还带着汪顺体温的金牌。金属表面有些凉,但边缘已经被摩挲得十分光滑。
"比想象中重,"她轻声说,"就像你承担的责任一样。"
汪顺的目光变得柔和:"第一次有人这么说。大多数人只看到它的光彩。"
"职业习惯吧,"书禾微笑,"外交官总是看到事物背后的重量。"
"那今天的外交任务是什么?"汪顺调皮地问。
"探索奥运村周边地形,"书禾一本正经地回答,然后眨了眨眼,"要一起吗?冠军先生。"
于是,东京的街头出现了这样一对跑者——奥运冠军和年轻外交官,一前一后,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。汪顺放慢速度配合书禾的节奏,时不时回头确认她跟上了。
"你平时都这个速度?"书禾气喘吁吁地问。
汪顺笑着倒退着跑:"我平时训练的速度大概是这个的三倍。"
"炫耀。"书禾白了他一眼,却忍不住也跟着笑了。
他们跑过安静的居民区,路过已经开始营业的便利店,穿过一个小公园。汪顺突然在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咖啡馆前停下。
"我侦查过了,"他神秘地说,"这家店的咖啡是附近最好的。要试试吗?"
书禾惊讶地看着他:"你什么时候侦查的?"
"昨天半夜,"汪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"夺冠后太兴奋睡不着,就出来跑步,发现了这个地方。"
咖啡馆很小,只有四张桌子,老板是个白发老人,看到汪顺胸前的金牌,眼睛一亮,用日语说了句什么。
"他说恭喜你,"书禾翻译道,"问你是不是奥运冠军。"
汪顺点点头,礼貌地鞠躬。老人激动地拿出手机要求合影,然后坚持要请他们喝咖啡。
"看来金牌在这里也管用。"坐在角落里,书禾小声对汪顺说。
"其实有点不习惯,"汪顺转动着咖啡杯,"突然所有人都认识你,对你好。比赛前可没这待遇。"
书禾理解地点点头:"外交场合也是。当你代表国家时,人们对待你的方式完全不同。"
"但你还是你,"汪顺看着她,"金牌也好,职位也罢,都只是外在的东西。"
书禾有些惊讶于他的洞察力:"你比我想象的要...深刻。"
"运动员不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?"汪顺做了个鬼脸,"我读书少,你别骗我。"
书禾被逗笑了,咖啡差点呛到气管里。
回奥运村的路上,两人并肩走着,不再急着赶回去。汪顺突然问:"你为什么会选择做外交官?"
书禾思考了一会儿:"大学时参加模拟联合国,发现自己喜欢那种在不同文化间搭建桥梁的感觉。"她顿了顿,"而且我父亲是军人,从小听他讲国际形势,可能受了影响。"
"我父亲是小学体育老师,"汪顺说,"我六岁时被他扔进游泳池,就再也没出来过。"他做了个游泳的动作,"你呢?除了跑步还有什么爱好?"
"看书,学语言,偶尔画画。"书禾回答,"很无聊吧?"
"不会啊,"汪顺认真地说,"我连英语都学不好,更别说其他语言了。你懂那么多,很厉害。"
书禾感到脸颊发热,急忙转移话题:"你比赛结束了,接下来有什么计划?"
"队里给了三天假期,"汪顺眼睛一亮,"我打算好好逛逛东京。你要一起吗?作为我的专属翻译?"
书禾张嘴想拒绝——她还有工作,这不符合规定——但看着汪顺期待的眼神,话到嘴边却变成了:"我明天上午有会,下午可以溜出来两小时。"
"成交!"汪顺笑得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。
接下来的几天,书禾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与汪顺短暂的相处时光。他们去了东京塔,在观景台上汪顺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指着远处的建筑;他们挤进涩谷拥挤的街头,书禾不得不拉住汪顺的衣角以防走散;他们甚至冒险尝试了街边摊的章鱼烧,结果汪顺被烫得直吐舌头。
"外交官小姐,"汪顺一边扇风一边说,"这比国际谈判还危险。"
书禾笑着递给他一瓶水:"奥运冠军的弱点原来是怕烫。"
每天分别时,汪顺都会问:"明天还能见面吗?"而书禾总会找出各种理由——需要确认代表团文件、刚好要去他所在的区域办事、有家拉面店想尝试但一个人不好意思去——来延续这段本应短暂的关系。
奥运村的生活节奏很快,各国运动员来来往往,比赛一场接一场。但在书禾和汪顺之间,时间仿佛被拉长了。他们会在食堂"偶遇",然后自然而然地坐在一起;会在书禾工作结束后,在奥运村的小花园里分享一天的经历;会在深夜的短信中,讨论一本两人都读过的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