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小华真的开始频繁地找林念。有时是晚自习后,他抱着一摞机械原理书,站在设计系画室门口等她;有时是周末的午后,他提着从食堂买的绿豆汤,笨拙地敲开画室的门。
画室里总有股松节油的味道,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,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。林念趴在画架前改图,林小华就坐在旁边的旧木椅上,假装看书,目光却总忍不住往她身上飘。她握笔的姿势很特别,食指微微弯曲,像握着什么易碎的珍宝;她思考时会咬着下唇,左边的嘴角有个小小的梨涡;她偶尔抬头对他笑,眼里的光比画室里的射灯还要亮。
“这个曲线是不是太硬了?”林念把画稿转过来给他看,上面是个台灯的设计图,金属支架弯出凌厉的弧度。
林小华凑过去,鼻尖几乎要碰到画纸。他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味,像春天里的青草。“我觉得……”他咽了口唾沫,“可以再柔和点,比如像月牙那样,晚上开着的时候,光会顺着弧度流下来。”
林念眼睛一亮:“你怎么想到的?”
“我小时候在乡下住,夏天晚上没电灯,奶奶就点煤油灯。灯芯烧得久了,玻璃罩上会结月牙形的灯花。”他挠挠头,“我总觉得,家里的灯就该暖暖的,像有人在等你回家。”
林念重新拿起画笔,笔尖在纸上划出柔和的弧线。月光从窗外溜进来,落在林小华的侧脸上,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银边。她忽然觉得,这个总说“想让东西变得方便”的男生,心里藏着比设计更柔软的东西——他想要的不是冰冷的物件,是物件里藏着的温度。
比赛截稿那天,林小华抱着一大摞作品冲进画室,额头上全是汗:“你看!好多人投稿!有个女生画了会开花的存钱罐,说存够钱就去看海;还有个男生设计了能刻字的钥匙扣,想送给毕业的室友。”
林念翻看着那些画稿,纸页上的线条歪歪扭扭,却透着蓬勃的生命力。她忽然明白,林小华要的从来不是专业的设计,是普通人藏在日常里的期待。
“颁奖典礼定在下周,”林小华看着她,眼里有藏不住的兴奋,“我想请你当嘉宾,给一等奖颁奖。”
“我?”林念指了指自己,“不太好吧,我只是个学生。”
“你不一样。”林小华的声音很认真,“这些作品里,都有你画的那张海报的影子——你让大家觉得,设计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,是能装下日子的容器。”
那天晚上,林念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她想起林小华说“像有人在等你回家”时的表情,想起他小心翼翼折起画稿的样子,想起画室里流淌的月光。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悄悄发了芽,带着点甜,又有点慌。
她从抽屉里拿出速写本,在新的一页上画了个台灯,月牙形的支架上,缠绕着细小的藤蔓。她在旁边写:“送给林小华——愿你的每个夜晚,都有暖光等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