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
海声科技提前行动的消息让所有人震惊。欧阳教授从业内渠道得知,该公司正在调动多艘科研船和声学设备船,计划在72小时内开始大规模声学采集。
“他们狗急跳墙了,”欧阳教授面色凝重,“法律和舆论压力让他们决定强行推进,在监管措施出台前完成数据收集。”
黄鲸检查着从蓝星身上获取的记录仪:“第四个声钥不仅是证据,还是妈妈设计的保护系统的激活器。但需要与其他三个声钥结合使用。”
四个声钥合并后显示出一个完整程序——黄教授设计的“声纹保护协议”,能够发射特定声波,使人工复制的鲸歌声纹失效而不伤害自然鲸歌。
“但需要一个大功率水下声学发射装置,”黄星查看技术要求后说,“普通设备无法覆盖足够大的海域。”
赵宇想起什么:“我知道海声科技在东海有一个测试平台,‘海鸣号’,是目前东亚最大的移动声学平台。我父亲曾带我去参观过。”
查询资料后,他们发现“海鸣号”确实符合要求——它装备有大型声学阵列,能够覆盖数百平方海里的海域。
“但那是海声科技的资产,”欧阳教授指出,“我们不可能获准使用。”
黄鲸有了一个大胆想法:“不一定需要获准。妈妈的设计是软件层面的修改,如果我们能远程接入系统...”
赵宇摇头:“海鸣号有严格的网络安全防护,外接访问几乎不可能。”
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,黄星注意到第四个声钥中的一个隐藏文件——一组登录凭证和访问协议,用户名是“Huang_Whalesong”。
“妈妈早有准备!”她惊呼,“她似乎预料到会需要访问这类平台。”
欧阳教授检查凭证后惊讶地说:“这是最高级别的研究访问权限!你母亲当年参与过海鸣号的声学设计咨询,可能保留了后台访问权限。”
希望重新燃起,但他们仍面临一个问题:即使能远程访问,声学保护协议需要根据实时海洋条件调整参数,最好有人在现场。
第二节
计划逐渐成形:远程入侵海鸣号的控制系统,上传声纹保护协议,同时派一个小队接近平台,必要时手动调整参数。
欧阳教授负责协调法律和舆论支援,赵宇利用对公司的了解提供技术信息,黄鲸和黄星则准备执行计划。
但如何接近海鸣号?海声科技必定加强了安保,尤其是在当前敏感时期。
赵宇提出一个方案:“每周今天有补给船前往海鸣号。我认识船长,可以安排你们混上船。”
风险很高,但别无选择。兄妹俩伪装成实习研究人员,随补给船出发。
航行途中,黄鲸试图远程登录海鸣号系统。使用母亲留下的凭证,他成功进入了外部接口,但核心控制系统需要二级验证。
“需要平台上的物理密钥或生物识别,”黄鲸皱眉,“妈妈不可能有那些。”
黄星思考着:“妈妈总是说‘最安全的密码是自然本身’。会不会是某种声学生物识别?”
他们尝试播放蓝星的歌声片段作为验证。令人惊喜的是,系统接受了这段“生物声纹”,授予了临时访问权限。
“妈妈用蓝星的歌声作为后门钥匙!”黄星激动地说。
就在他们开始上传保护协议时,警报突然响起——海声科技的安全团队检测到未授权访问,开始反向追踪。
黄鲸立即启动防护措施,但上传进程被迫中断,只完成部分。
“必须有人到平台上手动完成。”他得出结论。
此时,补给船已接近海鸣号。巨大的平台矗立在海天之间,像一座钢铁岛屿。多艘海声科技的巡逻船在周围巡航,戒备森严。
第三节
通过补给船上一位同情他们事业的船员的帮助,兄妹俩得以隐藏在货物中登上海鸣号。
平台内部犹如迷宫,管道和电缆纵横交错。根据赵宇提供的布局图,控制室位于中央结构顶层。
他们假装工作人员,谨慎地向控制室移动。就在接近目标时,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:“真是令人佩服的执着。”
转身一看,是李政——海声科技的CEO,身边跟着两名安保人员。
“赵宇那孩子太感情用事,”李政摇头,“但他至少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——你们会尝试入侵这里。”
黄星愤怒地质问:“你利用自己的儿子?”
“父母总是为孩子着想,”李政平静地说,“我是在保护他的未来。这项技术将改变水下通信,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。”
“以毁灭海洋生态为代价?”黄鲸反驳。
李政轻笑:“生态?鲸鱼会适应,它们总是如此。人类进步需要牺牲。”
他示意安保人员带走兄妹俩:“你们将在安全的地方观看历史时刻。几小时后,大规模声学采集就将开始。”
被关进一间舱室后,黄星注意到通风管道足够大可供人通过。他们小心拆开格栅,爬进狭窄的管道系统。
根据记忆中的布局图,控制室就在同一区域。透过管道格栅,他们能看到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准备。
“声学阵列充电中,一小时后达到全功率。”一名技术人员报告。
“鲸群位置?”主管问。
“已被驱赶至预定区域。特别目标‘蓝星’也在其中。”
黄鲸和黄星心中一惊——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,还目标明确地针对蓝星!
第四节
通过通风系统,他们成功潜入控制室上方的维护层。这里能看到整个控制室,但如何下去而不被发现?
黄星注意到天花板的声学面板是可移动的。她示意黄鲸,指向正下方的控制台。
一个冒险的计划形成:黄鲸从上方降下,直接操作控制台;黄星则制造 diversion。
黄星爬到另一端,故意制造噪音吸引注意力。当两名技术人员前去查看时,黄鲸迅速降下,插入携带的U盘。
“嘿!你在干什么?”一名技术人员发现了他。
黄鲸快速操作,启动保护协议上传。进度条开始移动,但速度很慢。
安保人员冲入控制室。黄星也从藏身处跳出,试图阻挡他们。
混乱中,黄鲸完成上传,启动协议。系统显示:“声纹保护协议激活——需要声学确认。”
一个要求输入特定声学序列的界面弹出——这是母亲设计的最后安全措施。
黄星立即想起母亲摇篮曲的旋律。她对着控制台麦克风哼唱起来。
系统识别了这段声学序列,最终确认:“声纹保护协议已激活。所有人工声纹将在24小时内逐渐失效。”
就在此时,李政带人冲入控制室:“关闭所有系统!立即!”
技术人员试图覆盖协议,但发现它已锁定核心系统,无法简单移除。
“那就物理断电!”李政命令。
关键时分,外部传来警报声——海警船只到达,欧阳教授和赵宇带来了法院命令和媒体记者。
第五节
海警登平台,出示法院命令:暂停所有声学操作,等待独立审查。
李政面色铁青,但不得不服从法律。
通过平台监视器,他们能看到被声学围栏困住的鲸群开始分散。蓝星引领族群向深海游去,歌声通过水听器传来,比之前更加清晰自然。
黄星热泪盈眶:“它们自由了。”
然而,李政在被带走前低声对黄鲸说:“你以为赢了?这项技术太重要了,总会有人继续。你们只是推迟了不可避免的事情。”
事后评估显示,声纹保护协议成功使海声科技收集的数据大量失效,人工复制的声纹在48小时内逐渐退化,无法用于实际应用。
媒体广泛报道了这一事件,公众对海洋声学保护的关注空前高涨。多项监管法案被提出,要求严格限制海洋声学操作。
赵宇与父亲的关系破裂,但他说:“我必须站在良知这边。希望有一天他能理解。”
欧阳教授欣慰地看着兄妹俩:“你们母亲会为你们骄傲。她不仅留下了研究,更留下了守护者。”
回到岸上,兄妹俩以为战斗暂时告一段落。但不久后,他们接到一个神秘联系——来自国际海洋保护组织的代表。
“海声科技只是冰山一角,”代表警告,“其他国家和公司也在研究类似技术。你们母亲的声纹保护协议需要全球部署,否则只是局部胜利。”
更令人不安的是,监测数据显示,蓝星族群的迁徙模式发生了变化——它们不再遵循传统路线,而是向一个未知方向移动。
同时,黄鲸收到一段加密信息,来源未知:“第四个声钥还有第二层数据。你母亲发现的远不止声纹保护。”
使用四个声钥联合解密后,一段新的录音浮现——母亲的声音比之前更加严肃:
“孩子们,如果听到这个,代表你们已通过了初步考验。但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。声纹技术不仅是通信密钥,还是...导航图。鲸歌指引着某个人类尚未理解的存在。前往坐标31.7N,142.3E,那里有最后的答案。”
这个坐标指向太平洋最深处的海沟——马里亚纳海沟附近。为什么鲸歌会指引向那里?母亲所说的“尚未理解的存在”又是什么?
海洋的秘密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深邃,而蓝星族群正朝着同一方向前进。
新的征程在召唤,深海的回响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