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晴光正好
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那天,延安的窑洞顶上飘满了红旗。孩子们举着纸糊的灯笼在巷子里奔跑,战士们抱着老乡递来的米酒互相敬酒,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味道。
林薇正在给小李的妹妹梳辫子,小姑娘兴奋地拽着她的衣角:「林姐姐,苏姐姐说,等仗打完了,就带我们去看大海!」
「是呀。」林薇笑着帮她系上红头绳,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村口——苏晴去参加受降仪式了,一早出门,到现在还没回来。
「看谁呢?」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,带着笑意。
林薇回头,只见苏晴站在门口,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,胸前别着枚军功章,在夕阳下闪着光。她脸上的疤痕淡了许多,却依旧清晰,像一道勋章,衬得那双眼睛格外明亮。
「回来了?」林薇站起身,心跳莫名快了半拍。
「嗯,刚结束。」苏晴走进来,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,递给小李的妹妹,「拿着,上海来的。」
小姑娘欢呼着接过去,蹦蹦跳跳地跑了,留下两人站在屋里,空气里弥漫着微妙的安静。
「组织上……有新任务吗?」林薇没话找话,手指绞着衣角。
「有。」苏晴点头,眼神认真,「让我们去上海,参与城市接收工作。」
林薇愣住了。上海,那个承载了太多惊心动魄的地方,那个她们仓皇逃离的起点。
「怕了?」苏晴挑眉。
「才没有。」林薇嘴硬,心里却泛起复杂的情绪——那里有父亲的旧宅,有老刘牺牲的仓库,有无数长眠于黑暗的英魂。
「去看看吧。」苏晴轻声说,「看看我们守护的家国,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。」
回到上海时,已是深秋。法租界的梧桐叶落了满地,曾经挂着太阳旗的地方,如今飘起了五星红旗。林公馆经过修缮,恢复了往日的模样,只是院里的老槐树更粗壮了,枝桠伸向天空,像一双温柔的手,托着澄澈的蓝。
她们住回了林薇的卧室,梳妆台上摆着延安带来的粗瓷瓶,里面插着院里新摘的野菊。苏晴依旧习惯早起,只是不再是为了侦查,而是牵着林薇的手,在晨露未干的街道上散步,看报童吆喝着「号外」跑过,听早点摊的师傅用沪语招呼客人。
「周医生来信了,说小李的妹妹考进了军医学校。」林薇坐在窗前,翻着信纸上娟秀的字迹,嘴角噙着笑。
「那丫头随她哥,有股韧劲。」苏晴正在擦枪,那把陪伴她们走过无数险境的匕首,如今被妥帖地收在抽屉里,取而代之的是一把新式手枪,却很少再派上用场。
林薇放下信纸,走到她身边,看着她专注的侧脸。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身上,给发梢镀上一层金边,疤痕在光影里若隐若现,竟有种惊心动魄的温柔。
「苏晴。」她轻声唤道。
「嗯?」
「你还记得在冷藏库,你让我从天窗跑吗?」
苏晴擦枪的手顿了顿,抬头看她:「怎么突然提这个?」
「那时候我就想,要是能活着见到太阳,一定告诉你……」林薇深吸一口气,脸颊泛红,「我不想只做你的战友。」
空气仿佛凝固了。苏晴看着她泛红的眼眶,看着她紧张得攥紧衣角的手,突然笑了,放下枪,伸手将她揽进怀里。
「傻丫头。」她的声音带着笑意,落在林薇发顶,「我等这句话,等了好久了。」
林薇埋在她怀里,听着她沉稳的心跳,眼泪突然掉了下来。从上海的初遇到延安的相守,从烽火里的生死相托到和平后的岁月静好,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,那些藏在眼底的在意,终于在这一刻,随着窗外的秋风,轻轻落定。
后来的日子,她们真的带小李的妹妹去看了大海。沙滩上,小姑娘追着浪花奔跑,林薇和苏晴并肩坐在礁石上,看夕阳沉入海面,将海水染成一片金红。
「你说,要是老刘、阿武、掌柜的他们能看到现在……」林薇轻声说。
「他们一定在看着。」苏晴握住她的手,十指相扣,「看着我们好好活着,看着这太平盛世。」
海风拂过,带着咸湿的气息,吹动她们鬓角的碎发。远处传来归航渔船的汽笛声,悠长而平和。
林薇转头,看向身边的人。夕阳的光落在苏晴脸上,疤痕被镀上一层暖金,那双曾盛满警惕与冷意的眼睛,此刻映着晚霞与海浪,温柔得像一汪春水。
她笑了,回握住那只手,紧紧地,再也没有松开。
硝烟散尽,晴光正好。那些在黑暗里守护的光明,那些用生命换来的和平,终于化作了此刻掌心的温度,化作了身边人眼底的笑意,化作了岁月里最安稳的模样。
她们的故事,始于乱世烽烟,终于晴光万里。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,春赏百花,秋观月,夏听蝉鸣,冬踏雪,所有未说出口的温柔,都将在日复一日的相守里,慢慢道来。
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