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未删的聊天记录
本书标签: 都市  双男主  破镜重圆   

藏在代码里的温柔

未删的聊天记录

周一早上的地铁总是挤得像沙丁鱼罐头。陈砚被夹在人群中间,手里紧紧攥着手机,屏幕上是林漾半小时前发的消息:“设计院楼下的咖啡店新出了海盐拿铁,中午给你带一杯?”

他回了个“好”,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,才恋恋不舍地按灭。旁边的上班族刷着短视频,声音吵得人脑仁疼,他却忽然想起高中时的早自习,林漾总在他刷题时偷偷哼歌,跑调跑到天边,却比任何闹钟都让人清醒。

“陈哥,早啊!”实习生小张抱着一摞文件经过他工位,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大陆,“你桌上这盆绿萝,是不是偷偷换了?昨天还蔫蔫的,今天怎么精神了?”

陈砚低头看了眼桌角的绿萝,叶片上还挂着点水珠,是早上路过花店时特意买的营养液浇的。这盆绿萝和高中教室窗台上的那盆很像,上周他发现叶子发黄,急得查了半宿养护教程,活像当年林漾发烧时,他守在床边查“退烧最快的十种方法”。

“可能是天气好吧。”他含糊地应着,打开电脑时,目光扫过桌面右下角——那里贴着个小小的便签,是林漾昨天送来的,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“记得吃午饭”,末尾画了个举着饭盒的小人,像极了七年前他在单词纸条上画的涂鸦。

上午的例会开得格外长,项目经理唾沫横飞地讲着新方案,陈砚的心思却总飘到窗外。设计院的办公楼就在斜对面,中间只隔了一条车水马龙的街。他想象着林漾此刻可能正趴在绘图板上改图,眉头皱得像个小老头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——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,七年前解数学题时就那样。

“陈砚,你觉得这个模块怎么优化?”项目经理的声音突然砸过来,把他拽回现实。

陈砚定了定神,指着屏幕上的代码:“这里可以加个循环判断,减少冗余计算,运行速度能提升30%。”他条理清晰地讲着优化思路,余光却瞥见手机屏幕亮了一下——林漾发来一张照片,是他画了一半的施工图,旁边放着两杯咖啡,一杯贴着“陈砚专属”的便利贴。

嘴角忍不住上扬时,他忽然意识到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在看他,小张更是挤眉弄眼地比了个“爱心”手势。陈砚的耳尖发烫,清了清嗓子:“我的建议就是这些。”

散会时,项目经理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最近状态不错啊,是不是有什么好事?”

“没什么,”陈砚拿起手机,脚步轻快地往工位走,“就是觉得方案挺顺的。”

刚坐下,林漾的消息又弹了出来:“十二点半在楼下等你,带你去吃那家老字号馄饨。”

“好。”陈砚回完消息,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,想赶在午饭前把手里的代码写完。编译成功的提示弹出时,他盯着屏幕上整齐的字符,忽然觉得这些代码和林漾的施工图很像——都需要耐心打磨,都藏着只有彼此能懂的逻辑。

十二点二十五分,陈砚准时出现在楼下。林漾已经等在那里,穿着件灰色针织衫,手里拎着个保温袋,看到他时眼睛亮了亮:“刚出锅的,还热乎。”

保温袋里是两碗馄饨,汤面上飘着翠绿的葱花,是陈砚爱吃的荠菜馅。林漾把其中一碗推给他,自己捧着另一碗小口啜着汤:“这家店我找了好久,老板还是当年那个胖阿姨,她说记得我们总来打包,一个要多加醋,一个要多加辣。”

“你以前总抢我的醋包。”陈砚舀起一个馄饨,热气模糊了镜片。

“那是因为你的馄饨比我的香。”林漾笑得狡黠,“其实我偷偷在你汤里多放了虾皮,怕你觉得淡。”

陈砚的心里像被温水泡过,软得一塌糊涂。他忽然发现,林漾的温柔从来都藏在细节里——七年前是偷偷加的虾皮,是单词纸条上的小狗,是雨天偏向他的伞;七年后是贴了名字的咖啡,是画着小人的便签,是找了很久的馄饨店。

“喊我的名字啊,”林漾笑得像个孩子,“我一听见就会往下看。”

陈砚想起高中时,林漾总在操场打篮球时大喊他的名字,声音穿过喧闹的人群,精准地落在他耳朵里。那时候的阳光很烈,少年的声音很亮,像镀了层金边。

“好。”他说。

回到公司时,陈砚的工位上多了个小盆栽,是株多肉,叶片圆滚滚的,像个小胖墩。小张凑过来说:“刚才有个穿灰色针织衫的帅哥送来的,说是给你的,还让我转告‘别总盯着屏幕,看看绿色’。”

陈砚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多肉的叶片,软软的,带着点潮气。他忽然想起林漾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排多肉,每盆都长得胖乎乎的,标签上写着“陈砚1号”“陈砚2号”——上周去接他下班时看到的,当时没好意思问,现在忽然懂了。

下午的代码写得格外顺,陈砚甚至在注释里加了句“今天的馄饨很好吃”。他想象着林漾如果看到这句注释,大概会笑得直不起腰,然后在他的施工图背面画个敲代码的小人,旁边写“程序员也需要投喂”。

傍晚六点,手机震动了一下,林漾发来消息:“加不加班?我带了晚饭,是你爱吃的番茄炒蛋。”

陈砚看着屏幕,忽然觉得办公室的灯光都变得暖融融的。他快速敲完最后一行代码,保存,关机,动作一气呵成。

“陈哥,不等我们一起走啦?”小张背着包路过,笑嘻嘻地问。

“不了,”陈砚拿起外套,脚步轻快地往电梯走,“有人等我。”

电梯里的镜子映出他的样子,嘴角还带着没褪下去的笑意。他想起七年前那个总皱着眉刷题的自己,从来没想过有一天,会因为一句“带了晚饭”而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。

走出写字楼时,林漾果然站在路灯下,手里拎着个保温饭盒,脚尖踢着地上的小石子,像个等家长接的小学生。看到陈砚,他眼睛一亮,举起饭盒挥了挥:“热乎的!”

“怎么不在咖啡店等?”陈砚走过去,替他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围巾。

“怕你出来看不到我。”林漾把饭盒递过来,“快吃吧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
路灯的光落在保温盒上,映出氤氲的热气。番茄炒蛋的香味混着米饭的香气,漫过鼻尖时,像回到了某个周末的午后,两人挤在出租屋里,围着小桌分享一份外卖,汤汁溅到桌布上也不在意。

“你也吃啊。”陈砚把筷子递给他。

“我在公司吃过了,”林漾笑着摇头,“特意多做了一份给你。”

陈砚低头扒着饭,番茄的酸甜混着鸡蛋的香,是他记忆里的味道。高中时林漾总说“我妈做的番茄炒蛋天下第一”,非要拉着他去家里吃,结果那天他妈妈不在家,两人对着菜谱捣鼓了半天,炒出来的蛋糊成一团,却吃得津津有味。

“比你妈做的好吃。”陈砚说,声音有点含糊。

林漾愣了愣,随即笑了,眼角的细纹弯起来,像盛满了星光:“那以后常给你做。”

吃完饭,两人并肩往地铁站走。晚风带着点凉意,吹得路边的银杏叶簌簌往下掉。林漾忽然停下脚步,指着天上的月亮:“你看,今天的月亮好圆。”

一轮满月挂在墨蓝色的天上,清辉洒在两人身上,像镀了层银。陈砚想起七年前的中秋节,他们偷偷溜出晚自习,在操场看台上分享一块月饼,林漾把蛋黄都挖给他,说“我不爱吃太甜的”,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最喜欢蛋黄馅。

“还记得那年中秋吗?”陈砚问。

“当然记得,”林漾的声音很轻,“你把月饼渣掉在了我头发上,我追着你跑了整个操场。”

“你还说要把我头发剃光,让我变成小和尚。”

“那不是气的嘛。”林漾挠了挠头,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,是块月饼,用油纸包着,“给你,蛋黄馅的。”

陈砚接过月饼,油纸的温度透过指尖传过来,暖烘烘的。他想起下午在代码注释里写的“今天的馄饨很好吃”,忽然觉得有些感情,不必说出口,也能藏在细节里——藏在注释里,藏在保温盒里,藏在一块蛋黄月饼里。

“明天早上,还去吃豆浆油条吗?”林漾问,像在确认一个不会改变的约定。

“去,”陈砚说,“顺便给你带瓶热牛奶,设计院的空调太凉。”

“好。”林漾笑得露出小虎牙,“那我给你带个肉松面包,你上次说想吃。”

地铁进站时,两人站在站台边,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,紧紧靠在一起。陈砚看着林漾的侧脸,忽然想起自己写的代码里,有个变量名是“LY”——林漾的首字母,藏在密密麻麻的字符里,像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。

他想,林漾的施工图里,大概也藏着类似的秘密吧。或许是某个角落的小签名,或许是某根线条的弧度,藏着只有他们能懂的温柔。

地铁来了,带着呼啸的风。林漾先上了车,隔着玻璃朝他挥手:“明天见!”

“明天见!”

车门关上的瞬间,陈砚的手机震动了一下,林漾发来一条消息:

“刚才在你饭盒底下放了个东西,记得看。”

他低头打开空饭盒,底部贴着张小小的便签,上面画着两个勾肩搭背的小人,背景是一轮满月,旁边写着:“要一起看很多很多个月亮。”

字迹歪歪扭扭的,和七年前埋在愿望瓶里的纸条上的字,一模一样。

陈砚看着便签,忽然笑了。地铁带着林漾驶向远方,车窗外的灯火连成一条光带,像他们走过的这些年,有过黑暗,有过岔路,最终却还是走向了彼此。

他把便签小心翼翼地夹进笔记本里,旁边是林漾送的钢笔,笔帽里的“CY”在灯光下闪着微光。

明天见。

他在心里默念着,像在确认一个藏了七年的约定。

上一章 旧书店的雨和伞 未删的聊天记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雨夜共享的旧C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