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古代小说 > 青衫之下
本书标签: 古代  古代架空  大女主   

首战告捷

青衫之下

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雕刻的缠枝纹,纹理间的凹凸在皮肤上留下细微的触感。楼下的喧嚣潮水般涌上来,茶客们唾沫横飞地议论着京郊平叛的事,“少年将军苏卿”六个字被反复提起,像一句咒语般萦绕在空气中。

“听说了吗?那苏校尉简直是天人!叛军占着山头负隅顽抗,他带了五十亲兵就敢往上冲,一刀劈了那叛贼头领的脑袋!”说话的人眉飞色舞,手掌在空中狠狠一劈,仿佛自己亲眼目睹了那一幕。

“何止啊!”另一人拍桌附和,声音大得惊动了邻桌喝茶的老者,“我表兄在营里当差,说苏校尉身法快得像风,白袍子染了血,反倒比庙里的战神像还威风!”

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碧螺春的清香在舌尖散开,却压不住喉间的涩意。昨夜寅时,姐姐从京郊传回的字条还在袖中,三个字:“事毕,安。”字迹力透纸背,尾钩处却微微发颤——那是她力竭时才会有的笔锋。短短三字,写尽了一夜血战的凶险。

今早城门刚开,我借采买的由头去了军营外的茶摊。卖早点的老汉一边炸油条一边低声嘀咕,“天没亮时看见‘苏公子’回来,白袍下摆拖在地上,一路滴着血。”他说这话时摇了摇头,“被亲兵扶着,硬是挺直了脊背,连哼都没哼一声。”

“绾妹妹,在想什么?”萧策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,带着几分漫不经心。我转过身,看见他手里正把玩着一枚玉佩,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侧脸上,下颌线绷得很紧。玄色劲装的袖口还沾着些未洗净的泥点,显然他也刚从京郊回来。

“在听他们说苏表哥的事。”我垂下眼睫,掩去眼底的情绪,轻声问,“萧世子昨夜也去了?”

“嗯,奉旨监军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落在我微微泛红的眼角,语气淡了几分,“苏校尉……确实勇猛。只是那处山崖陡峭,他不该亲自冲锋的。”

指尖猛地一颤,几乎握不住手中的茶杯。他果然看见了。姐姐总说,对付亡命之徒,擒贼先擒王最快,可我昨夜在城楼上望着京郊的方向,每一刻都像在油锅里煎熬。

“表哥性子急。”我勉强笑了笑,声音轻飘飘的,“萧世子见笑了。”

他没再多说什么,只是从袖中拿出一个小瓷瓶递给我,动作随意得像是随手赠礼,“这是上好的金疮药,你……转交给苏校尉吧。就说是昨日切磋,他不慎扭伤了肩,我赔的药。”

我接过瓷瓶,触手微凉。他总是这样,明明看出了破绽,却偏要找个最体面的借口。就像小时候我和姐姐爬树掏鸟窝摔下来,他撞见了从不说破,只说是自己不小心弄伤了,替我们瞒着爹娘。

正说着,茶楼外忽然响起一阵马蹄声,一队亲兵簇拥着一辆青布马车疾驰而过。车帘被风掀开一角,视线扫过车内人露在外面的手腕——一道新伤缠着白布,指节处还沾着暗红的血渍。

是姐姐。

我猛地站起身,萧策顺势道:“我还有事,先告辞了。药记得给苏校尉。”

“好。”我应了一声,目送他离开后,立刻快步下楼。马车在街角的柳树下停住,车夫悄无声息地掀开布帘。姐姐靠在车厢壁上,脸色苍白如纸,白袍上的血迹已经发黑,肩头的伤口渗出血来,染红了半边衣襟。见我进来,她扯了扯嘴角,“吓到了?”

“明知故问。”我把萧策给的药瓶放在一旁,又从袖中摸出自己配的止痛散,动作利落地解开她的衣袍,“别乱动,先处理伤口。”

她任由我摆弄,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,“李嵩的人在叛军里掺了眼线,我留了活口,审出些东西。”

“先养好伤。”我按住她想坐起来的动作,语气不自觉地重了几分,“你的命要是没了,苏家的冤屈谁来雪?”

她愣了愣,忽然低笑起来,牵动了伤口,疼得倒抽一口冷气,“知道了,我的小军师。”

马车缓缓驶回暂住的别院,车轮碾过青石板路,发出规律的声响。我看着姐姐闭目养神的侧脸,想起方才茶客们的话,想起萧策递药时的眼神,拳头不自觉地攥紧。

这只是开始。李嵩,还有那些藏在暗处的人,你们欠苏家的,我和姐姐会一点一点,连本带利地讨回来。

车窗外,阳光正好,将“苏青”二字镀上了一层金辉。而我知道,这青衫之下,藏着怎样不屈的灵魂,和怎样滚烫的血。

上一章 夜探敌营 青衫之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捷报入宫,校尉扬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