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影藏锋思旷野,经声引途赴西行 贞观十八年,长安的春日依旧繁花似锦,太极宫承香殿后的海棠花又开得泼泼洒洒。
只是当年那个蹲在花下捡花瓣的粉雕玉琢的小娃娃,如今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。
李知之年满十五,身姿窈窕,眉眼间褪去了孩童的懵懂,多了几分清冷锐利。
她不再是那个只喜欢追着花瓣跑的宁安公主,自八岁那年偶然在看到禁军操练,便对舞刀舞枪舞剑着了迷。
回宫后,她便缠着李世民,执意要学剑。
李世民起初不愿,他疼惜这个天降祥瑞的女儿,只想让她安稳顺遂地度过一生,舞刀弄剑太过凶险。
可架不住李知之软磨硬泡,整日里念叨着“刀剑能护己,亦能护人”,最终还是松了口。
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,李世民特意从宫外搜罗了不少剑术高手,有退伍的禁军统领,有江湖上成名的剑客,甚至还请来了武当山的道长。
只是这些师傅教了没多久,便都面露难色地向李世民请辞。
“陛下,公主殿下天赋异禀,剑术进步神速,只是……”禁军统领欲言又止,脸上满是纠结。
“只是什么?”李世民追问。
“只是公主殿下的剑招,太过凌厉,每一招都带着十足的杀机,不似女子防身之术,反倒像是久经沙场的战士,招招致命。”
统领的声音带着几分忌惮,“臣等不敢再教,怕误了公主。”
李世民闻言,心中泛起一丝异样。
他亲自去看李知之练剑,只见她身着劲装,手持一柄云霄剑。
这剑是李世民特意为她寻来的,剑身轻盈,寒光闪闪。
李知之挥舞着长剑,身姿矫健,剑光如练,每一次劈刺、每一次格挡,都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狠劲,眼神锐利如鹰,全然没有寻常闺阁女子的温婉。
“知之,练剑是为了防身,不必如此杀气腾腾。”李世民走上前,轻声说道。
李知之收剑而立,额间沁出细汗,呼吸微促:“父皇,剑乃凶器,若不含杀机,如何能伤人?若不能伤人,又如何能防身?”
她的声音清脆,却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笃定。
李世民语塞,看着女儿眼中的坚定,终究还是没再说什么。
他只当是女儿性子刚烈。
自此,李知之便不再依赖师傅,每日清晨独自前往御花园的演武场练剑。
她的剑招越来越娴熟,也越来越凌厉,有时练到兴起,周身会不自觉地散发出淡淡的青色光晕,吓得周围的宫女太监不敢靠近。
随着年岁渐长,李知之对宫外的世界越发向往。
宫墙之内的繁华与规矩,像一个无形的牢笼,困住了她那颗渴望自由的心。
她听宫女们说起过长安街头的热闹,说起过江南的烟雨,说起过塞北的风沙,每一个字都让她心驰神往。
她想亲自去看看,看看宫墙之外的天地,看看那些在父皇的治理下安居乐业的百姓,看看师傅们口中的江湖。
这一年,长安城内发生了几件大事。
先是周边州县遭遇了轻微的蝗灾,虽未造成大的损失,却也让李世民忧心忡忡;
后又有传闻说边境有异族蠢蠢欲动,人心惶惶。
为了安抚民心,祈求国泰民安,李世民决定请玄奘法师在化生寺举办一场盛大的水陆大会,超度亡灵,祈福消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