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-11-0273的最终监测报告签完字时,程旭的指尖还残留着薯片包装袋的脆响记忆。
培养舱里的小家伙们正用触须卷着最后一片番茄碎屑,复眼里的绿光柔和得像融化的翡翠 —— 这是三个月来,它们第一次在无诱导的情况下,连续72小时稳定分泌纯度93%的莱星芒。
“可以归档了。”姚芊秋把报告拍在操作台,马丁靴碾过地上的橙红色粉末,“西区供暖系统的莱星芒储备已经够到下个月,D-11-0273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。”她转身时,白大褂下摆扫过储存罐,罐身贴着的“程旭”标签晃了晃 —— 这是他接手项目后,第一次独立完成的周期报告。
程旭望着培养舱,忽然有点舍不得。他记得第一次见它们时,那些触须带着暴戾的吸盘;现在它们会用触须在玻璃上敲出“哒哒”声,像在跟他说早安。“它们……”
“会有新的研究员接手日常监测。”姚芊秋打断他,语气里难得带了点温度,“但核心数据归档,得你来做最后一次校验。”她从抽屉里翻出个银色U盘,“这是D-11-0273的初代基因序列,十五年前的原始数据,你比对完直接存进中央数据库。”
U盘插进电脑的瞬间,屏幕上跳出串螺旋状的基因链,和程旭防护服肩章上的星芒图案隐隐重合。他忽然注意到序列末尾标着行小字:“适配性标记:番茄酮 —— 甜度阈值≥5.2%”,正是D-11-0273对番茄味薯片敏感的基因根源。
“当年培育时特意加的标记。”姚芊秋靠在操作台边,保温杯里的深红色液体晃出细微波纹,“怕它们在密闭舱里情绪崩溃,总得留个能安抚的念想。”
她抬眼时,耳侧的银质星芒别针在光里闪了闪,“就像人总得有点牵挂。”
梁桉抱着新的实验设备清单走进来,浅棕色发丝别在耳后,星星发夹蹭过文件夹边缘。“芊芊姐,0250号实验室的净化系统调试好了,新样本……”她的声音顿了顿,目光在程旭和D-11-0273之间打了个转,“可以移过去了。”
程旭最后看了眼培养舱。D-11-0273的触须突然伸直,在玻璃上拼出个歪歪扭扭的星芒 —— 像他第一次喂薯片时,它们用吸盘沾着粉末画的形状。他笑了笑,抬手在玻璃外比了个同样的手势。
0250号实验室在十一层尽头,门楣上的金属牌泛着冷光:“克莱因造物 ——‘镜羽虫’研究区”。推开门的瞬间,程旭被一股清冽的气息裹住,不像D-11-0273实验室的海藻腥,这里飘着类似雨后松林的味道。
培养舱是半透明的棱柱体,里面悬浮着无数片银色的薄翼,像被撕碎的镜子碎片。那些“翼片”簌簌颤动时,会折射出彩虹般的光,落在舱壁上,凝成流动的光斑。
“镜羽虫。”姚芊秋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有点回响,“三个月前从地下城深层溶洞发现的,体表的翼片能净化不稳定的莱星芒。”
她指着舱底的收集槽,里面沉着层银灰色的粉末,“这是它们净化后的残渣,纯度不足5%的废能,被转化成了无害的矿物质。”
程旭凑近观察窗,指尖悬在离玻璃两厘米处 —— 这是他从D-11-0273学来的规矩。镜羽虫的翼片突然齐齐转向他,折射的光斑在他防护服上拼出个星芒图案,和肩章上的一模一样。
“它们能感知莱星芒的活性。”梁桉翻开清单,指尖点向“特性”一栏,“上次安防部的人来检测,它们把那人对讲机里的电波能量都净化成了光斑,害得通讯中断了半小时。”她的声音压得很低,“而且……它们对情绪波动特别敏感,研究员要是带着怒气进来,翼片会变成黑色。”
姚芊秋突然从白大褂里掏出个密封管,里面装着半管浑浊的紫色液体,像掺了墨的莱星芒。“这是上周东区转换站泄漏的废能,纯度37%,带着腐蚀性。”她打开投喂口,把液体推了进去。
镜羽虫的翼片瞬间亮了起来,银色变成璀璨的金。它们纷纷涌向那管紫色液体,翼片簌簌颤动时,紫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,渐渐变得清澈。
三分钟后,密封管里只剩下透明的液体,而舱底的银灰色粉末又厚了一层。
“看到了?”姚芊秋的语气里带着点兴奋,“D-11-273 负责稳定产出,镜羽虫负责净化废能。地下城的莱星芒循环系统,缺了谁都不行。”她把一份报告扔给程旭,封面上写着 “镜羽虫净化效率与情绪关联研究”,下面标着“优先级 A”。
程旭翻开报告,第一页的图表就让他愣住了:镜羽虫在“平静”状态下,净化效率78%;在“愉悦”状态下,效率能飙升到92%。而最下面一行小字写着:“诱导方式:未知,需探索非药物刺激法”。
“这就是给你的新任务。”姚芊秋的马丁靴在地上敲出节奏,“找出能让镜羽虫‘愉悦’的东西,就像你给D-11-0273找薯片那样。”她顿了顿,补充道,“不过别指望甜食,上次有人喂了巧克力,它们把翼片卷成了团,三天没展开。”
程旭盯着镜羽虫的翼片,那些折射的光斑在他手套上流动,像活着的星子。他忽然想起D-11-0273第一次对他展开心形触须的那天,也是这样,带着未知的善意,在他掌心投下暖光。
“我试试。”他拿起记录本,笔尖在“诱导方式”一栏停了停,忽然想起什么,“它们……会像 D-11-273 那样敲玻璃打招呼吗?”
梁桉忍不住笑了,星星发夹在光里闪得细碎:“不知道,但芊芊姐说,所有克莱因造物都有自己的语言,只是我们还没听懂。”
姚芊秋没说话,只是看着镜羽虫。灯光透过观察窗斜切进来,被翼片折射成无数道光束,在她腕骨的疤痕上投下流动的光斑,像在抚摸那道旧伤。
程旭在记录本上写下第一行字:“镜羽虫,初见。翼片银,折射光如星。对星芒图案有反应。”他抬头时,镜羽虫的翼片突然齐齐颤动,折射的光斑在他本子上拼出个小小的问号,像在回应他的观察。
实验室的门在身后合上时,程旭回头望了一眼。
镜羽虫的翼片还在闪烁,折射的光斑在培养舱壁上流动,像条发光的河。他忽然觉得,从D-11-0273到镜羽虫,这些克莱因造物就像地下城的隐秘星辰,而他正在慢慢学会读懂它们的光芒。
走廊尽头的电梯门开了,姚芊秋的声音从里面传来:“愣着干什么?去仓库领设备,镜羽虫的监测仪比D-11-0273的精密十倍,得学三天才能上手。”
程旭笑着跑过去,防护服上的星芒肩章在光里闪了闪。
他知道,新的研究才刚刚开始,就像那些镜羽虫折射的光斑,藏着无数等待被发现的秘密。而他口袋里的 U 盘,还存着D-11-0273的基因序列 —— 那里面,或许就藏着解开所有秘密的第一把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