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海棠的训练日志
7.23
海棠原本计划整个暑假都泡在训练营里。
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热身,七点正式训练,中午短暂休息,下午对抗赛和体能训练。晚上写作业,写困了就睡。
海棠踢球的时候,脑子是空的。
晓萌你这是逃避练鼓。
但他毕竟是中后卫,要对抗的。
在一次抢断中,他踩到别人脚滑了一下,脚踝扭伤。医生说至少要休息两周。
“两周?”他愣了。
没人听懂他这句话的意思。他把牧时叫了过来。
而他们去琴房,只是因为脚还没好。路过教学楼的时候,就进去看了一眼。
琴房的门关着,里面没人。墙上的海报还在,但边角卷起来了。
门上贴了张告示,说这个地方要改建成自习室。
他们看了很久。海棠掏出手机,拍了一张照片。没发群,也没说话。
只是站了一会儿。手指轻轻敲了两下膝盖。
哒、哒。像是鼓点,又不像。
“球丢了没关系,还能抢回来。”
“但如果连场都没了……那就真的输了。”
那天晚上,他坐在阳台上,脚上还贴着膏药,手里拿着鼓棒,在膝盖上轻轻敲打节奏。
他想起大家第一次在琴房里样子——那时候都还不太会配合,节奏乱七八糟,理纱总弹错拍子,王菡还没学会写贝斯线。
但他们在一起。
他想起那次未备案演出,大家围成一圈,他靠墙站着,听着晓萌唱完最后一句词。
“我们还能再那样一次吗?”
他不知道。但有一点他很确定:不能让琴房就这么消失
其实,他们不知道的是,一个老贝斯手已经在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3.理纱的日常
理纱的大横按:
暑假的早晨,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,理纱在闹钟响到第二遍时睁开了眼。
小小的理纱躺在大大的房间里,她没有赖床,只是静静地躺了几秒,听着窗外的鸟鸣,然后翻身坐起,习惯性地看了眼床边的琴箱,牧时的那把电吉他安静地躺在里面。
但她今天没碰电吉他。
她起身,拉开窗帘,阳光一下子涌进屋子,她伸了个懒腰,然后从角落里拿起了那把木吉他。那是她很久没碰的琴。因为最近都在练电吉他,木吉他在角落里安静地“睡”了好几个月。再加上术后三个月都没碰琴,现在必须稍微恢复一下。
她盘腿坐下,把琴轻轻抱在怀里,手指自然地拨动琴弦,一段旋律轻轻流淌出来,像清晨的微风,温柔又熟悉。
她弹得很顺,像是昨天才练过一样。可就在她准备进入下一段时,她抬手,准备做一个大横按。
手指按下去——没声音。她愣了一下。
“…怎么回事?因为弦距不一样吗?”
她皱了皱眉,手指再次按下去,这次用了点力。
有了声音。
“嗯……这就对了。
她调整了一下手腕的角度,继续弹下去。
可刚想做一个推弦动作时,她的手指滑了一下,琴弦没推动,反而差点刮到指尖。她下意识缩手,像被什么烫到一样。
“好痛。”
“下次……不能一直弹电吉他了。”
她低头看着微微发红的指尖,轻轻叹了口气,然后又低头看了看琴弦。
“木吉他,果然和电吉他不一样啊。
她没有放弃,只是把琴轻轻放下,拿起旁边的纸擦去手上的汗,然后重新抱起琴。
“再来一次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理纱的二外
琴房外的走廊,理纱一个人在听歌
她戴着耳机,轻轻跟着节奏点头,
嘴里不自觉地轻声跟唱:
「君と集まって星座になれたら」
(如若我能与你在汇聚时化作星座……)
这时,晓萌走了过来。
晓萌:“理纱,你在听啥?”
理纱:(摘下耳机,语气平静)“星座になれたら”
晓萌:“……什么?”
理纱:“若能化作星座,日语歌”
晓萌:“……你会日语?”
理纱:“会一点……”
晓萌:“……你从来没说过。”
理纱:“不是说不出来,是……不知道怎么说。”
她低头看了眼耳机,然后轻轻说了一句:
「この歌、私の気持ち、全部言えてる。」
(这首歌,说出了我全部的心情。)
晓萌没听懂那句日语,但她听懂了理纱的眼神。
后来,在晓萌的鼓励下,理纱开始向乐队伙伴透露自己的二外,比如演出时,她会轻声用日语对牧时说:“頑張って。”(加油)排练结束,她会留下一张纸条:“ありがとう。”(谢谢)
在理纱的琴谱本上,偶尔会出现日语写的批注:
「この音、好き。」(我喜欢这个音)
「ここ、風みたいに。」(这里,像风一样)
理纱为什么我的跟海棠的连在一起?
牧时因为……作者觉得单独一篇太少,有点水
海棠这种事确实像是作者能做出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