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现代小说 > 砚安同行
本书标签: 现代  剧情进度贼快  双男 

画,画我的心上人

砚安同行

暮色漫进图书馆时,林砚之才发现窗外的天已经暗透了。沈亦安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,他看了眼时间,抬头时眼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惋惜:“要闭馆了。”

林砚之“嗯”了一声,手却没动,指尖在速写本边缘摩挲着,心里盘算着该找个什么理由,能让这次见面延续得久一点。沈亦安已经开始收拾东西,那本设计史被他抱在怀里,银杏叶书签露在外面一角,随着动作轻轻晃动。

“明天……”两人又一次同时开口,林砚之先停了,脸颊发烫:“你先说。”

“明天下午有个建筑模型展,在学院大厅,”沈亦安的手指在书脊上顿了顿,声音比刚才低了些,“你有空吗?有几个模型的光影处理,或许对你画画有帮助。”

林砚之的心跳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,他几乎是立刻点头:“有。”说完又觉得太急切,补充道,“正好想去看看。”

沈亦安笑起来,眼角弯成好看的弧度:“那我明天下午两点在大厅门口等你?”

“好。”林砚之应着,看着对方把书放进背包,忽然注意到他背包侧面挂着个银色的钥匙扣,是只抽象的小兔子,耳朵歪歪的,有点可爱。和他清冷的样子不太像,却莫名让人觉得亲切。

两人一起走出图书馆,晚风带着点凉意,吹得林砚之打了个哆嗦。沈亦安下意识往他这边靠了靠,像要替他挡点风,随即又像想起什么似的,退开半步,手插进裤袋里:“你往哪边走?”

“东门。”

“巧了,我也是。”沈亦安笑了笑,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偶尔会在地面上交叠在一起,又随着脚步分开。

一路没怎么说话,却不觉得尴尬。林砚之听着两人的脚步声,偶尔偷偷看一眼沈亦安的侧脸,路灯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,鼻梁的轮廓很清晰。他想起刚才在图书馆,沈亦安说自己也喜欢画别人的侧脸,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:他画的,会不会是自己?

走到岔路口时,沈亦安停下脚步:“我往这边走。”他指了指左边的小路,树影斑驳,路灯没那么亮。

“嗯。”林砚之看着他,想说点什么,比如“路上小心”,或者“明天见”,话到嘴边却变成了,“你的钥匙扣……很可爱。”

沈亦安愣了一下,低头看了眼背包上的兔子,耳根微微泛红:“我妹妹送的,说能带来好运。”他顿了顿,抬头看林砚之,目光在他脸上停了两秒,“那明天见?”

“明天见。”林砚之点头,看着他转身走进那条小路,白T恤的背影在树影里忽明忽暗,直到消失在拐角。他站在原地没动,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耳朵,才发现手里还攥着那支沈亦安递来的钢笔——刚才收拾东西时,对方不知什么时候把笔落在了他桌上。

笔杆上还带着淡淡的温度,林砚之把它放进笔袋,像藏起了一个秘密。晚风穿过树梢,沙沙作响,像是在重复着谁没说出口的期待。他抬头看了眼夜空,月亮被云遮了一半,朦胧的光落在地上,像铺了层没说尽的温柔。

回到宿舍,林砚之把那支钢笔放在台灯下,笔帽上刻着个小小的“安”字。他翻开速写本,在银杏叶和痣的旁边,又添了一只歪耳朵的小兔子,线条轻得像怕被人发现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消息:“刚发现笔落在你那儿了,不用急着还,明天见面再拿就好。——沈亦安”

林砚之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,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又删,最后只回了两个字:“好的。”

放下手机,他对着速写本笑了笑。原来有些心事,不用等到说出口,就已经在彼此的目光里,悄悄生了根。

第二天下午一点五十,林砚之就站在了建筑学院大厅门口。风比昨天暖些,吹得他额前的碎发轻轻晃,手里攥着的速写本边角都被捏出了褶皱。

他看见沈亦安从走廊那头走来时,心跳突然漏了一拍。今天对方换了件浅灰色连帽衫,拉链拉到一半,露出点锁骨的轮廓。手里拿着瓶矿泉水,走几步就低头看一眼手机,像是在确认时间,走到门口时抬头,目光精准地落在他身上,瞬间亮了起来。

“等很久了?”沈亦安走近了才发现,林砚之耳尖是红的,像被风吻过的痕迹。

“刚到。”林砚之往后退了半步,余光瞥见他手里的矿泉水,瓶身凝着层薄薄的水珠,“里面人多吗?”

“还好,这个点学生大多在上课。”沈亦安侧身让他先进,手在门框上轻轻扶了一下,避免他撞到。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林砚之想起昨天在图书馆,对方也是这样,总在不经意间照顾着他的小细节。

大厅中央摆着座半开放式的模型,是座玻璃幕墙的美术馆,阳光透过天窗照进来,在模型上投下菱形的光斑,随着云层流动缓缓移动。

“这个光影是用可编程灯光模拟的,”沈亦安指着模型顶端的微型灯管,“你看这里,不同角度的光线能让墙面呈现出不同的肌理,和你画画时用的叠色原理有点像。”

林砚之凑近了看,指尖差点碰到模型边缘,沈亦安伸手拦了一下,掌心虚虚地护在他手背上:“小心,这个模型的玻璃片很薄。”

温热的触感从手背漫上来,林砚之的手指僵了僵,转头时正好对上沈亦安的目光。对方离得很近,睫毛在镜片后投下淡淡的阴影,呼吸间带着点薄荷糖的味道。他慌忙移开视线,落在模型底座的签名上:“这是你做的?”

“嗯,和小组一起完成的。”沈亦安的声音低了些,“其实最初的灵感,是看了幅画——美院展厅里挂着的《黄昏自习室》,光线处理得特别好。”

林砚之猛地抬头。那幅画是他上个月展出的作品,画的是图书馆三楼的黄昏,暖黄的灯光透过窗户,在地上拼出块菱形的光斑,角落里有个模糊的背影,正低头看书。

“那幅画……”他喉咙发紧,“是我画的。”

沈亦安愣了一下,随即笑开了,眼睛弯成月牙:“我就觉得笔触有点眼熟。”他没说的是,那幅画他来看过三次,每次都站很久,画里那个背影的轮廓,总让他想起某个在窗边画画的人。

两人沿着展台慢慢走,沈亦安讲模型的结构,林砚之就说光影的层次,偶尔有路过的学生打招呼,沈亦安介绍时总说“我朋友,林砚之”,语气自然得像说过无数次。

走到展厅尽头,林砚之忽然停下,指着角落里一个废弃的模型残骸:“这个好像……”

“像圣卡罗教堂的简化版?”沈亦安接话时,眼里带着点笑意,“上次画不好,就做了个模型找感觉,结果被老师说太潦草,扔在这里了。”

林砚之看着那个歪歪扭扭的模型,忽然想起自己速写本里反复画过的穹顶曲线,原来不止他一个人,在某个瞬间为同一件事犯过难。

“我帮你改改?”他脱口而出,说完又觉得唐突,“我的意思是……用素描的方式,或许能帮你找到线条的韵律。”

沈亦安的眼睛亮了亮,像落了星子:“好啊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放轻,“其实我昨天回去,在草稿本上画了个图书馆的窗户,窗台上有块橡皮,总觉得位置不太对。”

林砚之想起自己昨天被碰掉的那块橡皮,原来有些注视,早就越过了沉默的距离,落在了彼此看不见的细节里。

夕阳西斜时,展厅里的光线变得温柔起来。沈亦安看着林砚之低头在速写本上勾勒模型的线条,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,混着窗外的风声,像首没写完的诗。他悄悄拿出手机,对着林砚之的侧脸拍了张照,照片里,夕阳正吻着对方的发梢,像在替他说一句没敢出口的喜欢。

林砚之画完抬头时,正好撞见他把手机揣回兜里的动作,脸颊微红:“画好了,你看看。”

沈亦安接过速写本,指尖碰到他刚才握笔的地方,还带着点温度。画纸上的线条流畅又生动,在某个转折处,林砚之特意画了道浅浅的阴影,像极了他手腕内侧那颗痣的形状。

“很厉害。”沈亦安抬头时,目光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,“晚上有空吗?我知道有家面馆,番茄牛腩面做得特别好。”

林砚之看着他眼里的期待,忽然笑了,像卸下了什么重担:“好啊。”

晚风穿过走廊,吹起沈亦安连帽衫的抽绳,也吹开了林砚之速写本里夹着的半片银杏叶。有些遇见,从一开始就不是偶然,是两个藏在细节里的心事,终于找到了彼此的形状。

上一章 遇见 砚安同行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起在面馆,在一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