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灵异悬疑小说 > 青潭镇迷雾
本书标签: 灵异悬疑  民国架空  玄幻言情 

锁痕

青潭镇迷雾

雾散后的青潭镇,果然如顾深所说。

乌篷船划进潭口时,沈砚秋趴在船舷上看水,清得能瞧见水底圆润的鹅卵石。岸边的石榴树挂着红灯笼似的果子,旧宅的木门刷了新漆,门环上的铜绿被摩挲得发亮。

“陈婆婆呢?”她踏进门时,下意识问出声。

顾深正在廊下擦药罐,闻言动作顿了顿:“前年走的,临走前总念叨,说等你回来,要给你煮桂花糖糕。”

沈砚秋摸了摸门柱,上面有几道浅浅的刻痕,是孩童量身高时留下的印记。最矮的那道旁边,用指甲划了个歪歪扭扭的“李”字。

“我以前总偷跑出来玩,”她忽然笑了,“陈婆婆就坐在门槛上纳鞋底,看见我就喊‘丫头慢点跑’。”

记忆像被浸了水的棉絮,慢慢舒展开来。她想起自己总爱蹲在药铺后院看顾深晒药,看他用毛笔在药包上写字,笔尖悬在纸上的样子,和如今低头写药方时重合。

夜里,两人坐在院中的石榴树下,顾深给她讲那些她遗忘的年月。

“民国六年白露,祭祀前三天,我爹发现镇长要把你当祭品沉潭,说你是‘水神选中的童女’。”他指尖捻着片石榴叶,声音轻得像风,“他连夜把你藏进地窖,换了个孤儿出来。那天雾大,他送你上船时,在你后颈刻了锁痕,说凭着这个,总能找着。”

沈砚秋摸着后颈的凸起,突然明白为何每次头痛时,只要靠近顾深就会缓解——那锁痕本就是顾家血脉留下的印记,像道无声的符咒,牵引着她往归宿走。

“那你胸口的伤……”

“是镇长的人打的。”顾深解开衣襟,淡粉色的纹路在月光下清晰可见,“他们发现祭品被换,放火烧了我家药铺。我爹把我推进地窖,自己冲出去引开人,再也没回来。”

他顿了顿,转头看她,眼底盛着星子:“但他说过,只要锁痕还在,你就会好好活着。我守着药铺,守着青潭镇,总能等你回来。”

沈砚秋忽然想起那本笔记本里的最后一页,用红朱砂画了把锁,旁边写着“锁在,人在”。

原来从来不是水神要锁,是有人用性命做了把无形的锁,护了她半生安稳。

几日后,沈砚秋回了趟城里,辞了报社的工作。同事们惊讶于她的果断,只有她自己知道,那些跑新闻的日子,不过是灵魂在寻找归途时的漂泊。

她把那本牛皮笔记本留在了报社档案室,扉页上补了行字:“青潭镇李家丫头,已归家。”

回到青潭镇那天,顾深在渡口等她。他穿了件月白长衫,手里拎着个竹篮,里面是刚出炉的桂花糖糕,热气裹着甜香飘过来。

“陈婆婆的方子,我学了三年才像样。”他把糖糕递给她,指尖擦过她的手背。

沈砚秋咬了一口,甜意从舌尖漫到心里。她看见远处潭水粼粼,雾散后的天空蓝得透亮,像被人用清水洗过。

“顾深,”她含着糖糕,说话有点含糊,“以后我们就在这儿,好不好?”

顾深笑了,眼角的纹路里盛着月光:“好。”

后来,青潭镇多了个穿蓝布旗袍的女子,总跟着药铺的顾老板晒药、碾药。有人问起,顾深就说“内人”,说这话时,他低头称药的手会慢半拍,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。

潭边的祭坛早被拆了,改成了供人歇脚的亭子。沈砚秋偶尔会坐在亭子里,看顾深撑着船去对岸采草药,背影在水光里晃晃悠悠,像极了旧照片里那个往镜头外看的年轻男人。

她终于明白,有些等待不是消耗,是种子落在土里,等一场恰逢其时的雨,就能开出花来。

就像顾深守着药铺,守着青潭镇,守着个模糊的念想,等她穿过雾气,带着满身人间烟火,轻轻叩响那扇虚掩的门。

而她,终究是回来了。

上一章 我在这儿等你很久了 青潭镇迷雾最新章节 下一章 岁岁年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