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灵异悬疑小说 > 青潭镇迷雾
本书标签: 灵异悬疑  民国架空  玄幻言情 

阴阳锁

青潭镇迷雾

秋末的青潭镇落了场霜,药铺前的石榴树叶子红得像燃着的火。沈砚秋正蹲在院里翻晒陈皮,忽然听见顾深在柜台后低呼一声。

她跑进去时,看见他手里捏着片从账本里掉出来的碎纸,脸色发白。纸上用朱砂画着半枚锁纹,另一半,赫然和沈砚秋后颈的印记能拼合完整。

“这是……”沈砚秋指尖发颤。

顾深没说话,转身从药柜最深处翻出个木盒。打开的瞬间,里面躺着枚铜锁,锁身的纹路竟和碎纸上的完全吻合——这不是当年留在祭坛的那把,是把更小的,锁孔里还卡着半片锈钥匙。

“我爹临终前说,若有天锁纹合璧,要把这锁给带锁痕的人。”他声音发哑,“可这锁……”

话没说完,门外传来马蹄声。几个穿制服的人闯进药铺,为首的掏出张逮捕令:“顾深,有人揭发你私藏赃款,涉嫌包庇镇长余党!”

沈砚秋认出那人是县里督查员的副手,前几日还对顾深客客气气,此刻眼神却冷得像冰。她突然想起账本里夹着的张便条,上面写着“督查员与镇长有旧”——原来当年的贪腐案,牵扯的人远比他们想的多。

顾深被带走时,悄悄塞给她个纸团。展开一看,是用朱砂画的完整锁纹,旁边标着个地址:镇西废窑。

沈砚秋揣着铜锁往废窑跑,半路撞见老张头。老头把个布包塞给她:“这是顾先生让我藏的,说若他出事,就把这东西交给你。”

布包里是件玄色短衫,和旧照片里顾深父亲穿的那件一模一样。衣襟内侧绣着行极小的字:“锁分阴阳,阳锁镇赃,阴锁护人。”

废窑里积着厚厚的灰,墙角有个被撬开的砖洞。沈砚秋把铜锁往里一塞,洞底竟传来“咔哒”声——砖洞后藏着个暗格,里面堆满了银元,每块上面都刻着“赈灾”二字。

原来顾深父亲当年没把赃款上交,是怕被督查员私吞,故意藏在这儿,留着等真正干净的人来处理。而那把铜锁,是打开暗格的钥匙。

“找到赃款了?”督查员的声音突然从窑外传来。他带着人堵住门口,手里把玩着那半片锈钥匙,“顾老头倒聪明,可惜他儿子太蠢,真以为交本账就能了事?”

沈砚秋这才明白,顾深早知道督查员有问题,故意被抓,是为了引他来废窑——这里的赃款,才是能让他彻底翻不了身的证据。

“你想怎样?”她握紧手里的铜锁。

“把锁给我,我放你们走。”督查员笑得阴狠,“这钱,够我们分几辈子了。”

沈砚秋忽然想起顾深画的那幅画,潭边红衣人挥手的方向,正是废窑的位置。她猛地将铜锁往地上一摔,锁身裂开的瞬间,里面掉出张泛黄的纸——是当年督查员与镇长的密信,墨迹里混着朱砂,和锁纹的颜色如出一辙。

“这才是阳锁镇的赃。”她扬着信纸,声音清亮,“阴锁护的人,就在外面。”

窑外突然响起枪声。老张头带着镇上的渔民冲了进来,为首的正是那天举铜片的老汉——他是当年被贪腐案害得家破人亡的渔民后代,手里攥着各村联名的血书。

督查员被按倒时,还在嘶吼:“那锁痕是 curse(诅咒)!你们都活不成!”

沈砚秋摸向后颈,那凸起不知何时消失了,只留下片浅浅的白印,像雪落过的痕迹。

顾深被放出来时,身上还带着伤。他站在废窑门口,看着沈砚秋手里的碎锁,忽然笑了:“我爹说,等锁痕消了,你就真正自由了。”

沈砚秋把密信和血书叠在一起,放进烧药材的陶炉里。火苗舔舐着纸页,将最后一点黑暗烧成灰烬。

回到药铺那天,沈砚秋在柜台下发现个新刻的木牌,上面写着“沈记药铺”。顾深正往门楣上挂红灯笼,听见动静回头笑:“以后这药铺,有你一半。”

石榴树的叶子落了满地,被风吹着滚到脚边。沈砚秋忽然想起所有事的开端——医院门口那抹青布长衫的身影,原来从她出院那天起,等待的就不只是回忆,还有两个人往后的日子。

她走过去,帮他扶稳灯笼杆。阳光穿过灯笼的红纱,在两人交叠的手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极了当年潭底散不开的星光。

雾是真的散了。那些藏在雾里的悬疑、仇恨、秘密,都随着锁痕的消失,融进了青潭镇的寻常日子里。

往后的岁月,药铺里总会飘出清苦的药香,混着桂花糖糕的甜,在青石板路上漫开来,成了过往行人最安心的味道。

上一章 青潭镇的雾,该散了 青潭镇迷雾最新章节 下一章 染坊血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