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风寨的晨雾裹着松脂香,叶昭正用鹿皮擦拭楚弦。琴弦的朱砂痕在晨光里泛着淡红,与腕间的血脉印产生微弱共鸣 —— 这是南楚 “安境” 秘术,意味着暂时脱离危险。寨墙的瞭望塔传来号角声,三短一长,是守寨的老猎户在报平安,可叶昭的指尖却莫名发颤。
“姑娘,楚弦姐回来了。” 小石头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亮,肩胛的绷带已换了新的,上面的药味混着南楚特有的艾草香。少年手里举着支箭,箭羽缠着红绸,那是听风阁 “情报送达” 的信号,“她说在山下接了封信,是给裴九娘的。”
叶昭抬头时,正看见楚弦从吊桥走来。这侍女穿着粗布男装,头发用红绸束成髻,脸上沾着些泥灰,刻意扮成寻常猎户。她是天生的哑女,十年前被叶昭从南楚乱葬岗救下,从此以手语和信物传递情报,腰间总挂着块刻着 “楚” 字的木牌 —— 那是叶昭给她取的名字,与琴弦同名。
楚弦走到近前,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,递过来时指尖在叶昭掌心划了个 “风” 字 —— 这是裴九娘的代号。油布上沾着些干燥的藜麦,那是太子卫率常吃的干粮,叶昭的心猛地一沉,却没立刻点破,只接过包时用指腹在她腕间轻叩三下 —— 这是 “有疑” 的暗号。
油布包里的密信叠成了南楚特有的 “鹤形”,封蜡是太子党惯用的黑色,上面印着 “卫” 字标记。叶昭的指尖刚触到信纸,楚弦(琴弦)忽然发出嗡鸣,弦身的朱砂像沸腾般翻滚 —— 这是南楚 “险兆” 预警,意味着信里藏着致命陷阱。
“是听风阁的暗号吗?” 裴九娘从粮仓出来,鬓边的银钗终于插正了,“山下的线人说,太子党在楚地增兵了,说不定要对清风寨动手。” 老鸨的目光在密信上停留片刻,忽然皱眉,“这封蜡不对,听风阁用的是蜂蜡,不是这种松脂蜡。”
楚弦焦急地比划着手语,指尖在地上画了个 “卫” 字,又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—— 她在山下看见送密信的人穿着卫率服饰,却以为是旧部伪装的,毕竟听风阁常有暗桩混在太子党里。少年小石头凑过来看,忽然指着信尾的朱砂印:“这印跟青楼名册上的一样!是容砚的笔迹!”
叶昭将密信凑近烛火,火光下显露出第二行字:“三更围寨,焚粮仓。” 墨迹是 “锁心墨”,需用特定药水才能显全,可楚弦(琴弦)的震颤越来越急,血脉印像被火烫着般疼 —— 这不是情报,是太子给卫率的进攻命令,楚弦竟把敌军的作战令当成了自己人的密信。
“送信的人呢?” 叶昭的声音冷得像寨外的山风,指尖在楚弦(琴弦)上轻弹,泛音在粮仓里激起回声,通知守寨的旧部进入戒备状态。她看见楚弦的眼圈红了,正用力比划着 “跑了”,木牌在慌乱中撞到腰间短刀,发出轻响。
裴九娘忽然抓住楚弦的手腕:“你在山下见的人,是不是左耳有颗痣?” 老鸨的银钗在烛火下晃得厉害,“那是太子的贴身卫队长,上个月在青楼见过,专司传递密令!” 她忽然踹翻脚边的油桶,糙米滚了一地,“这是调虎离山计!他们想让我们以为主攻粮仓,其实是冲寨门来的!”
楚弦的脸瞬间惨白,忽然跪在地上,用力捶着自己的胸口,泪水混着脸上的泥灰往下淌。她知道自己闯了大祸,这封密信若按 “情报” 处理,整个清风寨都会落入太子的圈套。叶昭想起十年前在乱葬岗,这丫头也是这样,抱着她的腿哭得喘不上气,却死死攥着块南楚兵符碎片不肯放。
“起来。” 叶昭将她扶起,指尖在她掌心写了个 “防” 字,“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。” 她忽然转向裴九娘,“粮仓的粮食分一半藏进后山密洞,让老猎户带五个兄弟守着,用硫磺粉做记号,防蛇也防人。” 楚弦(琴弦)的朱砂痕已蔓延到整个琴身,与血脉印的共鸣几乎让她握不住琴。
清风寨的布局在脑海里展开:大寨门朝南,易守难攻;西侧是悬崖,只有条羊肠小道;东侧的粮仓挨着蓄水池,是全寨的命脉。叶昭忽然想起沈砚留在青楼的墨玉佩,此刻正被小石头挂在寨门的瞭望塔上,当作 “平安” 的信号 —— 这或许能误导太子党,让他们以为齐王府的人也在寨里。
“楚弦,你带三个兄弟去西侧悬崖。” 叶昭用手语比划,“把绳索藏在灌木丛里,若寨门失守,就从那儿撤。” 她解下腰间的短刀塞给侍女,刀鞘上的铜环刻着 “风” 字,“见白色信号弹就放绳,这是只有我们懂的暗号。”
楚弦用力点头,转身时忽然抱住叶昭,在她背上拍了三下 —— 这是 “同生共死” 的手语,十年前南楚皇宫沦陷时,她也是这样抱着叶昭,从密道里滚出来的。少年小石头想跟着去,却被叶昭按住:“你留着,用弹弓打信号弹,记住,红色是‘进攻’,白色是‘撤退’。”
裴九娘已带着旧部在粮仓布防,将糙米装成沙袋堆在门口,蓄水池的闸门被悄悄打开,只要卫率靠近,就放水淹他们。老猎户的弩箭队守在寨墙,箭羽上都涂了松脂,见火就着 —— 这是南楚对付骑兵的老办法,当年曾在红河战役里立过功。
叶昭的指尖在楚弦(琴弦)上轻弹,泛音穿过寨门,在山谷里激起回声。这是 “查岗” 的暗号,各哨位依次回应,却在西侧悬崖处断了声 —— 楚弦他们遇到麻烦了?她的心猛地揪紧,血脉印的刺痛越来越清晰,像有把冰锥在扎。
“我去看看。” 裴九娘拎起长矛,银钗在鬓边闪着冷光,“你守着寨门,别让卫率趁虚而入。” 老鸨刚冲出去,寨外就传来号角声,三长两短 —— 是太子卫率的 “进攻” 信号,比密信上的 “三更” 提前了一个时辰。
叶昭登上寨墙,看见远处的山道上尘烟滚滚,至少有两百卫率,为首的骑着黑马,正是容砚。他手里举着张画像,画的是叶昭的模样,被风吹得猎猎作响。卫率的阵型是 “鹤翼阵”,两翼张开,显然是想包抄整个山寨,与密信里的 “围寨” 计划一致。
“放箭!” 叶昭的喊声被淹没在弩箭破空声里。松脂箭在阳光下划出弧线,射中卫率的铠甲后燃起小火,阵型顿时乱了阵脚。容砚却不为所动,挥刀砍断飞来的箭,黑马直冲到寨门前,他忽然举起个东西,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—— 是楚弦(侍女)的木牌,上面沾着血迹。
叶昭的瞳孔骤缩,血脉印的刺痛几乎让她站立不稳。楚弦他们被俘了?可西侧悬崖的信号弹迟迟未发,按约定若是被俘,该放红色信号弹示警。她忽然想起侍女腰间的短刀,刀鞘里藏着片梧桐叶,那是听风阁的 “求救” 信物,或许楚弦已经把信送出去了。
“叶昭,把龙脉图交出来,饶你全寨不死!” 容砚的声音像淬了毒的冰,“否则,这哑女的手指,我一根一根砍下来!” 他的刀果然架在了楚弦的手腕上,侍女却死死咬着唇,不肯发出一点声音,只用眼神示意叶昭别管她。
寨墙的旧部都红了眼,握着刀的手在发抖。裴九娘按住叶昭的肩:“不能中他的计!龙脉图在你身上,比谁的命都重要!” 老鸨的银钗忽然指向容砚身后,“看他的马!马鞍上的红绸是听风阁的暗号,说明楚弦把求救信送出去了!”
叶昭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,黑马的马鞍确实缠着红绸,打了个南楚特有的 “平安结”—— 那是楚弦的手笔,十年前她总在叶昭的琴盒上系这种结。血脉印的刺痛忽然减轻,楚弦(琴弦)的朱砂痕也渐渐平息,这是 “危机解除” 的征兆。
“放他们进来。” 叶昭忽然下令打开寨门,声音平静得让人心惊,“我跟你们走。” 她解下楚弦(琴弦)缠在腕间,弦身的朱砂与血脉印融为一体,“但要先放了我的人。”
容砚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痛快,愣了愣才挥手示意卫率押着楚弦后退。侍女被推到寨门前时,忽然转身,用手语比划了个 “火” 字,又指了指卫率的箭囊 —— 那里装着火箭,是准备烧粮仓的。叶昭的指尖在背后悄悄捏碎了火折子,硫磺粉的味道顺着风飘向蓄水池。
卫率刚冲进寨门,蓄水池的闸门就被猛地拉开。洪水裹挟着糙米袋冲下来,卫率们猝不及防,纷纷被绊倒,容砚的黑马受惊,将他甩在地上。老猎户的弩箭队趁机放箭,松脂箭射中潮湿的铠甲,虽没着火,却让卫率动弹不得。
“撤退!” 容砚爬起来时,半边身子都湿透了,他挥刀砍断缠住腿的糙米袋,“带叶昭走!” 可叶昭早已没了踪影,只有楚弦(琴弦)的泛音在山谷里回荡,像在嘲笑他的失败。
寨墙的瞭望塔上,小石头正用力挥舞着白色信号弹。叶昭从粮仓的密道钻出来,看见楚弦(侍女)正扶着受伤的兄弟往西侧悬崖撤,侍女的手腕在流血,却死死攥着那片梧桐叶 —— 求救信终究是送出去了,只是收件人不是听风阁,而是…… 叶昭忽然想起沈砚的墨玉佩,在晨光里泛着红光。
清风寨的硝烟渐渐散去,卫率的尸体被扔进山谷,容砚带着残兵狼狈逃窜。叶昭给楚弦(侍女)包扎伤口时,发现她的掌心刻着个 “齐” 字 —— 是用短刀划破皮肤写的,与沈砚墨玉佩上的字完全相同。
“是他救了你们?” 叶昭的声音有些发哑,指尖在伤口上撒着止血粉。楚弦用力点头,比划着 “黑衣人”“箭羽黑”“放我们走”—— 是沈砚的暗卫,在西侧悬崖截住了卫率的追兵,救了他们。
裴九娘忽然笑了,银钗在烛火下晃了晃:“看来沈公子的棋局,比我们想的要大。” 老鸨的目光在叶昭腕间的血脉印上停留片刻,“他故意让容砚以为能抓到你,其实是想借我们的手,削弱太子在楚地的兵力。”
叶昭望着寨门外的山谷,楚弦(琴弦)的朱砂痕已恢复平静,却在琴腹留下道永久的红痕。她忽然想起楚弦(侍女)掌心的血字,那 “齐” 字的笔画里,藏着与血脉印相同的震颤频率 —— 这乱世里的援手,从来都裹着算计,却也因此格外珍贵。
夕阳西下时,清风寨的吊桥缓缓升起。楚弦(侍女)站在瞭望塔上,用手语比划着 “平安”,腰间的木牌在风中轻响。叶昭将那封误传的太子密令扔进火盆,火光里浮现出容砚狼狈的脸,她忽然明白,这场棋局里,每个失误都可能变成转机,就像楚弦的误传,反而让他们看清了沈砚的真 清风寨的晨雾裹着松脂香,叶昭正用鹿皮擦拭楚弦。琴弦的朱砂痕在晨光里泛着淡红,与腕间的血脉印产生微弱共鸣 —— 这是南楚 “安境” 秘术,意味着暂时脱离危险。寨墙的瞭望塔传来号角声,三短一长,是守寨的老猎户在报平安,可叶昭的指尖却莫名发颤。
“姑娘,楚弦姐回来了。” 小石头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亮,肩胛的绷带已换了新的,上面的药味混着南楚特有的艾草香。少年手里举着支箭,箭羽缠着红绸,那是听风阁 “情报送达” 的信号,“她说在山下接了封信,是给裴九娘的。”
叶昭抬头时,正看见楚弦从吊桥走来。这侍女穿着粗布男装,头发用红绸束成髻,脸上沾着些泥灰,刻意扮成寻常猎户。她是天生的哑女,十年前被叶昭从南楚乱葬岗救下,从此以手语和信物传递情报,腰间总挂着块刻着 “楚” 字的木牌 —— 那是叶昭给她取的名字,与琴弦同名。
楚弦走到近前,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,递过来时指尖在叶昭掌心划了个 “风” 字 —— 这是裴九娘的代号。油布上沾着些干燥的藜麦,那是太子卫率常吃的干粮,叶昭的心猛地一沉,却没立刻点破,只接过包时用指腹在她腕间轻叩三下 —— 这是 “有疑” 的暗号。
油布包里的密信叠成了南楚特有的 “鹤形”,封蜡是太子党惯用的黑色,上面印着 “卫” 字标记。叶昭的指尖刚触到信纸,楚弦(琴弦)忽然发出嗡鸣,弦身的朱砂像沸腾般翻滚 —— 这是南楚 “险兆” 预警,意味着信里藏着致命陷阱。
“是听风阁的暗号吗?” 裴九娘从粮仓出来,鬓边的银钗终于插正了,“山下的线人说,太子党在楚地增兵了,说不定要对清风寨动手。” 老鸨的目光在密信上停留片刻,忽然皱眉,“这封蜡不对,听风阁用的是蜂蜡,不是这种松脂蜡。”
楚弦焦急地比划着手语,指尖在地上画了个 “卫” 字,又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—— 她在山下看见送密信的人穿着卫率服饰,却以为是旧部伪装的,毕竟听风阁常有暗桩混在太子党里。少年小石头凑过来看,忽然指着信尾的朱砂印:“这印跟青楼名册上的一样!是容砚的笔迹!”
叶昭将密信凑近烛火,火光下显露出第二行字:“三更围寨,焚粮仓。” 墨迹是 “锁心墨”,需用特定药水才能显全,可楚弦(琴弦)的震颤越来越急,血脉印像被火烫着般疼 —— 这不是情报,是太子给卫率的进攻命令,楚弦竟把敌军的作战令当成了自己人的密信。
“送信的人呢?” 叶昭的声音冷得像寨外的山风,指尖在楚弦(琴弦)上轻弹,泛音在粮仓里激起回声,通知守寨的旧部进入戒备状态。她看见楚弦的眼圈红了,正用力比划着 “跑了”,木牌在慌乱中撞到腰间短刀,发出轻响。
裴九娘忽然抓住楚弦的手腕:“你在山下见的人,是不是左耳有颗痣?” 老鸨的银钗在烛火下晃得厉害,“那是太子的贴身卫队长,上个月在青楼见过,专司传递密令!” 她忽然踹翻脚边的油桶,糙米滚了一地,“这是调虎离山计!他们想让我们以为主攻粮仓,其实是冲寨门来的!”
楚弦的脸瞬间惨白,忽然跪在地上,用力捶着自己的胸口,泪水混着脸上的泥灰往下淌。她知道自己闯了大祸,这封密信若按 “情报” 处理,整个清风寨都会落入太子的圈套。叶昭想起十年前在乱葬岗,这丫头也是这样,抱着她的腿哭得喘不上气,却死死攥着块南楚兵符碎片不肯放。
“起来。” 叶昭将她扶起,指尖在她掌心写了个 “防” 字,“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。” 她忽然转向裴九娘,“粮仓的粮食分一半藏进后山密洞,让老猎户带五个兄弟守着,用硫磺粉做记号,防蛇也防人。” 楚弦(琴弦)的朱砂痕已蔓延到整个琴身,与血脉印的共鸣几乎让她握不住琴。
清风寨的布局在脑海里展开:大寨门朝南,易守难攻;西侧是悬崖,只有条羊肠小道;东侧的粮仓挨着蓄水池,是全寨的命脉。叶昭忽然想起沈砚留在青楼的墨玉佩,此刻正被小石头挂在寨门的瞭望塔上,当作 “平安” 的信号 —— 这或许能误导太子党,让他们以为齐王府的人也在寨里。
“楚弦,你带三个兄弟去西侧悬崖。” 叶昭用手语比划,“把绳索藏在灌木丛里,若寨门失守,就从那儿撤。” 她解下腰间的短刀塞给侍女,刀鞘上的铜环刻着 “风” 字,“见白色信号弹就放绳,这是只有我们懂的暗号。”
楚弦用力点头,转身时忽然抱住叶昭,在她背上拍了三下 —— 这是 “同生共死” 的手语,十年前南楚皇宫沦陷时,她也是这样抱着叶昭,从密道里滚出来的。少年小石头想跟着去,却被叶昭按住:“你留着,用弹弓打信号弹,记住,红色是‘进攻’,白色是‘撤退’。”
裴九娘已带着旧部在粮仓布防,将糙米装成沙袋堆在门口,蓄水池的闸门被悄悄打开,只要卫率靠近,就放水淹他们。老猎户的弩箭队守在寨墙,箭羽上都涂了松脂,见火就着 —— 这是南楚对付骑兵的老办法,当年曾在红河战役里立过功。
叶昭的指尖在楚弦(琴弦)上轻弹,泛音穿过寨门,在山谷里激起回声。这是 “查岗” 的暗号,各哨位依次回应,却在西侧悬崖处断了声 —— 楚弦他们遇到麻烦了?她的心猛地揪紧,血脉印的刺痛越来越清晰,像有把冰锥在扎。
“我去看看。” 裴九娘拎起长矛,银钗在鬓边闪着冷光,“你守着寨门,别让卫率趁虚而入。” 老鸨刚冲出去,寨外就传来号角声,三长两短 —— 是太子卫率的 “进攻” 信号,比密信上的 “三更” 提前了一个时辰。
叶昭登上寨墙,看见远处的山道上尘烟滚滚,至少有两百卫率,为首的骑着黑马,正是容砚。他手里举着张画像,画的是叶昭的模样,被风吹得猎猎作响。卫率的阵型是 “鹤翼阵”,两翼张开,显然是想包抄整个山寨,与密信里的 “围寨” 计划一致。
“放箭!” 叶昭的喊声被淹没在弩箭破空声里。松脂箭在阳光下划出弧线,射中卫率的铠甲后燃起小火,阵型顿时乱了阵脚。容砚却不为所动,挥刀砍断飞来的箭,黑马直冲到寨门前,他忽然举起个东西,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—— 是楚弦(侍女)的木牌,上面沾着血迹。
叶昭的瞳孔骤缩,血脉印的刺痛几乎让她站立不稳。楚弦他们被俘了?可西侧悬崖的信号弹迟迟未发,按约定若是被俘,该放红色信号弹示警。她忽然想起侍女腰间的短刀,刀鞘里藏着片梧桐叶,那是听风阁的 “求救” 信物,或许楚弦已经把信送出去了。
“叶昭,把龙脉图交出来,饶你全寨不死!” 容砚的声音像淬了毒的冰,“否则,这哑女的手指,我一根一根砍下来!” 他的刀果然架在了楚弦的手腕上,侍女却死死咬着唇,不肯发出一点声音,只用眼神示意叶昭别管她。
寨墙的旧部都红了眼,握着刀的手在发抖。裴九娘按住叶昭的肩:“不能中他的计!龙脉图在你身上,比谁的命都重要!” 老鸨的银钗忽然指向容砚身后,“看他的马!马鞍上的红绸是听风阁的暗号,说明楚弦把求救信送出去了!”
叶昭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,黑马的马鞍确实缠着红绸,打了个南楚特有的 “平安结”—— 那是楚弦的手笔,十年前她总在叶昭的琴盒上系这种结。血脉印的刺痛忽然减轻,楚弦(琴弦)的朱砂痕也渐渐平息,这是 “危机解除” 的征兆。
“放他们进来。” 叶昭忽然下令打开寨门,声音平静得让人心惊,“我跟你们走。” 她解下楚弦(琴弦)缠在腕间,弦身的朱砂与血脉印融为一体,“但要先放了我的人。”
容砚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痛快,愣了愣才挥手示意卫率押着楚弦后退。侍女被推到寨门前时,忽然转身,用手语比划了个 “火” 字,又指了指卫率的箭囊 —— 那里装着火箭,是准备烧粮仓的。叶昭的指尖在背后悄悄捏碎了火折子,硫磺粉的味道顺着风飘向蓄水池。
卫率刚冲进寨门,蓄水池的闸门就被猛地拉开。洪水裹挟着糙米袋冲下来,卫率们猝不及防,纷纷被绊倒,容砚的黑马受惊,将他甩在地上。老猎户的弩箭队趁机放箭,松脂箭射中潮湿的铠甲,虽没着火,却让卫率动弹不得。
“撤退!” 容砚爬起来时,半边身子都湿透了,他挥刀砍断缠住腿的糙米袋,“带叶昭走!” 可叶昭早已没了踪影,只有楚弦(琴弦)的泛音在山谷里回荡,像在嘲笑他的失败。
寨墙的瞭望塔上,小石头正用力挥舞着白色信号弹。叶昭从粮仓的密道钻出来,看见楚弦(侍女)正扶着受伤的兄弟往西侧悬崖撤,侍女的手腕在流血,却死死攥着那片梧桐叶 —— 求救信终究是送出去了,只是收件人不是听风阁,而是…… 叶昭忽然想起沈砚的墨玉佩,在晨光里泛着红光。
清风寨的硝烟渐渐散去,卫率的尸体被扔进山谷,容砚带着残兵狼狈逃窜。叶昭给楚弦(侍女)包扎伤口时,发现她的掌心刻着个 “齐” 字 —— 是用短刀划破皮肤写的,与沈砚墨玉佩上的字完全相同。
“是他救了你们?” 叶昭的声音有些发哑,指尖在伤口上撒着止血粉。楚弦用力点头,比划着 “黑衣人”“箭羽黑”“放我们走”—— 是沈砚的暗卫,在西侧悬崖截住了卫率的追兵,救了他们。
裴九娘忽然笑了,银钗在烛火下晃了晃:“看来沈公子的棋局,比我们想的要大。” 老鸨的目光在叶昭腕间的血脉印上停留片刻,“他故意让容砚以为能抓到你,其实是想借我们的手,削弱太子在楚地的兵力。”
叶昭望着寨门外的山谷,楚弦(琴弦)的朱砂痕已恢复平静,却在琴腹留下道永久的红痕。她忽然想起楚弦(侍女)掌心的血字,那 “齐” 字的笔画里,藏着与血脉印相同的震颤频率 —— 这乱世里的援手,从来都裹着算计,却也因此格外珍贵。
夕阳西下时,清风寨的吊桥缓缓升起。楚弦(侍女)站在瞭望塔上,用手语比划着 “平安”,腰间的木牌在风中轻响。叶昭将那封误传的太子密令扔进火盆,火光里浮现出容砚狼狈的脸,她忽然明白,这场棋局里,每个失误都可能变成转机,就像楚弦的误传,反而让他们看清了沈砚的真正立场。
密道入口的石门再次关闭,掩盖了所有痕迹。只有楚弦(琴弦)的泛音还在山谷里回荡,像在诉说这场因哑女误传引发的危机,以及那些藏在血与火里的真心。叶昭知道,清风寨的安宁只是暂时的,太子党绝不会善罢甘休,而她与沈砚的棋局,才刚刚进入中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