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按照约定。"王陌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,"毕业礼物。"
盒子里是一枚戒指,素净的银环上镶嵌着闪亮的蓝钻,和她钢笔上的如出一辙。张黛若抬头看他,发现他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碎的阴影,像蝴蝶颤抖的翅膀。
"理科生需要数据支持。"王陌骁的声音只有她能听见,"过去三年,我们共同创造了七百四十九个交叉点。根据我的计算..."
"根据我的计算。"张黛若打断他,从手包里掏出一个绒布小包,"这个斜率更大。"
小包里是那支摔碎过的初代钢笔,如今被金箔精心修复,裂痕成了金色的纹路。笔管内侧刻着一行小字:【即使破碎也永远指向你】。
台下爆发出掌声和口哨声。王陌骁拿起钢笔,手指轻轻抚过那些金痕,像是触摸某种珍贵的文物。校长在一旁假装咳嗽:"年轻人,流程还要继续..."
张黛若红着脸跑下台,戒指在无名指上闪闪发亮。后半场典礼像场模糊的梦,直到她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领奖时,才找回些许清醒。
"感谢所有让平行线相交的偶然。"她念着提前准备的稿子,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第一排的王陌骁,"特别感谢那个把我写进人生方程的人。"
散场时,人群像退潮的海水般涌向礼堂出口。张黛若在石狮子雕像前等到了王陌骁,他手里拿着两本毕业证书,袖扣在阳光下闪着微光。
"我爸找你。"他递给她一把钥匙,"书房新设的'DR档案室'。"
张黛若挑眉:"又是DR计划?"
"不一样。"王陌骁耳尖微红,"这次是我们两个人的档案。"
石狮子背后传来相机快门声。张父坐在轮椅上,举着老式胶片相机:"笑一个!当年你俩在这第一次见面,我就想拍这张照片了。"
阳光下,王陌骁的行李箱贴着哥大标志,张黛若的则是MIT。中间放着他们共同制作的"异地恋作战计划"笔记本,封面上两个小人手拉手站在纽约和波士顿之间。
"等一下。"张父突然从怀里掏出那个旧怀表,"陌骁,过来。"
怀表打开后,张黛若惊讶地发现里面新增了一张照片——她母亲年轻时的笑脸,就贴在两个父亲大学合影的旁边。
"她也会喜欢你。"张父把怀表塞进王陌骁手里,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,"就像喜欢北辰一样。"
王陌骁的手指微微发抖。张黛若悄悄勾住他的小指,感觉到他掌心传来的温度。远处,王教授站在树荫下,手里拿着车钥匙,脸上是罕见的柔和表情。
"走吧。"王陌骁拉起行李箱,"去看我们的档案室。"
阳光穿过梧桐叶的间隙,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张黛若摩挲着新钥匙,突然想起九年前那个雨天,她站在这个位置喊出的错误名字。
"王陌骁。"她突然停下脚步。
"嗯?"
"这次我叫对了吗?"
少年转过身,阳光在他轮廓上镀了一层金边。他低头吻了吻她无名指上的戒指,嘴角扬起温柔的弧度:
"你从来就没叫错过。”
两支钢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一支别在胸前,一支收在掌心,笔帽上的钻石折射出七彩的光,像是雨过天晴后的彩虹,又像是平行线终于交汇的那个无限遥远的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