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明星同人小说 > 王一博:星星阁楼
本书标签: 明星同人 

来不来得及

王一博:星星阁楼

星阁推开门的那一刻,风裹着刺痛扑在脸上,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,眼眶早就湿了。帆布包带子勒着肩膀,里面装着没来得及整理的文案和资料,沉甸甸的,像压着这阵子所有的疲惫。她没回头,脚步走得又快又稳,高跟鞋踩在人行道的树叶上“咔嚓”响,像是要把那些没说出口的不舍,全踩碎在这里。

以前每次和王一博闹别扭,她总会故意放慢脚步等他追上来,可这次,她不敢停。怕一转身,就会看见他站在玻璃门后,怕自己绷了一路的平静,会在看见他泛红眼眶的瞬间,彻底崩塌成没用的眼泪。手机在包里震动,是股东们发来的会议提醒,她深吸一口气,指尖在屏幕上敲下“十分钟后到”,却没注意到,打字时手在微微发颤——以前加班到深夜,王一博总会算着时间发来消息,说“我在你公司楼下的便利店,给你带了热牛奶”,可现在,那个专属对话框早就沉在了列表最下面,再也不会亮起。

咖啡馆里,王一博还维持着前倾的姿势,手悬在半空,像是还停留在想抓住什么的瞬间。直到服务员过来收拾杯盘,碰响了桌上的瓷勺,他才猛地回神。看着对面空荡的座位,还有那枚被他重新收回盒子里的戒指,喉结狠狠滚了滚。他把丝绒盒子塞进外套内侧口袋,那里贴着心口,能感受到冰凉的金属圈隔着布料传来的温度,像一道没愈合的疤。

走出咖啡馆时,天已经暗了,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助理开车过来,看着他脸色发白,没敢多问,只轻声说“接下来去棚里拍杂志”。王一博点点头,坐进车里,从背包侧袋翻出个旧钥匙扣——那是去年星阁送他的,上面挂着个小小的绿色麦克风挂件,说是“祝王老师新专辑大卖,也祝我自己拍摄顺利”,现在挂件边缘已经被磨得有些褪色。

接下来的日子,两人像是被按下了“快进键”,一头扎进了各自的世界里,连呼吸的节奏都变得匆忙。

王一博把所有精力都扑在工作上,接了专辑录制和跨年演唱会筹备,每天泡在录音棚里到后半夜,声带练到发哑也只喝口水继续。制作人夸他状态“狠”,唱抒情歌时眼神里的隐忍格外打动人,只有助理知道,他好几次在休息间隙,盯着手机里星阁朋友圈的背景发呆——那是她去年在录音棚里拍的工作台,上面摆着他送的多肉盆栽,朋友圈内容停留在三个月前,再也没更新过。有次录到凌晨,他对着麦克风,声音突然卡壳,握着麦克风的手紧得指节发白,好半天才对着制作人说“再来一遍”。

星阁也没闲着,接了个深度音乐纪录片的策划案,每天泡在资料室里查文献,跑遍了城市里大大小小的livehouse,采访乐队、乐评人,连吃饭都对着电脑改脚本。同事说她“拼得像要拿奖”,只有她自己知道,忙起来的时候,才不会在深夜里想起咖啡馆里那句“分开吧”,才不会翻遍电脑里的花絮,听见去年拍他广告时,他偷偷在镜头外说“星阁老师,等下结束了一起吃晚饭好不好”。

只是有些瞬间,还是会猝不及防地想起对方。王一博在录音棚里看到工作人员用的麦克风,会突然愣住,想起星阁说把麦克风调得低一点,说“这样我就可以看到你啦”;星阁整理采访素材时,听到歌手唱到“未完成的约定”,手指会顿在鼠标上,想起他说“要亲手把戒指给你”。他们默契地没删对方的联系方式,却也默契地再也没发过一条消息,像是在遵守着“各自努力”的约定,又像是在害怕,一旦开口,就会打破这脆弱的平静。

直到一个月后,音乐纪录片的首映礼上,星阁作为幕后策划,坐在观众席的后排。灯光暗下来时,大银幕上先是闪过一行字“特别鸣谢:王一博音乐工作室”,接着出现他在录音棚里的片段——是之前她采访时拍的素材,他戴着耳机,侧脸在灯光下格外清晰。

放映结束后,星阁没敢久留,抱着资料夹想从后门溜走,却在走廊里撞见了迎面走来的王一博。他穿着黑色西装,领口别着枚银色胸针,比上次见面时清瘦了些,眼神却更亮了。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撞了一下,像触电似的移开,又在同一秒停下脚步。

走廊里人来人往,有人在喊“王老师这边请”,也有人在叫“星阁姐,我们去复盘一下反响”。王一博看着她怀里抱得满满的资料夹,想说点什么,最终只化作一句“纪录片……很好看”。星阁点点头,声音轻得像叹气:“谢谢,你的歌也很好听。”

没等他再说什么,星阁就转身跟着同事走了,帆布包的带子晃了晃,像在告别。王一博站在原地,摸了摸口袋里的丝绒盒子,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,想起她说的“顶峰相见”。

此刻,他们一个在聚光灯的边缘,一个在幕后的人群里,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,也隔着那句没说出口的“好久不见”。顶峰还很远,可至少现在,他们都在朝着光亮的地方走,只是不知道,等到真正相见的那天,手里的“未完成”,能不能变成“来得及”。

上一章 美丽是短暂的 王一博:星星阁楼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的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