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现代小说 > 悠悠明月念秋凉
本书标签: 现代 

战火再燃 此去必胜

悠悠明月念秋凉

陆承安归队的消息,像一剂强心针,让整个团的士气大振。战士们围着他,七嘴八舌地问着他的经历,眼里满是敬佩。那个通讯兵连长,非要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他:“团长,这马跑得快,关键时刻能保命。”

陆承安笑着拒绝了:“还是你骑吧,你比我更需要它。”他拍了拍战士们的肩膀,“从今天起,我们团的任务,是配合大部队,收复周边失地。记住,我们是临浦出来的兵,不能给家乡丢脸。”

“是!”战士们齐声应道,声音响彻云霄。

接下来的半年里,陆承安带着部队,转战各地,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。他的战术依旧灵活多变,声东击西、以少胜多的战例,成了全军的典范。日军闻风丧胆,称他为“临浦的野狼”,却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军事才能。

陆府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。陆彦章动用所有关系,为前线筹集粮草和武器;陆天逸亲自押送物资,好几次差点被日军抓住,却从未退缩;江丽萍则组织了妇女救国会,带领临浦的妇女们做棉衣、救伤员,将对儿子的思念,化作支援前线的力量。

他们的书信往来从未间断。陆承安在信里,很少提战斗的惨烈,只说“一切安好”,偶尔会问起院子里的桂花,问起父母的身体。江丽萍则在信里,絮絮叨叨地说些家常,临浦的集市开了,哪家的姑娘出嫁了,桂花又开了,她酿了新的桂花酒,等着他回来喝。

陆承安把这些信小心翼翼地收在贴身的口袋里,每次战斗前都会看一遍,像是能从中汲取力量。有一次,他被日军围困在山谷里,弹尽粮绝,是江丽萍信里那句“娘相信你,一定能回来”,让他重新燃起斗志,带着战士们从悬崖上爬了出去,反败为胜。

民国三十三年的冬天,异常寒冷。陆承安的部队接到命令,要在春节前收复被日军占领的藤县。藤县是交通要道,日军布下了重兵,城防坚固,易守难攻。

“硬攻肯定不行,”陆承安对着地图,眉头紧锁,“日军的援军三天后就到,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拿下藤县。”

他想起在临浦和归田鹤一的决斗,想起父亲教他的“以柔克刚”,突然有了主意:“我们不用攻城,用‘困’。”

他下令部队绕到藤县后方,切断日军的粮道和水源,同时派小股部队,每天夜里在城下骚扰,让日军得不到休息。

这一招果然奏效。三天后,藤县的日军粮草告罄,士兵们疲惫不堪,战斗力大减。陆承安抓住时机,发起总攻,只用了半天时间,就收复了藤县。

战斗结束后,陆承安在日军司令部的抽屉里,发现了一份文件——是归田鹤一的日记。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对中国的侵略计划,对临浦的觊觎,还有……对陆承安的忌惮。

“这个年轻人,有勇有谋,若生在日本,必是栋梁。可惜,他是中国人。”

陆承安冷笑一声,将日记烧了。他不需要侵略者的“评价”,他所做的一切,只为守护脚下的土地,守护身后的亲人。

春节前夕,陆承安收到了家里的来信,是陆彦章写的:“临浦的桂花,开得很好。你娘酿的桂花酒,埋在树下,等你回来喝。家里一切安好,勿念。”

他看着信,想起东跨院的桂花,想起父母的笑容,心里暖暖的。他给家里回信,说:“等打败了鬼子,一定回家过年。”

这封信寄出后,陆承安带着部队,继续往前线推进。他不知道,这封信,成了陆家人期盼已久的承诺。

陆府的院子里,陆彦章、陆天逸、江丽萍站在桂花树下,看着那坛埋在土里的桂花酒,眼里满是期盼。

“他说,打败了鬼子就回来过年。”江丽萍笑着说,眼角却有泪光,“还有一年,最多两年,他就能回来了。”

“是啊,”陆天逸握住她的手,“到时候,我们一家人,好好过个年。”

陆彦章看着远方,那里战火依旧,但他知道,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。他的孙子,正在用青春和热血,为这个国家,为这个家,拼一个光明的未来。

烽火再燃,此去必胜。

这不仅是陆承安的信念,更是所有中国人的信念。而那个刻着“安”字的玉佩,在烽火中,始终贴身陪伴着他,像一个无声的约定,提醒着他,无论走多远,无论打多少仗,总有一个家,在临浦等着他,总有亲人,盼着他平安归来。

上一章 临浦光复 赤心未改 悠悠明月念秋凉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最后一战 血染山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