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现代小说 > 悠悠明月念秋凉
本书标签: 现代 

最后一战 血染山河

悠悠明月念秋凉

民国三十四年的春天,抗日战场迎来了最后的决战。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,在中国的兵力也捉襟见肘,却仍在负隅顽抗,试图守住华北最后一道防线。陆承安所在的部队,奉命在平津外围的黑石岭阻击日军主力,为大部队合围争取时间。

黑石岭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却也是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。陆承安站在山巅,望着远处日军的营帐连绵起伏,像黑压压的蝗虫,眉头紧锁。他的部队经过连年征战,减员严重,如今只剩下不到三百人,而对面的日军,足有一个旅团。

“团长,总部来电,让我们至少坚守三天。”通讯兵递过电报,声音带着疲惫。这一路打来,他们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。

陆承安接过电报,指尖在“三天”两个字上停顿片刻,抬头看向身后的战士们。他们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脸上带着硝烟留下的疤痕,眼神却亮得像星。

“兄弟们,”陆承安的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,“我们身后,是平津的百姓,是等着回家的亲人。黑石岭,就是我们的墓碑,守不住,就埋在这里。”

“死守黑石岭!”战士们齐声呐喊,声音震得山风都停了。

战斗在第二天黎明打响。日军的炮火像雨点般砸在阵地上,山石被炸得粉碎,泥土混着血肉飞溅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。陆承安带着战士们躲在掩体后,等日军冲锋到半山腰,才下令开火。

机枪、步枪、手榴弹……能用的武器都用上了。陆承安亲手操起一挺重机枪,对着冲锋的日军扫射,枪管打得发烫,虎口震得发麻,却丝毫不敢停下。他看到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,有的被炮弹炸得粉碎,有的中了数枪仍在扣动扳机,嘴里还喊着“杀鬼子”。

打到第三天中午,部队只剩下不到五十人,弹药也所剩无几。日军的冲锋越来越密集,眼看就要突破防线。

“团长,你先走!”通讯兵连长拉着陆承安,往一个隐蔽的山洞推,“我带着人顶住,你去找大部队!”

陆承安甩开他的手,眼睛红得像血:“要走一起走,要死一起死!我们是临浦出来的兵,没有丢下兄弟的道理!”

他从怀里掏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,塞进连长手里:“如果……如果我没回去,把这封信交给临浦的陆天逸,告诉他,儿子没给陆家丢脸。”

连长死死攥着信,眼泪掉了下来:“团长!”

“别废话!”陆承安踹了他一脚,“带着剩下的人,往东边撤,那里有我们的人!快!”

他推走连长,转身抱起炸药包,冲向日军最密集的地方。导火索被点燃,滋滋作响,像死神的号角。

“小鬼子,爷爷陪你们玩玩!”陆承安的笑声在硝烟中回荡,带着一股决绝的狠劲。

日军看到他,纷纷开枪射击,子弹像飞蝗般袭来,穿透了他的胸膛。他踉跄了一下,却没有倒下,用尽最后一丝力气,将炸药包扔向日军的弹药堆。

“轰隆——!”

巨大的爆炸声震彻山谷,火光冲天而起,将半边天都染成了红色。冲锋的日军被炸得人仰马翻,防线暂时稳住了。

陆承安倒在地上,胸口的血汩汩流出,染红了身下的土地。他看着天空,那里有几只鸟在飞,像极了临浦的鸽子。他想起江丽萍做的桂花糕,想起陆天逸教他画画的样子,想起东跨院的桂花树下,一家三口围坐的场景。

“爸,妈……儿子不孝……”他喃喃地说,嘴角勾起一抹笑,眼睛缓缓闭上。

远处,大部队的号角声隐约传来,像胜利的序曲。

连长带着剩下的战士冲回来时,只看到陆承安倒在血泊里,手里还攥着半块桂花糕——是江丽萍给他塞在行囊里的,他一直没舍得吃。

“团长——!”

凄厉的哭喊被炮火淹没。剩下的战士没有撤退,他们捡起地上的枪,像陆承安那样,冲向了日军。

那天下午,黑石岭的枪声渐渐停了。三百名战士,无一生还。他们用生命,为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,也为这场持续了十四年的战争,画上了一个惨烈却光荣的句号。

上一章 战火再燃 此去必胜 悠悠明月念秋凉最新章节 下一章 归燕筑巢 此心安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