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古代小说 > 朱墙恨
本书标签: 古代  古代言情  宫斗   

第五十二章:平安福与花灯

朱墙恨

銮驾即将启程时,小和尚忽然从山门后追了出来。他月白僧袍的一角被晨露打湿,贴在细瘦的脚踝上,手里攥着个小小的锦囊,布面是寺里晒经用的粗麻布,针脚歪歪扭扭,显然是初学缝制。

  “施主留步。”他跑得有些急,脸颊泛着薄红,清俊的眉眼在晨光中像蒙了层水汽,“这是……弟子昨夜缝的平安符,里面塞了菩提子,求个顺遂。”

  沈知微看着那锦囊,麻布上用朱砂歪歪扭扭画着个“安”字,针脚里还卡着几根未挑净的线头。她接过时,指尖触到锦囊里硬实的菩提子,像触到一颗纯粹无染的心。

  “小师父费心了。”她的声音比往日柔和了些,石青色常服的袖口滑落,露出皓腕上一道浅淡的疤痕——是烫伤留下的,此刻在晨光中倒像朵隐忍的花,“萍水相逢,竟受此厚礼。”

  小和尚合掌行礼,眼尾的睫毛颤了颤:“施主心怀慈悲,虽不语,却知众生苦。这符该送您。”他抬头望她,目光澄澈如洗,“若施主日后再来,弟子愿煮新茶,再听施主论‘牵挂’与‘放下’。”

  “女施主心事太重,”他声音清越如钟,“这符送给你,愿你心有归处,不再漂泊。

  沈知微捏紧锦囊,指尖陷进粗糙的麻布纹理里。深宫多年,见惯了算计与虚礼,这般纯粹的善意倒让她心头微动。她微微颔首,鬓边的白玉簪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:“若有机缘,定当再来,与小师父细探佛法。”

  銮驾缓缓驶下山道,沈知微掀开轿帘回望,见小和尚仍站在山门口,月白的身影在苍柏间像株初萌的玉兰,直到被晨雾吞没。她将平安符与野菊花锦囊并放在膝上,指尖轻轻摩挲——这或许是她在这场血雨腥风中,唯一能握住的、不带算计的暖。

  同一时刻,紫禁城的养心殿里,萧彻正对着案上的册封文书出神。文书上“册封独孤氏为瑕嫔,赐居钟粹宫”的字样,是他昨夜亲笔朱批的,墨迹已干,却像烙在心上的印。

  他穿着件玄色暗纹常服,领口绣着银线流云纹,是沈知微去年为他绣的,针脚细密,至今未脱线。指尖抚过那流云纹,忽然想起三日前她离宫时,踮脚在他颊边印下的轻吻,像片羽毛落在心尖,痒得他彻夜难眠。

  “陛下,钟粹宫的陈设已按嫔位规制备好,瑕嫔娘娘正候在慈宁宫,等着谢恩呢。”太监总管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。

  萧彻“嗯”了一声,目光落在窗台上的一盏残灯上——那是去年花灯节,他亲手为沈知微做的兔子灯,竹骨已有些变形,绢面却还留着她画的眉眼,圆溜溜的,像她偶尔露出的、不带防备的模样。

  那时她刚晋为宁妃,他在御花园的暖阁里,用竹篾扎骨架,她在旁研颜料,说要画只“会笑的兔子”。烛火晃着她的侧脸,鬓边的赤金步摇流苏垂在他手背上,痒得他扎错了好几针。最后那兔子灯歪歪扭扭,却被她宝贝地挂在永寿宫的廊下,直到灯油燃尽。

  “让她先去钟粹宫吧,朕晚些过去。”萧彻收回目光,玄色常服的褶皱里藏着化不开的落寞。他知道册封瑕嫔是权宜之计,太后以“镇国公手握西北兵权,需结姻亲固国本”为由施压,他不能硬抗。可这妥协像根刺,扎在对沈知微的思念里,又疼又涩。

  太监退下后,他拿起那盏残灯,指尖拂过绢面的兔子眉眼。窗外的秋风卷着银杏叶飘过,像极了去年花灯节落在灯上的金粉。他忽然很想她,想她穿着月白宫装在廊下接灯的模样,想她仰头笑时眼里的星子——那些藏在权谋背后的温柔,才是他真正贪恋的暖。

  而銮驾上的沈知微,正将小和尚的平安符贴身收好。锦囊贴着心口,菩提子的硬实硌着衣襟,却让她想起萧彻做的那盏兔子灯。她轻轻抚过锦囊,唇角的笑意淡了些——思念是真的,博弈也是真的。

  回宫的路还很长,钟粹宫的新主人已候着,慈宁宫的目光正盯着,而她袖中的平安符与心头的棋局,都需在这场风里,落得更稳些。

上一章 第五十一章:小和尚 朱墙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:瑕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