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古代小说 > 秋风锁
本书标签: 古代  原创作品 

变故,比试的由来(初秋篇)

秋风锁

变故是从三年前那个冬天开始的。

朝廷突然下了道圣旨,说要“招安武林义士,共襄太平盛举”,说白了,就是要把江湖纳入朝廷的管辖。第一个被点名的,就是已经被称为“天下一剑”的李承零,封他为“镇国大将军”,让他带着禁军去清剿所谓的“江湖乱党”。

消息传来时,季初秋正在给李承零处理练功时扭伤的脚踝。听到消息的瞬间,他手里的药膏掉在地上,瓷瓶摔得粉碎,就像他当时的心。

“你不会去的,对不对?”季初秋的声音在发抖。

李承零背对着他,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,没有说话。

季初秋看着他沉默的背影,突然笑了。他想起李承零常说的“荡尽天下不平事”,想起他们在断魂崖许下的诺言,想起那些被朝廷诬陷为“乱党”的江湖兄弟——他们不过是不肯屈从于贪官污吏,不肯看着百姓被盘剥罢了。

“他们说的‘乱党’,是张大叔,是李大哥,是所有不肯低头的人。”季初秋的眼泪掉了下来,砸在地上的药膏上,“你要去杀他们吗?”

李承零依旧没有回头,只是声音冷得像冰:“阿秋,江湖太小了,我要的是天下太平。”

“用兄弟们的血换来的太平吗?”季初秋猛地站起来,红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,“李承零,你告诉我,这就是你说的‘荡尽不平’?”

李承零终于转过身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:“这是圣旨,我不能抗。”

季初秋看着他陌生的脸,突然觉得眼前的人,和那个在岳阳楼挑落马啸天、在断魂崖护着自己的白衣少年,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。

三日后,李承零穿着崭新的官服,站在将军府的高台上接旨。雪花落在他的官帽上,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白。季初秋就站在台下,红袍被风雪打得湿透,像一朵被冻僵的花。

“李承零,你忘了我们说过什么?”他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,却努力挺直了腰板。

李承零居高临下地看着他,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死水:“阿秋,别闹了,回去吧。”

“我不闹了。”季初秋笑了,笑得眼泪直流,“李承零,从今天起,你是朝廷的李将军,我是江湖的季初秋。你我之间,恩断义绝。”

他转身走进风雪里,红袍的背影决绝得像从未认识过那个白衣胜雪的少年。风吹起他的衣袂,露出发间那支羊脂白玉簪,在风雪中闪着凄冷的光。

李承零站在高台上,看着那抹红色消失在街角,手指紧紧攥着圣旨,指节白得像雪。没人看到,有一滴泪,从他眼角滑落,瞬间被寒风冻成了冰。

再后来,江湖上就多了个红衣刀客。

他总是在大雪天出现,腰间的双刀快得像闪电,专杀那些背叛江湖、投靠朝廷的人。有人说他是药王谷的弟子,因为他杀人后,总会在死者身上放一朵“忘忧草”;也有人说他和“镇国大将军”李承零有仇,因为每次他杀的人,都是李承零手下最得力的干将。

他说自己叫季斩零。

斩断的斩,零丁的零。

有人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,看到他独自坐在酒馆里,面前摆着一壶烧刀子,却一口没喝。他只是反复摩挲着腰间的玉佩,那玉佩的形状,像极了半朵梅花。

酒馆外,传来马蹄声和铠甲的碰撞声。有人说,是“镇国大将军”李承零带着禁军来了。

季斩零缓缓站起身,腰间的双刀发出一声轻响,像极了当年在岳阳楼,李承零双剑出鞘的声音。他推开酒馆的门,红袍在风雪中展开,像一团燃烧的火焰。

“李承零,”他轻声说,声音里听不出是恨还是念,“我们该算算了。”

风雪更大了,仿佛要将整个江湖,都埋在这片苍茫的纯白里。

上一章 定情信物(初秋篇) 秋风锁最新章节 下一章 这是他想要的吗(初秋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