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光把那份判决书锁进书柜最底层,上面还留着他和王安石争论时,溅上的墨点。他翻开《资治通鉴》的草稿,在汉武帝“诏狱”那段旁,写下批注:“法者,天下之公器,不可以私意变。”
王安石则在自己的《周官新义》里,加了一段:“律者,所以导民也。导民者,当顺其情,合其理。”写完,他望着窗外的落叶,忽然想起登州的海雾,不知此刻,是否正笼罩着那片刚收割的麦田。
阿云的囚车走在官道上,押送的差役说,要去岭南。她从车缝里看着路边的桑树,想起小时候,母亲总在桑树下教她纺线。有个差役心肠好,给她塞了个热馒头:“到了那边,好好过日子,别再想起这边的事。”
登州的牢里,新关了个偷盐的贩子。赵三整理旧卷宗时,看到阿云的供词末尾,有许遵用朱笔写的一行小字:“法不外乎人情,情不离于天理。”
海雾又起了,像一层薄纱,蒙住了蓬莱阁的匾额。远处的灯塔闪着微弱的光,在雾里忽明忽暗,像极了那场关于律法与人情的争论,在历史的长夜里,永远没有定论。
(全文约1010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