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科幻末世小说 > 猩红黎明:我的末世生存录
本书标签: 科幻末世  大女主  末世   

阳光

猩红黎明:我的末世生存录

水稻泛黄时,安全区迎来了最忙碌的季节。周延带着男人们在田里割稻子,镰刀划过稻秆的“唰唰”声,像首明快的歌。林晓站在田埂上,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秸秆,穗尖垂在水面上,映出片细碎的金芒。

“再等三天就能收割了。”周延直起身,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,镰刀上还挂着几缕稻芒,“院长说稻谷要充分成熟,脱粒时才不会掉渣。”

林晓往空间里收着刚摘的黄豆,指尖触到颗饱满的豆荚,“啪”地裂开,滚出两颗圆滚滚的豆子。她突然想起那个懂电工的女人说,发电机的油箱快空了,得去镇上的加油站找找柴油。

“我去趟镇上。”她把黄豆塞进麻袋,“你看好稻田,别让鸟雀啄了。”

周延立刻从田埂上拿起个稻草人,是孩子们用旧衣服和竹竿做的,戴着顶破草帽,手里还举着块红布条。“早准备好了,”他把稻草人插进田里,“风一吹,布条晃起来,鸟雀就不敢来了。”

去镇上的路上,林晓在废弃的供销社里找到半桶柴油,还有袋没开封的盐。她正往空间里收时,听见货架后传来窸窣声,转身看见只瘦骨嶙峋的流浪狗,正叼着块干硬的面包往角落里躲。

狗的腿上有伤,大概是被变异鬣狗咬伤的。林晓从空间里摸出块压缩饼干,掰了半块丢过去。狗犹豫了一下,叼起饼干狼吞虎咽地吃起来,尾巴在地上轻轻扫着,像在道谢。

返程时,那只狗一直跟在后面。林晓走快,它就小跑几步;林晓停下,它就蹲在路边等,眼里带着点怯生生的依赖。走到安全区门口时,周延正举着镰刀在田里割稻子,看见狗,突然笑了:“正好,让它看稻田,比稻草人管用。”

那天晚上,周延给狗起了个名字叫“稻穗”。他用布条给稻穗包扎好伤口,又端了碗玉米糊放在它面前。稻穗舔着碗边,尾巴摇得欢快,时不时用脑袋蹭蹭周延的裤腿。

“你看,”周延摸着稻穗的头,对林晓说,“它知道我们是好人。”

林晓没说话,只是往火堆里添了根柴。火光映在稻田上,稻穗的影子在风里轻轻晃,像片金色的波浪。她突然觉得,这个秋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闹,有割稻子的镰刀声,有孩子们的笑声,还有稻穗摇尾巴的“沙沙”声,混在一起,像首写满希望的歌。

打谷场是用水泥地改造的,周延在地上铺了层塑料布,男人们举着连枷,“砰砰”地打着稻穗,金黄的稻粒像雨一样落在布上,发出“簌簌”的声响。

女人们蹲在旁边捡稻壳,孩子们则围着稻穗跑来跑去,时不时抓起把稻粒往天上撒,看着稻粒像星星一样落下来,笑得咯咯作响。那个曾经偷玉米苗的少年,正用木锨把脱粒的稻穗堆到一起,动作熟练了不少。

“差不多能有三百斤。”周延用麻袋装满稻粒,放在秤上称了称,眼里的笑意藏不住,“够安全区的人吃半个月了。”

林晓正在用风车筛选稻粒,把空壳和杂质吹出去。风车是周延照着院长笔记本上的图纸做的,摇起来“嘎吱”作响,却很管用,筛出来的稻粒饱满圆润,泛着淡淡的光泽。

“先留一百斤做种子,”她说着,把筛好的稻粒装进陶罐,“剩下的脱壳碾米。”

脱壳用的是台旧碾米机,靠着发电机带动。当第一粒白花花的大米从出口掉出来时,孩子们都欢呼起来,围着碾米机拍手,像在看什么稀奇宝贝。

“真的是白米!”念念举着颗大米,凑到周延眼前,“院长说的白米饭,就是用这个做的吗?”

周延笑着点头,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,里面是他特意留的几颗稻种。“这个给你,”他把布包塞进念念手里,“明年春天,我们一起种水稻,好不好?”

念念用力点头,小心翼翼地把布包塞进兜里,像揣着个珍贵的秘密。林晓看着她们,突然想起院长笔记本上的那句话:“最珍贵的种子,要种在孩子们的心里。”

蒸米饭那天,整个安全区都飘着米香。周延在大锅里蒸了满满一锅,用的是新收的大米,还往里面掺了点玉米粒,蒸出来的饭又香又甜,带着阳光的味道。

孩子们捧着碗,小口小口地吃着,眼睛亮得像星星。那个懂电工的女人突然抹了把眼泪:“我儿子要是还在,肯定也爱吃这个。”

周延往她碗里又添了勺米饭:“以后,我们就是一家人。”

林晓坐在打谷场的角落,看着稻穗趴在地上,啃着块玉米饼,尾巴摇得欢快。周延走过来,递给她一碗米饭:“尝尝,像不像院长说的那样?”

米饭的热气扑在脸上,带着淡淡的甜香。林晓咬了一口,软糯可口,和记忆里外婆蒸的米饭味道很像。她突然想起空间里的日记本,第1201页,该写下:有些约定,会像稻种一样生根发芽,长出满田的金黄,结出甜糯的希望。

月光洒在打谷场上,塑料布上的稻粒泛着淡淡的银芒。周延和孩子们还在说笑,声音飘得很远,像在告诉整个末世:我们在这里,我们很好,我们还会种出更多的水稻,蒸出更多的白米饭。

上一章 约定 猩红黎明:我的末世生存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脚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