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科幻末世小说 > 猩红黎明:我的末世生存录
本书标签: 科幻末世  大女主  末世   

棉桃

猩红黎明:我的末世生存录

棉桃开始饱满时,安全区的孩子们多了项新任务——每天放学后去棉田摘烂桃。那些被雨水泡坏或被虫蛀的棉桃要及时摘掉,不然会传染给好的果实。念念的小篮子里总装着半篮烂桃,手指被桃壳的绒毛蹭得发红,却每天都跑得最积极。

“周叔说,烂桃埋在土里能当肥料,”她举着篮子给林晓看,里面的烂桃渗出黏糊糊的汁液,“明年棉苗会长得更高。”

周延正在给棉花打顶,手里的剪刀“咔嚓”一声,剪掉顶端的嫩芽。“这样养分就不会浪费了,”他对围在旁边的孩子们说,“你们看,旁边的侧枝已经开始结棉桃了,这些才是宝贝。”

林晓蹲在田埂上翻晒草药,是从后山采的蒲公英,用来给郑伯泡水喝。她看着周延的剪刀在棉枝间穿梭,动作又快又准,棉株被修剪得整整齐齐,像列队的士兵。那个懂电工的女人抱着捆麻绳走过来,绳子上还沾着点机油。

“该给棉株搭架子了,”她把麻绳放在田埂上,“再长高些就会倒伏,去年的竹竿还能用。”

雪团和稻穗趴在旁边的草堆上,看着孩子们在棉田里跑来跑去。有个孩子摘到个拳头大的棉桃,举起来炫耀时,稻穗突然冲过去,用鼻子蹭了蹭那孩子的裤腿,像是在讨赏。

“等摘了棉花,”周延摸着稻穗的头笑,“给你俩做个带棉垫的窝,冬天就不冷了。”

棉桃开裂那天,整个安全区都飘着股淡淡的棉香。白色的棉絮从桃壳里探出来,像堆堆蓬松的雪,沾着阳光的温度。周延带着孩子们摘棉花,教他们用指甲捏住棉絮根部轻轻一扯,整朵棉花就下来了,不会损伤里面的棉籽。

“这些棉籽能榨油,”他举着颗黑褐色的棉籽给孩子们看,“炸红薯片特别香。”

林晓往麻袋里装棉花时,发现每个孩子的篮子里都藏着几朵没开裂的棉桃,粉嫩嫩的像小苹果。“是留着玩的,”念念偷偷告诉她,“周叔说,等棉花收完了,就用棉桃壳给我们做小哨子。”

那天傍晚,周延真的用棉桃壳做了堆小哨子,分给每个孩子。哨声在安全区里此起彼伏,混着棉花被风吹动的“沙沙”声,像支热闹的歌。林晓看着他蹲在油灯下,把棉籽一粒粒剥出来,装进陶罐里,突然觉得,这个秋天的棉田,藏着比阳光更暖的东西。

第一场霜降下来时,林晓和周延忙着往地窖里储存过冬的物资。玉米串挂满了窖顶,棉花堆在角落里像座小雪山,陶罐里的稻种和棉籽码得整整齐齐,标签上的字迹是郑伯写的,端端正正。

“还剩最后两麻袋红薯,”周延擦了擦额头的汗,地窖里比外面暖得多,“搬进来就齐了。”

林晓在地窖深处发现了个暗格,是块活动的石板,下面藏着个铁皮箱。打开时,一股陈旧的木香涌出来,里面是几本末世前的农业杂志,还有个泛黄的笔记本,封面上写着“陈院长”。

“是院长的日记!”周延的声音发颤,手指抚过封面的字迹,“之前怎么没发现?”

日记里记着比笔记本更详细的内容:什么时候种土豆能避开虫害,油菜花和玉米套种能增产,甚至还有制作堆肥的配方,字迹里透着股认真劲儿。翻到最后一页时,林晓的指尖顿住了——上面画着张安全区的草图,在缝纫棚的位置标着个小小的五角星。

“去看看。”她拉着周延往缝纫棚跑,郑伯正坐在火堆边教孩子们纺线,棉花在纺车的转动下变成细细的棉线,像条白色的小溪。

周延在缝纫棚的角落挖了没多久,就碰到块木板。掀开时,下面是个半米深的坑,里面藏着个木箱,装着十几卷末世前的布料,还有台小型织布机,零件完好无损,只是落了层灰。

“院长早就准备好了。”周延摸着织布机的木架,声音很轻,“他知道我们会需要这些。”

那个冬天,缝纫棚里格外热闹。郑伯教女人们织布,周延负责修理织布机,孩子们则蹲在旁边,把弹好的棉花搓成棉条,递到大人手里。林晓坐在角落,用院长日记里的方法染布——用油菜花的花瓣染黄色,用紫草染紫色,虽然颜色浅,却带着植物的清香。

“等织出布来,”周延看着织布机上慢慢变长的布卷笑,“给每个孩子做件新棉衣,用长绒棉做里子,肯定暖和。”

林晓往织布机上添了把棉线,突然发现郑伯的咳嗽声几乎听不见了,他坐在纺车旁,跟着孩子们的笑声轻轻哼着不成调的歌。那个曾经偷玉米苗的少年,现在已经能熟练地给织布机换线,手指在棉线间穿梭,像在跳一支安静的舞。

雪下得最大的那天,他们织出了第一匹布,米白色的,带着淡淡的棉花香。周延把布披在林晓肩上,突然笑了:“院长说,有布就能做衣服,有衣服就不怕冷,不怕冷就能好好活着。”

林晓摸着肩上的布,感觉比任何棉衣都暖和。地窖里的种子在安静地沉睡,织布机还在“咔嗒”作响,窗外的雪落在屋顶上,像给安全区盖了层厚厚的棉被。她突然明白,院长留下的不只是物资和方法,更是活下去的勇气,像地窖里的温度,永远不会冷却。

上一章 新芽 猩红黎明:我的末世生存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织布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