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现代小说 > 职场里的心动
本书标签: 现代 

第17章:意外的同行

职场里的心动

“城市温度”系列的第一个社区短片上线那天,苏瑶守在办公室的大屏幕前,手心微微出汗。视频里,上海老弄堂里的修鞋匠用三十年时间记住了街坊们的鞋码,早餐铺阿姨总会多给晚起的学生加个鸡蛋,这些琐碎的日常被镜头捕捉下来,配上舒缓的钢琴声,竟让在场的同事都红了眼眶。

“数据出来了!”张远拿着平板跑过来,语气难掩激动,“上线两小时,播放量破百万,好多人在评论区说想起了自己社区的故事。”

苏瑶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留言——“我们楼下的保安大爷,每天都会帮独居的奶奶取快递”“小时候总去的杂货店,老板知道我不吃香菜”,眼眶突然一热。原来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这样的温暖,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被唤醒。

“周女士刚才打电话来,说想追加预算,让我们下个月去成都拍第二站。”李曼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张机票,“而且,她特别提到,希望沈总监能一起去。”

苏瑶愣住:“沈总监也要去?”

“说是想让他从战略层面把控一下,毕竟是全国推广的项目。”李曼笑了笑,“正好,你这几天不是在愁成都的选题吗?有他在,说不定能有新灵感。”

苏瑶低下头,假装整理文件,心里却像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,泛起圈圈涟漪。

去成都的那天,苏瑶特意提前半小时到了机场。沈逸穿着简单的白衬衫,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,看起来比在公司里多了几分轻松。

“等很久了?”他走到她身边,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笔记本上,“在看选题?”

“嗯,想了几个方向,不知道合不合适。”苏瑶把笔记本递给他,上面写着“茶馆里的守望”“老街坊的手艺”等几个标题。

沈逸翻看着,指尖在“巷子里的声音”那一行停住:“这个不错。老成都的巷弄里,叫卖声、麻将声、邻里间的招呼声,本身就是一种温度。”

苏瑶眼睛一亮:“我也觉得!比如卖糖油果子的阿姨,每天下午三点准时出现在巷口,几十年都没变过,这种坚持本身就很动人。”

“那就从这里开始。”沈逸把笔记本还给她,嘴角带着笑意,“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。”

飞机上,苏瑶靠在窗边看云,沈逸则在看当地的民俗资料。阳光透过舷窗落在他的侧脸上,勾勒出清晰的轮廓。苏瑶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,又赶紧转回头,心跳却莫名快了几拍。

“第一次来成都?”他突然开口。

“嗯,以前只在照片里见过。”苏瑶有些不好意思,“听说这里的人都很悠闲。”

“是挺悠闲的,但悠闲里藏着认真。”沈逸合上书,“就像他们泡茶馆,一坐就是一下午,不是浪费时间,是在认真对待生活里的慢。”

苏瑶若有所思地点头,突然觉得这次出差或许不只是工作那么简单。

到成都的第二天,他们就去了老城区的巷弄。青石板路蜿蜒曲折,两侧的老房子爬满了爬山虎,卖豆瓣酱的香味顺着风飘过来,混杂着茶馆里飘出的茶香。

“您看,就是那位张阿姨。”当地向导指着不远处的糖油果子摊,“从二十岁卖到五十岁,风雨无阻。”

苏瑶举起相机,想拍下张阿姨忙碌的身影,却发现她正把刚出锅的糖油果子递给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,不收钱,只是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。

“那是巷尾李家的孙子,父母在外地打工,张阿姨总给他留一串。”向导解释道。

苏瑶按下快门的瞬间,忽然明白沈逸说的“认真”是什么意思——不是轰轰烈烈的付出,而是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细水长流的温柔。

傍晚,他们坐在河边的茶馆里。沈逸点了两杯盖碗茶,手法娴熟地撇去浮沫。

“尝尝,碧潭飘雪。”他把茶杯推到她面前。

苏瑶抿了一口,茶香里带着淡淡的茉莉香,清爽回甘。“真好喝。”

“成都的茶,讲究的是‘慢’。”沈逸看着河面上缓缓划过的游船,“我们做项目也是一样,有时候慢下来,才能发现真正重要的东西。”

苏瑶想起自己这阵子总想着快点出成果,反而忽略了细节的打磨,不由得有些惭愧:“我明白了,不能为了赶进度,丢了项目的初心。”

沈逸笑了:“能想通就好。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,只是偶尔需要停下来,看看脚下的路。”

暮色渐浓,茶馆里亮起暖黄的灯。邻桌的老人在用四川话摆龙门阵,声音洪亮又亲切。苏瑶看着眼前的景象,突然觉得,和沈逸一起坐在这样的夜色里,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温柔。

“对了,”她像是想起了什么,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袋,“这是我在巷口买的,据说能带来好运。”

锦袋上绣着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,是成都特有的蜀绣。沈逸接过来,指尖触到布料上细腻的纹路,心里微微一动。

“谢谢。”他把锦袋放进背包里,“我很喜欢。”

河风吹过,带着茶香和淡淡的花香。苏瑶看着他眼里的笑意,突然觉得,这次意外的同行,或许会成为这个项目里,最温暖的一段插曲。

上一章 第16章:温度的延伸 职场里的心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8章:巷弄里的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