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理实验考试的结果出来了,余清出乎意料地拿了满分。最后一道设计性实验题,他借鉴了安泽笔记里的思路,完成了一个巧妙的电路设计。
“厉害啊余清!”陈浩凑过来看成绩,“这道题全班就三个人做对,你居然满分!”
余清下意识看向后排的安泽。那人正低头看自己的卷子,嘴角似乎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。
下课铃响,物理老师叫住余清:“余清,来一下办公室。”
余清心里忐忑,跟着老师来到办公室。没想到安泽也被叫来了,两人在办公室门口对视一眼,都有些疑惑。
“有个好消息,”物理老师笑着说,“市里要举办高中生奥数竞赛,我们学校有两个名额。我推荐了你们俩。”
余清惊讶地睁大眼睛:“我?但我数学不是最拔尖的...”
“综合考量,”老师解释,“安泽的数学天赋毋庸置疑,但需要有人配合。余清各科均衡,特别是物理思维很好,奥数需要这种综合能力。”
安泽挑眉:“为什么要组队?”
“这次是双人赛制,”老师说,“初赛是笔试,决赛是现场解题。需要默契配合。”
余清心跳加速。和安泽一起参加奥数竞赛?
“当然,需要特训。”老师拿出两张报名表,“每周二四放学后,数学组会有培训。愿意吗?”
安泽直接拿起笔签字:“可以。”
余清犹豫了一下:“老师,我怕拖后腿...”
“你物理实验的解题思路很巧妙,”老师鼓励道,“数学也需要这种创新思维。试试看?”
余清看向安泽,后者正看着他,眼神里没有往常的不耐烦,反而有一丝期待。
“好。”余清终于签字。
走出办公室,余清还有些恍惚:“奥数竞赛...我从来没想过。”
安泽耸肩:“没什么特别的,就是难点儿的数学题。”
“对你来说当然不难...”余清小声嘀咕。
安泽突然停下脚步:“你最后那道实验题,解法很巧。”
余清愣住。这是安泽第一次直接夸他。
“从你的笔记里学的。”余清老实承认。
安泽嘴角微扬:“但改良了。原方法有处冗余,你简化了。”
余清惊讶于安泽连这都注意到了。
周四的奥数培训,余清提前到了数学教室。令他意外的是,安泽已经在那里了,正黑板上推演一道复杂的几何题。
“这么早?”余清放下书包。
安泽没回头,继续写公式:“这道题有意思,过来看。”
余清走近,看着安泽流畅的推导。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黑板上,粉笔灰在光柱中飞舞,安泽的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格外专注。
余清突然发现,安泽其实很好看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俊,而是有种独特的 intellectual charm —— 那种全神贯注于思考时的魅力。
“懂了没?”安泽突然转头问。
余清慌忙回神:“呃,能不能再讲一遍?”
安泽挑眉,却没抱怨,耐心地重新讲解。余清这次认真听讲,渐渐跟上了思路。
其他培训的同学陆续到来,看到安泽在给余清讲题,都露出惊讶表情。
培训老师是个年轻的博士,讲课风格活泼。他特意把余清和安泽分在一组,进行配合解题训练。
第一轮是分工解题,一人一半同时进行最后合并。安泽速度快得惊人,但余清发现一处错误,及时指出。
“这里代数变换错了,”余清指着安泽的演算,“应该用余弦定理而不是正弦。”
安泽检查后点头:“对。疏忽了。”
第二轮是接力解题,一人一步交替进行。到关键一步时,余清卡住了。
“矩阵变换,”安泽提示,“想想特征值。”
余清灵光一闪,顺利解出下一步。两人配合越发默契。
培训结束,老师特别表扬了他们:“安泽的直觉和速度,余清的严谨和校验,很好的互补。”
走出教学楼,夕阳西下。余清还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,忍不住说:“那道数论题其实还可以用另一种解法...”
安泽点头:“费马小定理,但更繁琐。”
“但更优雅。”余清坚持。
安泽想了想:“明天图书馆?可以试试。”
余清惊讶:“明天周六...”
“不方便就算了。”安泽移开视线。
“方便!”余清急忙说,“几点?”
“老时间。”安泽说完,转身离开前又补充一句,“带点那种饼干,小璇想吃。”
余清站在原地,看着安泽远去的背影,心里涌上一股暖流。
周六图书馆,他们不仅讨论了奥数题,还一起研究了物理竞赛的内容。余清发现安泽在指导人时异常耐心,与平时的冷漠判若两人。
休息时,余清忍不住问:“你为什么愿意花时间教我?这些对你来说太基础了吧?”
安泽翻着书页,淡淡地说:“教别人能理清自己的思路。”
“就这样?”余清有些失望。
安泽瞥他一眼:“而且你学得很快。”
余清心里甜丝丝的,比吃了青柠糖还甜。
周一的数学课上,老师宣布了奥数竞赛的事。当听到余清和安组队时,同学们都露出惊讶表情。
下课后,陈浩凑过来:“可以啊!居然和安泽一起参赛!你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?”
余清不知如何解释:“就...学习伙伴嘛。”
“听说你们周末还一起学习?”陈浩压低声音,“有人看到你们在图书馆。”
余清皱眉:“谁这么无聊?”
“就...有人嘛。”陈浩含糊其辞,“他们说安泽从来不理人,居然跟你走这么近,挺意外的。”
余清感到不舒服:“有什么好意外的?”
这时,安泽走过来,冷冷地瞥了陈浩一眼:“闲得慌?”
陈浩立刻溜了。安泽把一本笔记扔在余清桌上:“今晚看第三章,明天培训要考。”
余清点头,轻声说:“谢谢。”
安泽顿了顿:“别在意别人说什么。”
余清惊讶地抬头,安泽已经走回座位。
奥数培训越来越紧张,余清和安泽的默契也越来越好。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互补——安泽擅长直觉跳跃,余清善于严谨验证;安泽精通代数几何,余清强在数论组合。
一次模拟赛,他们遇到一道极难的组合题。安泽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,余清一开始觉得太冒险,但仔细验证后发现居然可行。
“你怎么想到的?”余清惊叹。
安泽思考片刻:“像柠檬。”
“什么?”余清莫名其妙。
“外表看起来酸涩难解,但内核是甜的。”安泽比划着,“这道题表面复杂,核心其实简单。”
余清忍不住笑:“你用食物比喻数学?”
安泽耸肩:“有效就行。”
决赛日临近,培训更加密集。最后一个周五,他们训练到很晚,离开学校时天已漆黑。
“我送你。”安泽突然说。
余清惊讶:“不用,公交直达。”
“太晚了。”安泽坚持,“小璇说应该送朋友。”
朋友。余清心跳漏了一拍。
路上,两人聊着决赛策略。经过一家便利店时,余清突然想起什么:“等我一下。”
他跑进去买了两瓶饮料和一包青柠糖。出来时,发现安泽站在路灯下,光影勾勒出他清晰的侧脸轮廓。
“给你。”余清递过饮料和糖,“补充能量。”
安泽接过,轻声说:“谢谢。”
快到余清家时,安泽突然问:“紧张吗?决赛。”
余清老实点头:“有点。怕拖你后腿。”
安泽停下脚步:“你不会。”他顿了顿,罕见地认真,“你比很多人强,包括我的一些方面。”
余清怔住了。这是安泽说过的最直接的肯定。
“明天特训,”安泽转移话题,“最后冲刺。”
余清点头:“好。”
站在家门口,余清看着安泽离去的背影,突然喊道:“安泽!”
安泽回头。
“谢谢你。”余清真诚地说,“不只是为送我。”
路灯下,安泽的表情柔和了些:“嗯。”
余清站在门口,直到安泽的身影消失在街角。他剥开一颗青柠糖放入口中,酸味过后,是持久的甘甜。
就像这段日子,有压力的酸涩,但更多的是成长的甘甜。
而最甜的是,他发现安泽开始把他当作真正的朋友。
决赛日很快到来,余清和安泽并肩走进考场。安泽突然塞给余清一颗糖:“幸运物。”
余清笑了:“一起加油。”
考试铃响,他们翻开试卷。第一道题就极难,余清下意识看向安泽,后者正专注演算,仿佛感受到目光,抬头与他对视一眼。
那一刻,余清突然安心了。
无论结果如何,这段与安泽并肩作战的日子,已经是最珍贵的奖励。
他低头开始解题,嘴角带着不自觉的微笑。
青柠味的悸动,正在悄然发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