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武侠仙侠小说 > 命天令
本书标签: 武侠仙侠 

第35章 归途·紫烟通衢

命天令

匡一何领着三人出了醉花楼,喧嚣的市井声浪瞬间扑面而来,阳光已攀上屋檐,将朱红木楼的影子斜斜拉长,泼洒在青石板路面上。墨林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那“醉花楼”的金字招牌,老陆灶膛里的烟火气,那盘油亮软烂的醉花鸡,还有最后那一口甜糯的米酒滋味,仿佛还萦绕在舌尖鼻翼。胃里踏实,心也踏实了几分,即使前路迷茫,至少此刻的暖意是真实的。

“走吧,陛下已在城主府等候。”匡一何的声音平稳如常,背着手走在前面,灰布官袍的下摆微微晃动。他那双看似浑浊却透着精明的眼睛扫过熙攘的街道,步伐稳健。

人流如同涌动的河,夹带着各种气味与声响。李长歌走在外侧,身形挺直,虽然穿着粗布衣衫,但那份经历过大场面的沉稳与难以磨灭的警觉,让他自然地分开了一些人流,护着身后的墨林与李嫣然。李嫣然脚踝的微恙仍未消尽,但眉宇间的坚韧让她步履未曾蹒跚,她落后墨林半步,目光同样锐利地扫视着周围,这是习惯,哪怕这凡俗城池理论上并无刀光剑影。

街道比清晨入城时更显繁华。昨日只在马车队列旁惊鸿一瞥的紫烟城,如今鲜活地展露在他们面前。吆喝声此起彼伏,汇聚成交响:

“新出屉的灌汤包子——皮薄馅大嘞——!”

“糖人儿!捏个孙猴王还是嫦娥仙子?”

“官窑青瓷,釉色纯正,便宜卖喽——!”

“磨剪子嘞——戗——菜刀——”

食物的香气是其中最霸道的一股。刚出炉烧饼的焦香、炸油条的油润、卤煮下水的浓郁、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甜蜜蜜饯糖霜的气息,丝丝缕缕,勾动着食客的馋虫。墨林的肚子似乎又被唤醒了,发出了轻微的抗议。

李嫣然瞧见了路边一个围着油布围裙的老丈,摊子前支着个大铁锅,锅盖掀开,白白胖胖的汤包层层叠叠码在里面,蒸腾着诱人的水汽。她脚步微缓,看向墨林:“方才在醉花楼,你似乎……意犹未尽?”

墨林脸上微窘,赧然一笑:“那醉花鸡确实香,肘子也烂,只是……这灌汤包子看着也极好。”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——一路跟着庆王,基本嚼干粮,囊中羞涩是现实,方才醉花楼那顿想来是匡一何结算的。

走在前面的匡一何似乎脑后长眼,并未回头,只平淡地开口:“王爷吩咐,一路用度皆由老臣负责。几位若有兴致,这紫烟城里的风味,但尝无妨。”

这话正合墨林心意。他眼睛一亮,走到摊前,看着那晶莹剔透的汤包皮,小心翼翼地问老丈:“老人家,这包子怎么卖?”

老丈笑呵呵,满脸褶子里都透着实诚:“小本生意,三文钱一屉,一屉四个!汤鲜肉嫩,小心烫口哟!”

“那来三屉!”墨林立刻道,又想起什么,加了一句,“包起来带走可行?”

“得嘞!”老丈手脚麻利,拿出浸湿的荷叶,飞快地夹起汤包装好,用草绳系紧。荷叶的清香混杂着包子的肉香顿时钻入鼻腔。

付钱递了包子,墨林分了一屉给李嫣然,李嫣然也没推辞。李长歌却只是摇摇头,示意不需要。墨林捧着自己那份热腾腾的荷叶包,满足感油然而生,虽未入口,已觉慰藉。

三人捧着油纸荷叶包,随匡一何继续前行。没走多远,一阵清脆的“嘎吱嘎吱”响动夹杂着爽朗的笑声传来。一个精壮汉子推着辆特制的木轮小车,停在街角,车上装着个硕大的、不断旋转的磨盘状东西,旁边悬挂着铁钩和一排洁白的米块。只见汉子舀起一勺米浆淋在炙热的圆形铁板上,手持一把半月形的薄铁铲,手腕急转,“滋啦”一声轻响,薄薄的米浆瞬间凝结成一张洁白微焦的薄饼。汉子动作如风,铲起薄饼摊在干净的案板,撒上碎腌菜、葱花、炸得焦脆的薄油渣末,最后滴上几滴芝麻香油,然后用那铁铲飞快地卷起一切,卷成一个长筒状。

“卷筒粉!现做现卖!香脆可口!一文钱一根!”汉子边做边吆喝,动作带着表演般的流畅。

李嫣然看得新奇,这比修仙界的灵食做法可朴实直接得多,却也诱人。她轻声道:“这……倒是巧思。”

墨林咽了口唾沫,觉得手里的汤包突然没那么香了。他对匡一何投去询问的目光。

匡一何这次微微侧身:“此物名曰‘卷筒粉’,紫烟城一带的特色街头小吃,不占多少时间,几位可尝尝鲜。”

墨林和李嫣然自然从善如流。鲜香酥脆的卷筒粉入口,腌菜的酸脆、油渣的焦香、米皮的柔韧完美融合,风味独特。李长歌这次也被勾起了一点兴趣,尝了一口,虽未置评,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。

三人一路走,一路遇见新鲜。一个竹篾扎成的硕大草垛上插满了各式各色的糖画,龙飞凤舞,鸟兽虫鱼,栩栩如生。老画糖师傅勺底金黄的糖丝不断拉出纤细晶莹的糖丝,看得墨林眼花缭乱,他给李嫣然挑了个展翅欲飞的凤凰,自己则要了只憨态可掬的小胖猪。李嫣然拿着凤凰糖人,指尖感受到糖的硬脆,看着阳光下剔透的糖丝,嘴角难得地弯起了一个细微而真实的弧度,似乎短暂地忘却了心头重压。

街角空地,几个江湖艺人搭了个简陋的场子。一个赤膊的汉子正在拍胸运气,猛地将一根手臂粗的木桩生生一掌劈断!引得围观人群一阵惊呼。接着是个面庞清秀的少年,手拿细长的竹竿,顶上顶着个不断旋转的彩釉陶碗,碗里还盛着半碗清水!他动作如穿花蝴蝶,碗竟稳稳当当,滴水不洒。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个穿着花褂子的小姑娘,约莫十二三岁年纪,手里玩着三把明晃晃的尖刀,抛、接、翻飞,刀光在她身边划出道道银亮的弧线,看得人心惊胆战却又莫名畅快。

“好!”

“好功夫!”

掌声和铜钱叮当落入地上的草帽里。墨林看得入神,心口突然又毫无预兆地微微一热,一道清冷又带着一丝好奇的意念在他心底滑过,快如流星:`“杂耍?倒也……热闹。”`

清花娘娘!这是她今日第二次主动交流。

墨林心中震动,几乎屏住呼吸,忙在心中回应:`“娘娘,您也觉得有趣?”`他试着描述眼前的情景,`“那些普通人没有法力,单凭苦练也能有此技艺。那姑娘的手上功夫,快、稳、准,很了不起。”`

`“……凡俗之力,亦有可观。”`那声音淡淡回应了一句,随后便沉寂下去,连带着那点暖意也消散无踪。墨林知道是清花娘娘,也没有管太多什么,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感。这位曾叱咤风云的仙帝,似乎对这烟火人间最本真的技艺与热闹,产生了一丝微弱的涟漪。他紧紧抓住这感觉,目光追随着那玩刀的小姑娘,更添几分赞叹。

走过杂耍摊子不远,一个五六岁、扎着两个小揪揪、穿着洗得发白但干净的花布衫的小女孩,挎着一个小小的竹篮,怯生生地站在街边。篮子里铺着新鲜的绿叶,上面摆着一小把一小把洁白如雪的茉莉花,花苞紧闭,却挡不住那清冽醉人的芬芳弥漫开来。

小女孩不敢大声叫卖,只是用一双浸了水的黑葡萄般的大眼睛,眼巴巴地看着过往的行人。清晨的阳光照在她乌黑的发顶和纤长的睫毛上。

李嫣然脚步顿了顿,目光落在小女孩和那洁白的茉莉花上,清冷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柔和的光。她走过去,弯腰轻声问:“小妹妹,这花怎么卖?”

小女孩眼睛一亮,声音又细又软:“姐姐,两文钱一把……”

李嫣然从匡一何留下的钱袋里拿出两枚铜钱,轻轻放在小女孩摊开的、有些脏的小手上。小女孩紧紧攥住铜钱,小脸上绽开一个甜甜的笑容,飞快地从小竹篮里挑出最饱满、花朵最完整的一把茉莉花递给她。

“谢谢姐姐!”小女孩清脆的童音像银铃。

李嫣然接过那捧沾着晨露、香气沁人的茉莉花,点了点头。她没有再多说什么,只将花束轻轻收拢在身侧,那股宁静淡雅的芬芳立时若有若无地围绕着她,冲淡了几分她周身无形的凌厉感。墨林注意到,李嫣然身上某些与这凡俗世界格格不入的气息,似乎也被这花香柔化了少许。这细微的变化让墨林心情更加愉悦。

一路走,一路尝,一路看。他们走过弥漫着草药清香的医馆,见过铁匠铺里赤膊汉子举锤砸出耀眼火星的铿锵节奏,路过书肆时墨林还好奇地探头望了一眼里面堆满纸张和墨香的书架。李长歌始终在最恰当的位置,既不会阻挡视线,又能将周围环境尽收眼底,脚步未曾因这些烟火热闹而有丝毫紊乱。匡一何也不催促,任由几个年轻人在安全许可范围内感受这座城池的脉搏。

路程过半,太阳已快攀到头顶。青石板路面的缝隙里蒸腾起些许暑气。街两边的建筑越发规整气派,临街铺面的招牌更大,用料也更讲究。

“前面就是紫烟城主街,过了这条街,再穿过一片官署公廨的区域,便是城主府了。”匡一何指着前方开阔许多的道路介绍道。

就在这时,一阵奇异但诱人的甜香霸道地钻进众人鼻孔。顺着香味望去,只见路边支着一个小炉子,一位须发皆白、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坐在小马扎上,慢悠悠地用一根竹签搅动着炉上一口小陶锅里金褐色、粘稠滚烫的糖浆。旁边的木架子上,插着一串串刚从锅里出来、晶莹剔透、形状各异的东西——有红艳艳的山楂果裹着透明的糖壳,有黄澄澄的柿子饼穿在竹签上泛着诱人光泽,还有去了核的棠梨、红心白果、甚至去皮切好的山药段……都被一层薄脆剔透的糖衣包裹着,在阳光下折射出诱人的琥珀色光芒,糖壳上有时甚至能看到拉出的细细糖丝——糖浆滴落,瞬间在空气中凝固成细线。

“冰糖葫芦?甜脆不黏牙!老少皆宜!”老者中气十足地吆喝着。

墨林与李嫣然几乎是同时被吸引过去。那圆溜溜红彤彤的山楂糖葫芦看起来最是喜人,糖霜结晶,晶莹欲滴。

“这是什么?”李嫣然问老者。

“小姑娘,这是蜜煎儿,也叫冰糖葫芦。”老者笑呵呵地解释,手里的竹签依旧不疾不徐地在锅里画着圈,“选用最好的山里红或是应季鲜果,串成串儿,蘸上熬化的冰糖、麦芽糖,要熬到火候刚好,起酥拉丝儿不断,放凉了才脆生生。天儿热了更要紧着做。”

墨林看着李嫣然眼中难得的好奇光彩,心中了然,也不问她了,直接转向老者:“老伯,山楂的,柿饼的,还有……嗯,那个白白的是什么?山药?各来两串!”

“得嘞!公子好眼力!这裹白霜的就是熬得最地道的!”老者麻利地取下几串,用干净的糙纸裹住下端竹签递给墨林。

递过钱,墨林将一串裹满了雪白糖霜的山楂递给李嫣然,自己则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另一串山楂的。“咔嚓!”一声脆响在耳边,牙齿穿透那层薄如蝉翼却又酥脆的糖壳,甜味瞬间在口中弥漫开,紧接着是山楂果肉细腻的酸味袭来,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糖衣的甜腻。凉中带脆,酸甜交织,口感奇妙无比。

“好吃!”墨林忍不住赞出声。

李嫣然学着他的样子,也小口咬下一颗山楂。酥脆的糖霜在齿间破碎,凉沁沁的酸甜在舌尖蔓延开,她那双总是隐含锐气的凤眸微微眯了一下,流露出一种纯粹的、对新奇美味的愉悦。这大概是她来到这凡俗世界后,最放松,也最像一个少女的时刻。李长歌站在几步开外看着,并未尝试,只是看到两人脸上的满足,他的眼神似乎也温和了刹那。

吃着凉丝丝、酸甜甜的冰糖葫芦,三人跟着匡一何踏上了宽阔笔直的紫烟城主街。这里的行人衣着明显更整齐,商贩也少了许多嘈杂,两边多是钱庄、珠宝行、绸缎庄、大型茶楼、酒楼等高雅去处,偶尔有装饰精美的马车辚辚驶过。

越往前走,属于市井的喧嚣渐渐褪去,气氛变得庄重肃穆起来。路过的宅邸和院落门口,守卫的身影清晰可见。路上的行人也少了很多,多是些行色匆匆、穿着公门服饰或者体面长衫之人。阳光照在高大的院墙和朱漆大门上,在地面投下厚重的阴影。

“这边走,快到官署区域了。”匡一何的语气也带上了几分慎重。

他们转进一条林荫蔽日的青石板夹道,道旁是高大的槐树,枝叶在头顶交织,漏下斑驳的光点。这里异常安静,只有他们几人的脚步声和被拉长的影子。道两旁的深宅大院围墙更高,院门紧闭,偶尔能看到挂着不同衙门牌匾的大门,或“户房”,或“工书”,或“典狱”。

穿越这片静谧而威严的区域,前方豁然开朗。一大片开阔的广场出现在眼前,广场用巨大的青石板铺就,光滑得能照出人影。广场尽头,是一座依地势而建、层叠而上、极其雄伟的府邸。灰褐色的厚重砖石砌成的高大围墙如同一道山峦般延伸出去,几乎看不到尽头。围墙顶端覆盖着肃穆的黑色琉璃瓦,在午后阳光照射下,流淌着冰冷而坚硬的光泽。

围墙的正中央,是这座府邸的核心入口。九级汉白玉台阶之上,是两扇巨大的、暗沉如玄铁的厚重府门。门上巨大的鎏金兽首衔环狰狞威严,紧闭的门缝里仿佛透出无形的威压与肃杀之气。府门上方,一块巨大的、由整块极品墨玉雕琢而成的匾额高悬,上面用纯金錾刻着三个龙飞凤舞、力透千钧的大字——“城主府”!

府门之前,四名全身披挂甲胄的卫兵如钉子般矗立在两旁,他们手持丈八长戟,戟尖闪烁着冷幽幽的寒光。他们身上的甲胄并非普通兵卒的灰布甲胄,而是冷锻精铁打造,乌沉沉一片,护心镜映着阳光,亮得刺眼。连站立的姿势都仿佛千锤百炼过一般,纹丝不动,只有一双双凌厉的目光如同鹰隼,不断地扫视着空旷的广场以及刚刚踏上广场边缘的墨林、李长歌、李嫣然和匡一何。

空气仿佛凝固了。广场上的蝉鸣似乎都识相地低了下去。城主府如同一头蛰伏的远古巨兽,沉默地卧踞在城市的最高处,用它冰冷的砖石、紧闭的大门和无言的守卫,宣告着此地主人无上的权威。

匡一何停下了脚步,向墨林三人略微点头,声音低沉:“前面,便是城主府了。请在此稍候,老夫先去通禀一声。”

他整了整身上的灰色布袍,脊背挺得更直,大步向着那九级汉白玉台阶,向着那扇紧闭的、如同深渊入口般的玄铁大门走去。午后的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,投射在冰冷肃穆的青石板上,显得有些渺小,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沉稳。

墨林、李长歌、李嫣然站在广场边缘,一时无言。

那扇巨大的门扉在匡一何靠近时,仿佛感应到了什么,发出轻微而沉闷的机械声响。左边厚重如山岳般的巨大玄铁门板,缓缓向内打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,幽深的气息扑面而来。那缝隙之内,是深不见底的府邸内部,仿佛隐藏着这紫烟城所有的秘密与力量。门缝开启的瞬间,两名铁甲守卫的目光如实质般汇聚在匡一何身上,冰冷而锐利。他身形微顿,亮出一个不起眼的小木牌,守卫目光扫过,才微微侧身让开。

匡一何的身影,如同投入黑暗湖面的石子,瞬间被那道门缝吞没,消失无踪。

沉重的玄铁大门在匡一何进入后,并未合拢,就那么保持着那道窄缝。仿佛一头巨兽张开了嘴,露出森然一齿。剩下的两名守卫重新恢复了雕塑般的姿态,戟刃的寒光在阳光下闪烁,冰冷的目光越过空旷的广场,牢牢锁定在墨林三人身上。

阳光很烈,烤得广场上的青石板蒸腾起隐约的热气。墨林攥着拳头的手心有些湿滑,心口残留的清花娘娘给予的微弱暖意,此刻似乎也变得有些烫。他下意识地想去感知那潜藏的存在,却只换来一片沉寂的茫然。前方的城主府如同一座沉默的大山,压在他的视野里,也压在心头。

李长歌站在他左侧半步的位置,身形依旧挺拔,如同不屈的青松扎根于这陌生世界的土壤。他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,只有眼神深处,那历尽风霜后打磨出的、磐石般的镇定,仿佛能够穿透那扇玄铁巨门,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或虚与委蛇。但他放在身侧微微蜷曲的手指,那因多年习剑而磨砺出的修长指节上因用力泛起的白痕,无声地显现出来,那是,一位剑修的证明……

上一章 第34章 归途.紫烟城垣内 命天令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6章 玄门影壁·玉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