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武侠仙侠小说 > 命天令
本书标签: 武侠仙侠 

第39章 归人叙旧·玉赠初心

命天令

残阳如熔金,泼洒在澄心湖的朱红回廊上,将一行人的身影拉得颀长。廊下铜铃被晚风吹得碎响,混着远处云泽鹄渐息的鸣啼,倒比白日多了几分慵懒的暖意。苏关君攥着石榴红襦裙的下摆,蹦跳着走在最前,时而俯身去看青石板上未干的水痕,时而回头冲墨林招手,雀跃道:“墨林,你看那锦鲤!方才它跃起来时,鳞片都闪着光呢!”

墨林闻言,目光落在湖面。夕阳下的湖水泛着粼粼金波,几尾锦鲤摆着尾鳍潜入水底,只留下一圈圈渐散的涟漪。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料,方才在亭内的异样感尚未完全褪去——彼时面对庆王的治国之问,他本满心窘迫,却不知为何,开口时竟字字清晰,条理分明,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指引,可事后回想,那些深刻的见解却如雾中花般模糊,只余下几分莫名的沉静。

“慢点跑,当心脚下滑。”关贤走在苏关君身侧,伸手虚扶了一把,目光却若有似无地落在墨林身上。方才亭内墨林的转变太过突兀,那番切中要害的治国之策,绝非一个寻常外乡少年所能随口道出。她指尖摩挲着腕间的玉镯,眸底深不见底:这少年究竟有怎样的过往,竟能藏着这般学识与气度?

李嫣然与李长歌走在队尾,两人并肩而行,压低了声音交谈。“方才墨林的转变实在蹊跷,”李嫣然垂眸看着回廊的雕花栏杆,语气带着几分凝重,“他平日对凡俗政务懵懂,今日面对庆王的追问,却能侃侃而谈,句句都在要害上,这般反差,难免让人起疑。”

李长歌颔首,指尖攥紧了腰间的玉佩——那是他们穿越时唯一带在身上的物件,如今成了仅存的念想。“庆王对他这般赏识,日后定会常召见,若他再突然显露这般与往日不同的模样,怕是会引来更深的探究。”他抬眼望向墨林的背影,眉头微蹙,“关城主心思细腻,今日看墨林的眼神,已然带着探究,我们得提醒他多加收敛。”

一行人说着,已走到城主府的垂花门前。门内早有侍女候着,见众人归来,忙上前躬身行礼:“城主,各位贵客,府中已备好晚膳,热水也已备好,您看是先歇息片刻,还是直接用膳?”

关贤摆了摆手,道:“先去前厅落座,倒杯热茶来便可。”说罢,便率先迈步踏入府中。前厅内早已燃着熏香,淡淡的檀香混着窗外飘来的荷风,让人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。侍女们手脚麻利地奉上热茶,青瓷茶盏冒着袅袅热气,茶汤清澈,浮着几片嫩绿的茶叶。

众人刚落座,便见素娥快步从门外走来,脸上带着几分喜色,躬身禀报道:“城主,大喜!方才门房来报,二小姐若若回来了,此刻已到府门外,正等着您呢!”

“若若?”关贤猛地抬头,眸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暖意,随即起身,语气难掩急切,“快,快随我去迎她!”苏关君更是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,拉着关贤的衣袖,雀跃道:“母亲,是若若回来了吗?我就知道她今日会回来!”

墨林、李嫣然与李长歌对视一眼,心中皆是好奇——这位苏若若,便是关城主的小女儿?看关贤与苏关君的反应,想来这位二小姐定是极受宠爱的。三人也起身跟上,想要见见这位久归的城主府二小姐。

一行人快步走到府门外,便见一辆青布帷幔的骡车停在门口,车帘被一只纤细的手掀开,先跳下来一个穿着浅碧色衣裙的少女。那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年纪,身形比苏关君略瘦些,眉眼与关贤有几分相似,却更显灵动。她发髻上斜插着一支素银簪,簪头坠着一颗小小的珍珠,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。腰间系着一个绣着兰草的锦囊,囊口露出半截玉笛,想来是旅途常用之物。

少女刚站稳,便抬眼望见关贤,眼中瞬间蓄满了水汽,快步上前,敛衽行礼:“女儿若若,见过母亲。让母亲牵挂,是女儿的不是。”

“傻孩子,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关贤上前扶起苏若若,伸手拂去她肩上沾染的微尘,目光细细打量着她,见她虽面带风尘,却面色红润,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,“这一路走了多久?路上可还顺遂?”

“女儿从江南归返,足足走了一月有余。路上幸得遇到的皆是良善之辈,母亲尽可放心。”苏若若笑着回话,目光转向一旁的苏关君,伸手拉住她的手,“姐姐,我回来了!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物件?”

苏关君早已按捺不住,拉着苏若若的手左右打量,笑道:“你可算回来了!我都等了你半月了!快说说,你这一路都去了哪些地方?见了什么新鲜景致?”

关贤看着姐妹俩亲昵的模样,脸上露出笑意,转头对墨林三人道:“三位贵客,这便是小女若若。若若,这位是墨林小哥,这两位是李嫣然姑娘与李长歌小哥,皆是母亲的贵客。”

苏若若闻言,转头看向墨林三人,微微屈膝行礼:“若若见过三位,方才在门外,便听闻母亲与姐姐说,今日府中有贵客,想来三位便是了。”她的目光落在墨林身上时,微微顿了顿——眼前这少年虽衣着朴素,却气度沉静,眼底似藏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深邃,倒与寻常的外乡少年不同。

墨林三人连忙回礼,李嫣然笑道:“苏二小姐客气了,我等叨扰城主府,已是过意不去。”

“外面风大,先进府再说吧。”关贤笑着招呼众人,“若若一路劳顿,正好前厅备了热茶,咱们边喝边叙。”

一行人回到前厅,苏若若坐在关贤身侧,侍女早已为她换了一杯热茶。苏关君凑在她身边,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:“若若,你去江南了?那里是不是满湖都是荷花?有没有采莲的女子?她们是不是都唱着曲儿采莲呀?”

苏若若被姐姐逗得发笑,点了点头,抿了口热茶,缓声道:“江南的荷花确实繁盛,尤其是姑苏的荷塘,一眼望不到边际。我去时恰逢梅雨初歇,青石板路润得发亮,岸边的乌篷船咿呀划过,船娘唱着吴侬软语的采莲调,声线软糯,听着就让人心安。”

她放下茶盏,从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竹篮,打开盖子,里面放着几个用锦缎包裹的小物件。“这是我在姑苏买的新采菱角,嫩白清甜,姐姐你尝尝。”她拿起一个菱角,递给苏关君,又取出一个绣着荷花的小荷包,“这个是绣坊的周阿婆送我的,她年逾七旬,仍能绣出‘百鸟朝凤’的纹样,丝线细如发丝,凤凰的尾羽用了二十余种色线,在灯下看时,竟似有流光在上面流转。阿婆说我眼神透亮,便教了我几招盘金绣的手法,我学着绣了个小荷包,母亲你看绣得如何?”

关贤接过荷包,细细看着上面的针脚,虽不如周阿婆那般精湛,却也绣得有模有样,眼中满是欣慰:“若若手巧,比你姐姐强多了。”苏关君不服气地哼了一声,却还是凑过去看荷包,小声道:“好看是好看,就是不如我养的云泽鹄灵动。”

众人都被她逗笑,前厅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。苏若若又从竹篮里取出一个小巧的木雕,递到苏关君面前:“这个是我在蓟州庙会的木雕摊子上寻来的,是只小仙鹤。那摊子的老匠人一辈子都在与木头打交道,手上的老茧比铜钱还厚,他雕的鸟兽皆带着灵气——你看这仙鹤的羽翼,纹路细得能看清每一根羽丝,喙尖还点了点朱砂,恍若刚啄过荷瓣上的露水。我在摊子前蹲守了许久,看他雕琢,老匠人见我对禽类摆件情有独钟,便额外雕琢了这只小仙鹤相赠。”

“这木雕做得真精巧!”墨林忽然开口,眼中带着几分好奇,“竟是用桃木所制?摸起来还带着淡淡的木香。”他与李嫣然、李长歌自穿越而来,对这个世界的手工匠艺不甚了解,此刻见这木雕仙鹤栩栩如生,不由得生出几分探究之心。

苏若若闻言,转头看向墨林,笑着解释道:“墨林你好眼力,这确实是桃木所制。老匠人说,桃木质地紧实,不易开裂,最适合作小摆件。他做木雕时,先选干透的桃木,用粗坯刀刻出仙鹤的轮廓,再换细镂刀雕琢羽翼纹路,最后用蜂蜡反复细磨,这般处理后,木头既光滑温润,还能留住本身的木香。”

她顿了顿,见墨林听得认真,又补充道:“我当时看老匠人雕这仙鹤的翅膀,他手腕轻轻一转,细镂刀便顺着木纹游走,羽毛的层次感瞬间就出来了。他说雕鸟兽最讲究‘顺性’,要跟着木头的纹理走,顺着鸟兽的神态走,这般雕出来的物件才鲜活。你看这仙鹤的眼睛,是用黑檀木嵌进去的,是不是像真的在遥望远处的云泽鹄?你若是心生好奇,下次蓟州再办庙会,我便带你去看看老匠人雕琢。”

墨林点点头,伸手轻轻碰了碰木雕仙鹤的羽翼,果然光滑温润,木香隐隐。他心中暗自将“桃木雕件”“蜂蜡细磨”这些匠艺门道记在心里——这个世界的手工匠艺,竟这般精巧动人。李嫣然与李长歌也在一旁静静听着,将苏若若所说的“姑苏”“蓟州”“木雕”等信息默默记在心里,以便日后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。

关贤看着墨林三人的反应,心中了然——这三位贵客虽是外乡之人,却并非故作清高之辈,对凡间的匠艺倒有几分好奇。她端起茶盏,轻轻抿了一口,问道:“若若,除了姑苏和蓟州,你还去了哪些地方?路上可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人与事?”

苏若若想了想,道:“我还去了西市的陶瓷坊,那里可热闹了!匠人师傅们先把陶土揉匀揉软,然后放在陶轮上拉坯,陶轮转动起来时,陶土在师傅手中似活过来一般,不多时便成了碗、盘、花瓶的模样。之后再上釉、入窑烧制,烧出来的瓷器有的洁白如玉,有的带着青蓝色的纹路,十分好看。我买了两个刻着小莲花的瓷碗,打算回来给母亲和姐姐用。”

她又从行囊里取出两个小巧的瓷碗,放在桌上。那碗通体洁白,碗底刻着一朵小小的莲花,花瓣清晰,栩栩如生,盛上茶水时,仿佛碗里真的浮着一朵莲花。“师傅说,这叫‘影青釉’,是西市陶瓷坊的特色。我见这莲花刻得雅致,便买了下来。”

苏关君拿起一个瓷碗,爱不释手地摩挲着,又瞥了眼那只木雕仙鹤,笑道:“真好看!比府里的碗好看多了!若若,下次你再出去,一定要带我一起去!我要去蓟州找老匠人雕一只云泽鹄,还要去西市买刻着云泽鹄的瓷碗!”

“好啊,等下次我再外出,定带你一同前往。”苏若若笑着应允,目光却再次落在墨林身上,想起方才在门外听闻的话,试探着问道:“母亲,方才我在门外,听闻今日府中有贵客,还在观荷亭谈论要事?想来墨林便是那位有见识的贵客吧?”

关贤点点头,笑道:“今日庆王殿下驾临,与墨林探讨治国之道,他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,连庆王殿下都赞不绝口。”

苏若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对墨林拱手道:“原来墨林竟有这般见识,若若失敬了。方才见你对木雕心生好奇,想来你对凡间的匠艺也有几分探究之心。我这一路走下来,见了许多风土人情与手工匠艺,你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,我定知无不言。”

墨林连忙起身回礼:“苏姑娘客气了,我不过是随口赞叹,倒是让姑娘见笑了。我自远方而来,对这个世界的许多事物都不甚了解,日后若有不懂之处,还要向苏姑娘请教。”

“不必客气,互相请教罢了。”苏若若笑着坐下,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,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,递到墨林面前,“墨林,我见你虽气度沉静,却总觉得你眼底藏着几分迷茫,想来是初到此处,尚未适应。这块玉佩是我在姑苏的玉器坊寻来的,老匠人说,这玉名唤‘守心’,戴在身上,能让人在纷乱之中守住本心。我一路戴着它,倒也觉得安心,今日便将它赠你,愿你能在这世间,守住自己想守的东西。”

墨林低头看向那块玉佩,只见它是暖白色的羊脂玉,雕着简单的云纹,中心刻着一个“守”字,触手温凉,仿佛还带着江南的水汽。他心中微动,抬头看向苏若若,见她眼神真诚,不似有假,便伸手接过玉佩,躬身道谢:“多谢苏姑娘厚赠,墨林定会妥善保管。这份恩情,我记在心里。”

“不必如此,不过是一块寻常玉佩罢了。”苏若若笑着摆了摆手,“我见你顺眼,才将它赠你,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
关贤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,眼中露出一丝笑意。苏若若自小就心思细腻,待人真诚,如今与墨林相识,倒也是一段缘分。她看了看窗外,见夕阳早已落下,夜幕开始降临,便开口道:“时辰不早了,若若一路劳顿,先回房歇息,让侍女给你备些吃食。墨林、长歌、嫣然三位,也早些歇息吧,晚膳我已让人备好,稍后便会送到各位房中。”

“多谢城主。”墨林三人起身道谢,苏若若与苏关君也起身,苏若若对众人道:“那若若先回房了,三位,姐姐,母亲,明日再见。”说罢,便跟着侍女向后院走去。苏关君也跟着起身,对墨林道:“墨林,明日我带你去喂云泽鹄,它可听话了!”

墨林笑着点头:“好,多谢苏姑娘。”

众人散去,墨林拿着那块“守心”玉佩,走在回房的路上。庭院中已点上了灯笼,昏黄的灯光映着青砖地面,偶尔有几声虫鸣传来,倒比白日多了几分静谧。他指尖摩挲着玉佩上的“守”字,心中百感交集——自穿越而来,他始终像是在迷雾中行走,不知前路在何方,今日在亭内的异样表现,更是让他摸不着头绪,如今得了这块玉佩,竟生出几分安心之感。

“墨林。”身后传来李嫣然的声音,墨林停下脚步,回头见李嫣然与李长歌快步走来。李嫣然看着他手中的玉佩,低声道:“苏二小姐心思细腻,赠你玉佩虽是好意,却也说明她对你多了几分关注。你今日在亭内的表现太过扎眼,日后与府中人相处,需收敛些锋芒,莫要再突然说出那般超出你‘身份’的话,免得被人追问来历。”

李长歌也点头道:“关城主本就对你心存探究,庆王又对你赏识有加,这般下去,怕是会有人查探你的过往。我们三人来历特殊,一旦被人深究,后果不堪设想。日后行事,务必谨慎,切不可再像今日这般冒失。”

墨林攥紧手中的玉佩,沉声道:“我明白。今日之事,我也不知为何会那般,只觉得开口时便有思路,事后却记不太清。日后我定会多加留意,不再显露异常,免得给我们三人惹来麻烦。多谢二位提醒。”

“你明白就好。”李嫣然松了口气,“时辰不早了,各自回房歇息吧,明日还要应对府中的情况。”

三人分开,墨林回到自己的房间。房间内已点上了烛火,桌上摆着备好的晚膳,四菜一汤,虽不奢华,却也精致。他将“守心”玉佩系在腰间,坐在桌前,看着桌上的饭菜,却没有立刻动筷。

窗外的月色透过窗棂洒进来,落在玉佩上,泛起淡淡的光泽。墨林抬手抚摸着玉佩,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——或许,这个世界并非全是陌生与危险。关贤的包容,苏关君的活泼,苏若若的真诚,甚至庆王的赏识,都让他感受到了几分从未有过的暖意。

他想起今日在亭内那些清晰却又模糊的见解,想起苏若若所说的桃木雕件与陶瓷坊,想起回廊下的铜铃与澄心湖的荷风。或许,这凡俗的烟火气,并非全是牵绊,也能成为他在这世间的归宿。

墨林拿起筷子,夹起一口菜送入口中。饭菜的香气在口中散开,带着几分家常的温暖。他缓缓闭上眼睛,心中默默道:不管今日那股奇异的力量是什么,我都要守住自己的方向。在这个世界,我要靠自己的脚步,找到属于我的路。

与此同时,关贤的房间内,她正拿着苏若若带回的那个绣荷包,细细看着。素娥站在一旁,低声道:“城主,二小姐回来,您也能放心了。只是……那位墨林,您觉得他究竟是什么来头?今日在亭内,他对治国之道的见解,可比许多老臣还要透彻。”

关贤放下荷包,眸底闪过一丝深邃:“不好说。他身上的气息太过矛盾,既有少年人的青涩,又有远超同龄人的沉稳,今日的表现,更像是藏着一身学识却刻意收敛。若若赠他玉佩,或许是件好事——若他真有什么难言之隐,通过若若,或许能让他多几分信任,慢慢探知一二。”

素娥点点头:“城主说得是。只是庆王殿下对墨林那般赏识,日后定会频繁召见,若是他的来历真有问题,怕是会牵连到紫烟城。”

“无妨。”关贤淡淡一笑,“庆王虽有野心,却也清明。墨林若真有本事,能为大庆效力,对紫烟城也是件好事。若他心怀不轨,我关贤在紫烟城经营多年,也未必容得下他作祟。”她抬手看向窗外的月色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“明日,我倒要好好问问若若,她这一路,还见了些什么新鲜景致,或许能从旁处,多了解些外乡的情况。”

夜色渐深,城主府内渐渐安静下来,只余下烛火跳动的声音与偶尔传来的虫鸣。墨林房间的烛火直到深夜才熄灭,腰间的“守心”玉佩在月光下,泛着淡淡的、温暖的光泽。

一场关乎三位穿越者命运的暗流,仍在悄然涌动,却因苏若若的归来,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温情。而那块小小的“守心”玉佩,仿佛成了连接墨林与这个世界的纽带,在寂静的夜色中,默默守护着一份初萌的初心。

上一章 第38章 澄心问政·亭内清谈 命天令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0章 市井烟火·意暖凡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