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幕涟漪渐消,那丝暗纹却如附骨之疽般凝在通道壁上,泛着极淡的灰黑光泽,与周围亮洁的星文形成刺目的反差。墨林指尖悬在光幕前半寸,能感觉到气流掠过皮肤时的滞涩——这气息虽弱,却比阵底积秽更显顽固,不似自然沉积,反倒像被刻意封入铜纹的杂质。
“不是秽气。”陈沁然掏出工坊里找到的青铜刮刀,轻轻刮向暗纹边缘,刮刀划过石壁时发出细碎的摩擦声,竟只留下一道浅痕,“质地比铜纹还硬,像是和石壁熔在了一起。”她手腕微沉,加大力道,暗纹表面剥落的碎屑落在掌心,呈暗灰色粉末状,指尖捻动时能感觉到细微的砂砾感,与铜屑的细腻截然不同。
赵乘风凑过来,将刮刀夺过用力劈向暗纹,“铛”的一声脆响,刮刀反弹回来,刃口竟崩出个小豁口。“这破纹路是什么做的?比石头还硬!”他甩着发麻的手腕,看向那道暗纹,只见被撞击的地方毫无损伤,反而泛出一层极淡的灰光,转瞬又隐了下去。
李嫣然蹲下身,从行囊里翻出之前在工坊石壁拓下的星文图纸——那是用木炭拓在麻布上的印记,边缘还带着草木汁液的痕迹。图纸上的熔炉结构图旁,用尖锐石器刻着细小字迹:“铜纹成后需以活水淬之,去杂留纯,方合星序”。她指尖点在“去杂”二字上,抬头看向通道壁:“当年建造者可能没完成淬纹步骤,导致铜纹里的杂质凝结成了暗纹。”
苏若若闻言,想起迷雾沼的活水特性,连忙说道:“迷雾沼的水阴寒清冽,之前能压制金行能量,说不定也能溶解这些杂质。”她刚要转身去取水,却被墨林抬手拦住。
“暗纹与石壁相融,普通活水没用。”墨林目光落在暗纹蔓延的轨迹上,发现它竟顺着通道壁的星文纹路延伸,与阵盘铜纹形成隐秘的呼应,“你看这暗纹走向,和工坊模具凹槽的星文偏差了半分,像是熔铜时温度失衡,导致铜液流动轨迹偏移,杂质都积在了纹路边缘。”
他俯身捡起一块从石室带出来的铜屑,凑近暗纹比对,铜屑的色泽与暗纹下的铜纹一致,只是杂质含量更高。“当年用温火熔铜时,或许地脉火有过波动,导致部分铜液杂质未被炼化,冷却后就留在了纹路上。”墨林站起身,看向通道深处,“这暗纹应该顺着通道壁一直延伸,若不彻底清理,进入通道后可能会影响星文指引。”
陈沁然摸着下巴思索片刻,忽然眼睛一亮:“工坊里有石制淬纹槽,图纸上写着‘淬纹需借地脉温火与活水相济,冷热交替方除杂’。我们可以仿造淬纹槽,用温火加热暗纹,再用迷雾沼活水冷却,或许能让杂质脱落。”
赵乘风立刻来了精神:“那还等什么?我这就去搬铜锭垒淬纹槽!”说着就要往石室跑,被李嫣然拉住:“淬纹槽需按星文方位搭建,得先丈量暗纹分布,不然温度不均反而会让暗纹更顽固。”
众人分工行动:苏若若折来坚韧竹片,按暗纹间距比对标记,将数据报给李嫣然;李嫣然对照麻布星文图,在地面用石片刻出淬纹槽轮廓,刚好贴合暗纹走向;赵乘风和陈沁然返回石室,搬运铜锭与残破石模具,以星文方位砌起弧形槽体,槽底铺着耐高温石板,石板边缘凿出细窄沟槽;墨林留在通道口观察暗纹变化,指尖偶尔轻触石壁感知地脉温火流转——体内清花娘娘的气息随温火波动微微起伏,似在呼应某种轨迹,却始终静默无声。
半个时辰后,淬纹槽搭建完毕。槽体依星文弧度围合通道壁,铜锭垒成的围挡挡住火焰外溢,槽底沟槽连通着用藤条编织的导水槽,一端延伸至迷雾沼方向。苏若若提着陶瓮装满活水归来,顺着藤槽缓缓倾倒,活水在槽底铺成薄膜,与暗纹相距不过寸许。赵乘风在槽外堆起干燥柴薪,引燃后与地脉温火相融,橘红色焰光包裹槽体,温度渐升。
“温度够了。”墨林盯着暗纹,见其表面灰黑光泽开始流动,如融化的墨汁般渗开。他示意苏若若加快倒水速度,活水顺着藤槽持续注入,冷热相遇蒸腾起浓密白雾,白雾中传来“滋滋”声响,杂质在交替温度中渐渐剥离。
众人围在槽边屏息观察,暗纹在冷热作用下不断变淡,剥落的黑褐色碎屑随水流从槽底溢出,顺着地面沟壑汇入迷雾沼。陈沁然持青铜刮刀轻刮残留暗痕,这次刮刀轻松切入,脱落的杂质一捻便碎,不再似先前坚硬。
“有效!”苏若若踮脚看向槽内,活水已变得浑浊,却仍在持续带走杂质。赵乘风不断添柴维持火候,李嫣然则用长柄木勺调整柴薪位置,确保焰光均匀包裹槽体。墨林立在一旁,指尖感知着暗纹剥落处的铜纹震颤,体内气息与这股震颤渐渐同步,像是在呼应某种潜藏的古阵韵律。
就在暗纹即将彻底消散时,通道深处传来轻微“咔嚓”声,似石块松动。赵乘风握紧石斧警惕张望,却见通道深处石壁上,一块嵌在铜纹中的碎石缓缓剥落,露出下方更清晰的星文,并无异常动静。“是暗纹清理后,铜纹震颤震落的碎石。”墨林安抚道,目光重新落回通道壁——此刻暗纹已尽数褪去,星文恢复亮洁,与阵盘铜纹遥相呼应,气流流转也变得顺畅。
赵乘风熄灭柴薪,用石斧轻敲通道壁,铜纹发出清脆回响,再无滞涩感。“这下能进通道了吧?”他探头看向光幕深处,只见光幕纯净透明,通道内星文连成光带,延伸向未知尽头。陈沁然刚要迈步,却被墨林拉住指向地面:“这块石板不对劲。”
地面青石板边缘与周遭缝隙明显,墨林俯身用石片撬动,石板轻易抬起,露出下方暗格。暗格内铺着干燥稻草,稻草上放着青铜盒,盒身刻满星文,锁扣是五孔机关,恰好与五行精魄形状契合。“是阵核收纳盒,和工坊图纸上的图案一致。”李嫣然凑上前,指尖拂过盒身星文,“建造者该是把阵核藏在这里稳定通道能量。”
墨林取出五行精魄,按青、红、黄、白、黑顺序嵌入孔中。精魄落位瞬间,锁扣星文转动发出“咔哒”声,青铜盒开启,内部绒布上卧着铜球,表面星文与通道壁纹路完美契合,泛着温润光泽。陈沁然用粗布裹住铜球放入陶盒:“得带在身上,通道内或许能用。”
众人依次踏入通道,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平整,星文沿壁排列发光,地脉温气顺着石缝升腾,与阵盘气息相通。行至半柱香,通道拓宽为圆形石室,中央石台摆着十余件残破石构件,与阵盘构件相似却尺寸更小;四周石壁刻满星文图谱,详细记载古阵建造与维护方法,比工坊图谱更完整。
“这里是控制室。”李嫣然抚摸石壁图谱,“上面写着归墟阵分三层,外层护殿、中层通脉、内层聚灵,我们现在在中层,前面就是聚灵区。”赵乘风拿起石构件翻看,其星文与铜球纹路呼应,却已破损不堪。墨林则在角落石柜中找到几本竹简,竹简泛黄,字迹模糊却能辨认“熔铜法”“淬纹术”等字样,正是建造者手记。
“手记记载归墟阵是匠人筑来镇地脉的,当年地脉火异动导致星纹炉停转,阵法衰败。”墨林将竹简传看,“内层聚灵区有星纹炉,是能量核心,得去启动它才能补全阵法。”
众人继续前行,通道星文愈发亮炽,温度渐升,铜锈味混着温气弥漫。一炷香后抵达聚灵区,中央矗立三丈高石制星纹炉,炉身星文密布,底部接着地脉裂缝,淡焰隐现;炉旁四座石鼎刻有五色纹路,鼎底残留干涸痕迹,应是当年盛五行材料的容器。
“这就是星纹炉!”赵乘风触摸炉身,星文在指尖下震颤。李嫣然发现炉口凹槽与铜球契合:“嵌上阵核就能启动。”陈沁然取出铜球嵌入,炉身星文瞬间亮起,与地脉焰光相接发出轰鸣,四座石鼎同步震颤,五色纹路泛光呼应。
星纹炉运转稳定时,地面裂开细缝,升起的石板刻着星文:“星纹炉启,通道自开,归墟之秘,尽在其中。”石板升起同时,另一侧石壁缓缓移开,新通道内星文亮得夺目,尽头石台隐约有物被光芒笼罩。
众人踏入新通道,壁上星文密集如网,行至尽头,石台水晶匣映入眼帘——匣身星文繁复,锁扣需按序注入五行能量。李嫣然对照手记图谱推演顺序,墨林握精魄引导能量注入,青、红、黄、白、黑五道光芒依次融入锁扣,水晶匣缓缓开启,内藏一卷丝帛,用墨笔写满建造者自述。
“吾等匠人受先主之命筑阵镇地脉,引星文稳地脉。然地脉异动温火不稳,阵成未全功,留阵核星纹炉待后人补全,唯愿地脉安澜……”丝帛末尾绘有地图,标注阵法与外界路径,及最后一步——引星纹炉能量至阵盘形成闭环。
“原来都是普通匠人建造的。”苏若若恍然,之前总觉阵法神秘,竟只是古人镇脉工程。陈沁然收起丝帛:“先引导能量补全阵法,再回紫烟城报信。”众人返回星纹炉,将精魄衍生物投入石鼎,墨林指尖触炉身星文,引导能量顺通道流向阵盘。
归墟阵全域嗡鸣,星纹炉光芒炽盛,通道、阵盘、石梁纹路形成能量网络。返回归墟殿时,阵盘光轮转速极致,穹顶光幕稳定,通道已无阻碍。“先回紫烟城告知城主,再作后续打算。”墨林提议,苏若若急切点头——她急于将消息告知父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