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书嫣放下粥碗,指尖在桌沿蹭了蹭:
宋书嫣“二司令慢用,我去看看花。”
后院的花圃里,几株月季开得正盛。
她蹲下身,摘去一片泛黄的叶子,露水沾在指尖,凉丝丝的。
张艺兴“嫂嫂懂这些?”
张艺兴不知何时跟了过来,站在不远处,声音被晨风吹得很轻。
宋书嫣直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碎土:
宋书嫣“嗯,我喜欢花。在花坊待久了,慢慢就摸出些门道。”
他走近两步,目光落在墙角那盆她带来的韭莲上:
张艺兴“奶奶也常摆弄花草,前院那几盆茉莉,都是她亲手浇的水。”
宋书嫣“是吗?”
宋书嫣抬眼望向前院方向,
宋书嫣“看这院子里的花草长得精神,就知道是有人上心照料的。”
张艺兴“奶奶尤其喜欢热闹的花,像月季、茉莉这些,说看着就欢喜。”
张艺兴的声音柔和了些。
宋书嫣“往后若得空,倒能陪奶奶一起侍弄。”
宋书嫣应着,指尖轻轻碰了碰韭莲的叶片,
宋书嫣“等过些日子,我从花坊移些新苗来,添点颜色。”
早饭过后,李叔来问要不要去花坊。
宋书嫣想了想:
宋书嫣“晚点吧,先把房里的东西归置好。”
厢房的柜子空着大半,她打开藤箱,将几件常穿的衣裳叠好放进去。
窗外传来马车驶过的声音,她探头看了眼,不是张亦珩常用的那辆。

张艺兴“嫂嫂,”
张艺兴的声音在门口响起,
张艺兴“营里来消息,我过去一趟,午饭不用等。”
宋书嫣转过身:
宋书嫣“好。”
他走后,院子里静了许多。宋书嫣心想着,这日子倒也没想象中难过。
宋书嫣坐在桌边翻账册,翻到最后一页,夹着张字条,写着每月给祖母的月例数,旁边标了个小小的“记”字。
她把字条放回原处,合上账册。
宋书嫣锁好厢房的门,李叔早备好了车,见她出来,忙掀开帘子:“少夫人,车备妥了。”
宋书嫣“麻烦李叔了。”
宋书嫣掀起车帘一角,看见“书艺花坊”的门板还关着,阿香正蹲在门口喂猫,见车停稳,忙站起来拍了拍裙摆:“阿姐!”
宋书嫣“这几日辛苦你了。”
她推开门,风铃叮当地响。
阿香跟在她身后,絮絮叨叨说着这几日的事:“前天有位太太来问百合,我说歇业了,她还念叨着等你回来呢。”
宋书嫣“记着,下次让她留个地址,到货了送上门去。”
宋书嫣说着,已经拿起水壶往绣球盆里浇水。
日头偏西时,宋书嫣锁好花坊的门,阿香送她到巷口就被她赶着回家去。
回到张家时,暮色已经漫进院子。
祖母正坐在花圃边的竹椅上,手里转着个小喷水壶,见她回来,指了指脚边那盆打蔫的栀子。
宋书嫣放下竹篮走过去,指尖碰了碰盆土,又翻了翻叶片背面,手比划着:
宋书嫣“是闷着了,根须许是不透气。”
她拿起旁边的小竹片,轻轻往盆边插了插,松了松土,
宋书嫣“明天换个大点的陶盆,底下多垫些碎瓦片。”
祖母看着她的动作,眼里浮出笑意,伸手比了个“好”的手势。
晚饭做的阳春面,宋书嫣慢慢吃着,听见前院传来车声,不是张艺兴坐的那辆。
李叔进来回话时,手里捧着个牛皮纸信封:“少夫人,邮差刚送来的,说是有两封信。”
宋书嫣擦干手接过,信封上的字迹一个沉稳,一个清隽,不用看落款也知道是谁的。
她回到厢房,就着灯拆开。
张亦珩的信短,只说军务繁忙,勿念。
张艺兴的也是,写着离开的缘由,末了提了句“归期未定”。
宋书嫣把两封信叠好,放进梳妆台的抽屉里,和之前的信放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