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古代小说 > 婉若清风入君心
本书标签: 古代 

第七章 墨香生暖

婉若清风入君心

入秋后的雨总带着股缠绵的凉意,淅淅沥沥下了整三日。林婉儿在书房当值的第五日,终于把楚逸尘教的"坚韧"二字写得有了几分模样。砚台里的墨磨得极细,泛着温润的光,映得她指尖的薄茧愈发清晰。

"手腕再稳些。"楚逸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带着穿透雨幕的清润。他站在她身后,伸手握住她执笔的手,温热的掌心覆上来时,林婉儿的指尖猛地一颤,墨滴落在宣纸上,晕开一小团深色。

"慌什么。"他低笑一声,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腕骨,"写字和做人一样,气定神闲才能成器。"

雨声敲打着窗棂,混着他说话的气息落在耳畔,林婉儿的脸颊烧得厉害。她盯着宣纸上那团墨渍,忽然想起柴房里的冷馒头,想起翠儿淬毒的眼神,想起张嬷嬷那句"识时务者为俊杰"——原来安稳日子的背后,总藏着这样熨帖的暖。

楚逸尘松开手时,宣纸上已多了行小字:"心正,则笔正。"笔锋凌厉却不失温润,像极了他本人。"这是林先生当年教我的,"他望着那行字,眼底泛起缅怀,"如今转赠给你。"

林婉儿望着那行字,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:"爹这辈子没什么大出息,只盼你活得正直。"原来有些道理,无论身份高低,都是一样的。

雨停时,日头已西斜。苏然进来禀报,说楚老夫人派人来传话,让楚逸尘明日回老宅一趟。"知道了。"楚逸尘放下笔,"说是什么事了吗?"

"像是为了中秋家宴的事,"苏然压低声音,"还提了让您把...相府的千金也带去。"

林婉儿磨墨的手顿了顿,墨锭在砚台边缘蹭出细微的响。她垂着眼,看见楚逸尘的靴尖在青石板上轻轻点了点,像是在思量。"知道了,"他挥挥手让苏然退下,转身对林婉儿道,"明日你也跟着去。"

她猛地抬头,撞进他含笑的眼眸:"老夫人爱清静,身边却总缺个机灵的丫鬟研墨。你去了,正好能帮衬着。"

林婉儿的心跳漏了一拍,指尖的墨锭险些滑落。她望着窗外被雨水洗得发亮的海棠叶,忽然明白——他这是在给她机会,也是在给旁人看。只是这机会背后藏着多少风浪,她不敢深想。

第二日天刚亮,林婉儿便跟着楚逸尘往老宅去。马车里铺着厚厚的锦垫,楚逸尘靠在窗边看书,晨光透过纱帘落在他的侧脸上,睫毛的影子投在书页上,竟有几分柔和。林婉儿缩在角落,手里攥着母亲留的银簪,指尖冰凉。

"紧张?"楚逸尘忽然合上书,"老夫人看着严厉,其实心软。"他从袖中摸出块桂花糕,递到她面前,"尝尝,街角张记的,味道不错。"

糕点的甜香漫开来,林婉儿犹豫着接过,咬了一小口,软糯的口感混着桂花的甜,倒让她松了些。"多谢侯爷。"

"叫我逸尘吧,"他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,声音里带着笑意,"在外面不必那么多规矩。"

林婉儿的脸颊又开始发烫,把剩下的桂花糕小心翼翼地包好,藏进袖中。马车驶过朱雀大街时,她看见相府的马车停在街角,车帘掀开的瞬间,瞥见一抹水绿身影,想来就是那位丞相千金。心跳忽然乱了节拍,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。

楚家老宅在城郊的半山腰,青瓦白墙藏在竹林深处,比侯府多了几分古朴。老夫人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戴着支赤金点翠的抹额。见楚逸尘进来,她放下手里的佛珠,目光却越过他,落在后面的林婉儿身上。

"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丫鬟?"老夫人的声音里带着审视,"瞧着倒是干净,就是太瘦了。"

林婉儿连忙行礼:"奴婢林婉儿,见过老夫人。"

"起来吧,"老夫人摆摆手,指了指旁边的小杌子,"听说你会写字?"见她点头,又道,"正好我这里缺个抄经的,你去偏厅等着,一会儿我让人把经文送过去。"

这分明是把她支开的意思。林婉儿心里明白,却还是温顺地应了声"是",跟着丫鬟往偏厅去。路过花园时,听见老夫人在正厅里说:"逸尘,丞相千金的事,你可得上点心..."后面的话被风吹散,听不真切,却让她攥着银簪的手紧了紧。

偏厅里陈设简单,只有一张旧书案和两把椅子。林婉儿刚坐下,就见个小丫鬟端着文房四宝进来,放下时故意把砚台往她面前一推,险些掉在地上。"老夫人说了,让你抄《金刚经》,"小丫鬟撇着嘴,"日落前得抄完,少一个字都不行。"

《金刚经》篇幅不短,手抄一遍少说也得四个时辰。林婉儿望着窗外渐渐西斜的日头,忽然明白这是老夫人的刁难。她深吸一口气,研墨铺纸,笔尖落在纸上时,竟比平日更稳了些——楚逸尘说的"坚韧",此刻倒有了用武之地。

墨香混着竹林的清气漫上来,林婉儿抄得专注,连楚逸尘进来都没察觉。他站在门口,看着她垂首写字的模样,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的发顶,镀上一层柔光,倒比那些精心打扮的贵女多了几分静气。

"抄得怎么样了?"他的声音惊得林婉儿手一抖,笔尖在纸上划出个小勾。

"回侯爷,快...快抄完了。"她慌忙起身,脸颊发烫。

楚逸尘拿起抄好的经文,目光落在那娟秀的字迹上,眼底闪过一丝赞许:"比上次有进步。"他忽然压低声音,"老夫人问起你,我说你是林编修的女儿,她想起当年林先生曾帮过楚家,脸色缓和了些。"

林婉儿的心猛地一跳,抬头撞进他带着笑意的眼眸。原来他早已替她铺好了路,这抄经的刁难,原是老夫人对她的考验。她望着经文末尾那个小小的"尘"字——那是她下意识模仿楚逸尘的笔迹添上的,此刻在他眼里,竟像是个心照不宣的秘密。

日落时分,林婉儿把抄好的《金刚经》送到正厅。老夫人接过时,手指在"尘"字上顿了顿,抬眼看向她的目光里,少了几分审视,多了几分探究。"字倒是不错,"她淡淡道,"留下用晚膳吧。"

这顿饭吃得极安静,老夫人没再提丞相千金的事,只是偶尔给楚逸尘夹菜,目光扫过林婉儿时,也带着几分平和。林婉儿低头扒着碗里的饭,忽然觉得这老宅的夜色,竟比侯府多了几分暖意。

回程的马车上,楚逸尘递给她个小锦盒:"老夫人赏的,说是你抄经抄得好。"打开一看,里面是支竹制的笔,笔杆光滑,想来是用了多年的旧物。

"老夫人年轻时也爱写字,"楚逸尘望着窗外的月色,"这支笔是她的陪嫁,平日里宝贝得很。"

林婉儿握着那支竹笔,指尖触到笔杆上温润的包浆,忽然明白——老夫人这是认了她。马车驶过竹林时,竹叶的清香漫进来,混着袖中桂花糕的甜,像极了此刻的心情,暖融融的,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甜。

回到侯府时,月已上中天。林婉儿把竹笔小心地收好,躺在简陋的床榻上,望着窗外的月光,忽然想起楚逸尘握着她的手写字的模样。墨香里的暖意,老夫人递来的竹笔,还有袖中没吃完的桂花糕,都在提醒她——这侯府的路纵然难走,可总有些微光,在不经意间照亮前路。而她与他的缘分,或许才刚刚开始变得清晰。

上一章 第六章 柴房微光 婉若清风入君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章 风雨欲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