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现代小说 >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
本书标签: 现代 

在记录里找自己:那些藏在自我保护里的挣扎与成长

林小满的自我对话

有时候我总会恍惚:写下这些文字时,我的注意力到底是落在他身上,还是为了改变自己?其实我也分不清。毕竟提到“改变”,总会不由自主想到和他的点点滴滴;可如果不把这些情绪写下来,我大概又会陷入无边的内耗里。我本就是藏不住心事的人,很多事憋在心里会累、会难受,说出来、写下来,至少能让心里松快一点。

除了焦虑型依恋,我还有个改不掉的小毛病——大概是“受害者思维”和“灾难性预设”吧。总习惯在事情还没开始时,就先想到最坏的结果。我总安慰自己:“先想好最坏的情况,真发生了也能接受,就不用慌了。” 这种习惯,或许和去年的经历有关。

去年本命年,我遇到了一场无厘头的杀猪盘。那时脑子像被糊住了一样,稀里糊涂就把身上的钱借给了对方,最后人财两空。说起来不算“完美”的本命年,却让我一夜之间被迫成熟。这件事解决后,钱能不能回来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我开始变得格外谨慎——做任何事都先预设最坏的结果,连谈恋爱都不例外。后来才从身边人和书里知道,这其实是大脑的自我保护:因为受过伤,就自动启动“防御模式”,想用“提前预判风险”来保护自己。

可“吸引力法则”总在提醒我:太执着于坏结果,反而容易让它成真。这种无力感真的很磨人——我当然需要保护自己,却不该因为一次欺骗,就觉得全世界都会骗我;我可以谨慎,却不能让“怕受伤”变成“不敢投入”。或许这才是焦虑型依恋最该解决的问题:如何在自我保护和真心付出之间找到平衡。

我很想变得更好,所以愿意把这些挣扎分享出来。如果有懂行的朋友,也希望能给我推荐相关的书呀。只是我总没主见,别人的建议听多了反而更乱。连发消息这种小事,都要靠摇骰子决定:点数对了就发,不对就作罢。现在想来,这哪里是“交给上天选择”,不过是怕自己的选择会出错,所以逃避主动罢了。可选择权明明在自己手里,不该交给运气的。

我总在心里对自己说:“你已经很安全了,不用那么谨慎。” 现在的我,早已不是17岁那个无助的小姑娘,也不是去年那个慌乱的自己。去年的经历让我成长了太多,我该相信自己: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,都有能力保护好自己。我要做的,其实是安心享受当下的快乐就够了。

受害者思维能让我们变得谨慎,但太多了,就会变成刺向感情的刀;对对方少一点要求,顺其自然就好。可我还有个改不掉的习惯:总爱提前“预演剧本”。他刚发消息来,我下一秒就开始想怎么回复;自己还没发出去的话,会反复琢磨“他会不会不喜欢”“这句话会不会让他不舒服”,最后干脆不发了。这种“怕被否定”的小心翼翼,到底算什么呢?

或许成长就是这样吧:一边和旧习惯较劲,一边在挣扎里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。我知道改变很难,但至少我在尝试——尝试相信自己,尝试放下过度的防御,尝试把选择权握回自己手里。这样就够了,对吗?

上一章 与焦虑共舞的路上:那些笨拙的进步与未散的迷茫 林小满的自我对话最新章节 下一章 带着焦虑慢慢走:光会落在每一步的从容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