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域建国大典定在秋收后的吉日。
朱雀广场中央筑起三丈高的“朱雀坛”,坛上铺着西域进贡的红毯,四周立着新域的十二面狼旗,旗面绣着“耕、战、工、商、学”等字样,代表新域的根基。坛下,十万百姓按“北域、华武、西域、东海”分区站立,连东瀛、大食的使者都受邀观礼,人群里的欢呼声比秋收时的打谷声还响亮。
柳飞身着玄铁镶金的王袍,一步步踏上坛顶。这王袍是苍狼工部用百炼钢做骨架,阿雅农部的织娘用“杂糅纹”锦缎缝制,既保留北域的坚韧,又带着华武的庄重,站在坛顶时,阳光洒在袍角的狼纹上,亮得让人不敢直视。
“新域立国,当行两事:大赦天下,论功行赏。”柳飞的声音透过传声筒传遍广场,连最远的东瀛使者都听得清晰。
大赦天下的旨意由赤牙宣读,声音沉稳如钟:
“自今日起,新域境内,除叛国、谋杀、通敌等重罪,其余轻罪(偷盗、斗殴、逃役等)一律赦免;前华武降兵、世家私兵,凡归顺者,既往不咎,愿从军者编入新域卫,愿归田者分田安家;关押的囚犯,除重罪者,其余释放,编入‘基建营’,参与修路、筑城,按劳获粮,三年后可恢复民籍。”
坛下先是寂静,随即爆发出山呼——那些曾为世家私兵的百姓,那些因贫困偷盗的流民,此刻都红了眼,对着坛顶的柳飞叩首,额头磕在青石板上,发出整齐的闷响。
影部的斥候混在人群里,看到有华武旧臣抹泪,有北域蛮人欢呼,还有西域商人对着狼旗作揖——大赦不仅是宽宥,更是给所有人一个“重新开始”的机会,让新域的根基从“征服”转为“认同”。
论功行赏的环节,更是让广场沸腾。
柳飞亲自点名,被点到者由蒙卡的战部护送,踏着红毯上坛。
“巴图。”
巴图穿着玄铁甲,大步上前,单膝跪地。他从北域的雪狼骑兵统领,到新域铁骑的统帅,战功累累——踏平天昊、血洗断魂崖、镇守西域商路,身上的伤疤比勋章还多。
柳飞赐他“镇北侯”爵位,封地为漠北的黑岩城及周边百里,赏“铁券”(可免三次死罪),仍领新域铁骑,加“兵部尚书”衔,掌管新域所有兵权。
巴图叩首时,声音带着哽咽:“末将此生,唯护新域!”
“娜。”
娜一身素色锦袍,腰间挂着影部的银令牌,缓步上前。她的影部从最初的斥候队,发展到遍布新域、西域、东海的情报网,破华武密探、安插眼线、稳定洛阳世家,功不可没。
柳飞赐她“安域伯”爵位,封地为长安东坊及云州粮仓周边,赏“琉璃镜”(大食国贡品,可照见细微处),仍领影部,加“情报监”衔,掌管新域的谍报、学堂、外交。
娜接过赏赐,声音清亮:“影部定护新域耳目清明,文脉不绝。”
“阿雅。”
阿雅捧着新收的稻穗,裙摆沾着泥土,脸上带着憨厚的笑。她的农部从北域的开荒,到新域的均田制、双季稻推广,让新域的粮仓从“够吃”到“有余”,甚至能接济西域的灾民,是新域的“衣食父母”。
柳飞赐她“丰谷伯”爵位,封地为江南的太湖沿岸良田,赏“曲辕犁”(纯金打造的模型),仍领农部,加“农稷卿”衔,掌管新域的农耕、畜牧、渔猎。
阿雅的眼泪滴在稻穗上,哽咽道:“农部定让新域百姓,再饿不着肚子。”
“苍狼。”
苍狼背着他新造的“水转大纺车”模型,满手老茧,眼神却亮得很。他的工部从北域的草泥墙,到新域的百炼钢、楼船、提花机,甚至改良了西域的琉璃工艺,让新域的手工业“甲天下”,是新域的“筋骨”。
柳飞赐他“巧工侯”爵位,封地为洛阳的铁匠坊集群及周边铁矿,赏“百炼钢刀”(柳飞亲用的那把),仍领工部,加“工部尚书”衔,掌管新域的冶炼、制造、建筑。
苍狼哈哈大笑,接过刀便往石台上劈,火星四溅:“工部定让新域的铁器,传遍天下!”
“蒙卡。”
蒙卡扛着破阵车的模型,玄铁甲上的划痕是他的勋章——断魂崖伏击、镇北关破城、护送河西商队,他的战部永远冲在最险处,是新域的“锋刃”。
柳飞赐他“破阵伯”爵位,封地为镇北关及周边驿站,赏“虎头枪”(百炼钢打造),仍领新域卫,加“殿前都点检”衔,掌管京城防务及禁军。
蒙卡抱拳,声如洪钟:“只要蒙卡在,新域的城门就永远向百姓敞开,向敌人关闭!”
“赤牙。”
赤牙捧着《新域律》木牌,神情肃穆。他的刑部从最初的《北蛮初律》,到新域的《刑律》《商律》《海律》,规范了新域的秩序,连西域商人都赞“新域的规矩比华武公道”。
柳飞赐他“明法伯”爵位,封地为长安西坊及周边刑狱,赏“獬豸印”(象征司法公正),仍领刑部,加“刑部尚书”衔,掌管新域的律法、监察、狱政。
赤牙叩首:“臣定让《新域律》如磐石,护新域百姓,不分蛮汉。”
除了七部统领,柳飞还点了许多“微末功臣”:
-长安织娘翠儿,因改良提花机、推动纺织业,赏田五十亩、“女匠师”头衔,由工部拨钱支持她开“织机坊”,传授技艺。
-云州降将王奎,因献粮仓、助农部推广双季稻,赏“粮官”衔,掌管云州粮仓,封地三十亩。
-东海渔民老周,因第一个揭发东瀛海盗、协助水师护渔,赏“渔首”衔,负责管理渔港渔民,赏楼船一艘。
-甚至连波斯来的星象师,因带来浑天仪、助工部改良历法,也被赐“司天监”职位,掌管新域的天文历法。
坛下的百姓看着翠儿、老周这些“自己人”上坛受赏,欢呼声浪一波高过一波。他们忽然明白,新域的“功”,不是只有打仗才算,种地、织布、护渔,哪怕只是做好自己的营生,只要对新域有益,就能被看见、被奖赏。
大典的最后,柳飞站在坛顶,望着十万百姓,举起苍狼新铸的“新域鼎”——鼎高三尺,三足分别刻着“北域之韧”“华武之智”“西域之通”,鼎身刻着新域的疆域图,从漠北到东海,从长安到西域,连成一片。
“新域之立,非一人之功,是万千百姓共筑。”柳飞的声音透过风,落在每个人耳里,“今日大赦,是给过往一个了断;今日封赏,是给有功者一个交代。但新域的路,不在鼎上,在你们脚下——种好每一亩田,织好每一寸布,守好每一寸土,这才是新域的根基,是你们子孙后代的底气。”
鼎被安放在朱雀坛中央,阳光照在鼎身,反射出的光如蛛网般散开,落在每个百姓的脸上,温暖而坚定。
东瀛使者看着这一幕,悄悄在帛书上写下:“新域之盛,不在甲兵之利,在民心之聚。柳飞者,非霸主,乃明君也。”
大食使者则对随从道:“回去告诉哈里发,新域的百炼钢要多换,新域的织机技艺要学透——跟着这样的国度,才能赚大钱。”
而长安的百姓,早已扛着锄头、牵着牛,往田里去了。他们知道,论功行赏不是结束,是新的开始——要让新域的粮仓更满,织机更巧,疆域更稳,他们得比去年更卖力才行。
朱雀坛的狼旗在风中猎猎作响,坛下的鼎纹映着日光,像新域跳动的心脏。属于新域的故事,在大赦与封赏中,翻开了更厚实的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