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日清晨的胡同格外清净,老物件交流会设在一座翻新的四合院天井里,青砖地上摆满了旧家具、老摆件,空气中飘着木头和铜锈的味道。云锦刚走到门口,就看见左奇函靠在门墩上玩手机,看见她眼睛一亮,快步迎上来:“等你半天了,老匠人都在里屋,我带你去。”
他今天穿了件军绿色夹克,少了几分纨绔气,手里还拿着副白手套:“看老物件得戴这个,别留指纹。”说着自然地递给她,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,又像触电般收了回去,耳根悄悄泛红。
云锦接过手套戴上,刚要道谢,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。张桂源推着一辆复古自行车走过来,车后座绑着个藤编筐,晨光落在他身上,把西装的冷硬都晒软了几分:“爷爷说老物件交流会得骑车来才有感觉,带你逛逛?”
左奇函嗤了一声:“张总真是越来越接地气了,怎么不骑二八大杠来?”嘴上怼着,却下意识往旁边站了站,给他们让出位置。
这时杨博文也来了,手里拿着本泛黄的《北京胡同考》,笑着对云锦说:“里面有位李大爷藏着对民国的铜门环,花纹和你画里的雀替很像,我帮你约好了。”他目光温和,却在看到张桂源的自行车时,眼神微不可查地顿了一下。
四人一前一后走进天井,瞬间成了焦点。京圈里的人大多认识张桂源和左奇函,看着这两位“顶流”围着个插画师打转,再看看旁边跟着的杨博文,眼神都变得意味深长——谁都看得出,这局面不简单。
云锦没理会周围的目光,径直走向杨博文说的李大爷摊位。那对铜门环果然精致,缠枝莲纹雕刻得栩栩如生,和张家老宅的雀替纹样如出一辙。她刚拿出卷尺想测量,就听见左奇函咋咋呼呼的声音:“李大爷,这门环我要了,多少钱?”
“你要这个干嘛?”云锦皱眉。
“给你当参考啊。”左奇函掏出钱包,“我家库房里还有一堆老玩意儿,回头都给你搬来。”
“不用。”张桂源走过来,自然地站在云锦身边,对李大爷说,“大爷,这门环我们买了,记我账上。”他从藤编筐里拿出块绒布,递给云锦,“小心别扎到手,铜锈容易过敏。”
杨博文适时递过放大镜:“云锦,你看这莲花花瓣的弧度,和你画稿第三页的细节完全能对上。”他凑近指着门环,距离把控得刚好,既不越界又显得亲近。
云锦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,没注意到三个男人之间无声的较量——张桂源的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,带着不动声色的守护;左奇函假装看别的物件,余光却一直瞟着她和张桂源的互动;杨博文则一边讲解一边留意她的反应,像在收集素材。
不过……那对门环还是被张桂源买了下来
中午在胡同口吃炸酱面时,张桂源接了个电话,公司临时有急事要处理。他放下筷子,看着云锦:“我得先回去,晚上……”
“你去忙吧,我自己能回去。”云锦连忙说,“交流会我跟杨记者、左少一起逛逛就行。”
张桂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,没再说什么,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个小巧的报警器递给她:“按这个,我五分钟就能到。”
等张桂源走后,左奇函撇嘴:“搞得跟特务接头似的,北京哪有那么危险。”话虽如此,却偷偷把自己的保镖叫到身边,“跟着云小姐,别让闲人靠近。”
下午逛到一个卖旧相机的摊位时,杨博文拿起一台老式莱卡:“云锦,要不要试试?这种胶片机拍胡同特别有感觉,我教你用。”他站在她身后,手把手教她调焦距,呼吸轻轻落在她耳后,带着点温热的痒意。
云锦下意识地往前躲了躲,刚想说“谢谢”,就见左奇函把一个旧铁皮饼干盒塞到她怀里:“看这个,比相机好玩。”盒子上画着老北京的胡同地图,正是她需要的素材。
夕阳西下时,交流会快散场了。杨博文帮云锦把买的老物件打包好:“我送你回去吧,东西太多了。”
“不用,我让司机来接。”左奇函抢先道,拿出手机就要拨号。
就在这时,云锦的手机响了,是出版社编辑,语气焦急:“小锦,你的插画电子版被泄露了,现在网上到处都是,还说是你抄袭了林薇薇的‘京韵系列’!”
云锦脑子“嗡”的一声,脸色瞬间白了:“不可能!我从没看过她的作品!”
左奇函一把抢过手机:“哪个孙子干的?我去查!”
杨博文也皱起眉:“别急,先截图保留证据,我认识网监的朋友,能查到源头。”
两人七嘴八舌地出主意,云锦却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指责她“攀附资本、抄袭上位”的评论,指尖冰凉。她忽然想起张桂源早上说的话,鬼使神差地按下了那个报警器。
不到五分钟,熟悉的黑色轿车就停在了胡同口。张桂源快步走过来,看到云锦发白的脸色,瞬间明白了:“怎么回事?”
听完事情经过,他脸色沉得像要下雨,拿出手机拨了个电话,语气冷硬:“让法务部和公关部立刻处理网上的抄袭传闻,查泄露源头,半小时内我要结果。另外,给我盯紧林氏集团的公关动向。”
挂了电话,他走到云锦面前,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:“别怕,有我在。”
夕阳的余晖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,左奇函看着张桂源眼底毫不掩饰的紧张,默默收起了手机;杨博文看着云锦下意识依赖张桂源的样子,眼底闪过一丝黯然,却还是开口:“我这边也会帮忙联系媒体澄清。”
云锦看着眼前的三个男人,心里五味杂陈。左奇函的咋咋呼呼里藏着维护,杨博文的温和体贴里带着周全,可让她瞬间安心的,还是张桂源那句“有我在”。
张桂源帮她拎起东西:“我送你回家,剩下的事交给我。”他没看左奇函和杨博文,只是牵着云锦的手往外走,背影坚定得像在宣告什么。
胡同深处的路灯亮了起来,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云锦低着头,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心跳,和自己乱了节奏的心跳交织在一起。她知道,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,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,不仅搅乱了网络舆论,也让她心里那些模糊的情愫,开始变得清晰起来。
而身后,左奇函看着他们的背影,烦躁地踢了踢脚下的石子;杨博文则拿出手机,给“林助理”发了条信息:“计划提前了,张桂源的反应比预想中激烈。”
夜色渐浓,京圈的暗流在胡同的灯火下悄然涌动。抄袭风波只是开始,而云锦和张桂源之间那层未捅破的窗户纸,似乎也在这场风波里,被悄悄吹得更薄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