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古代小说 > 竹马弈惊澜,执玉弈江山
本书标签: 古代  古代言情 

第十四章

竹马弈惊澜,执玉弈江山

江南,细雨如丝。新任转运使裴琰的官船尚未抵达,一场无声的战争早已在暗流中打响。秦淮河畔,那艘不起眼的画舫内,檀香依旧,琴音却换了一曲《十面埋伏》,金戈铁马之声隐隐透出肃杀。

顾青舟看着手中一份刚刚送到的密报,温润如玉的脸上,眉头紧锁。密报上详细罗列着谢瑾近期在朝中几处关键职位上的人事调动,动作精准而隐蔽,如同蜘蛛在无声地编织巨网。“漕运只是幌子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无形的图案,“谢良玉……其志非小。他这是要借裴琰这把刀扫清障碍的同时,将漕运这条线牢牢攥在手中,更要以此为根基,将其势力渗透进六部,尤其是……兵部与吏部!”

他对面的苏妙卿停下抚琴,素手按在琴弦上,止住了那金戈之声。“吏部……沈知节?”她的声音清泠,带着洞悉的寒意。

“不错。”顾青舟眼中精光闪烁,“沈知节是吏部天官,掌控官员铨选。谢瑾若想真正掌控朝堂脉络,吏部是绕不开的关键。他与沈家虽有婚约之盟,但看谢瑾此番布局,步步紧逼,对沈尚书所荐的陈明远毫不留情,其掌控欲已昭然若揭。沈知节……岂是甘居人下之辈?这盟约,恐怕已是裂痕暗生。”

苏妙卿沉默片刻,指尖划过冰冷的琴身:“所以,我们给裴琰准备的‘血泪账’,既是破局的刀,也可能……是点燃沈谢两家矛盾的引信?”

顾青舟缓缓点头,笑容里带着一丝棋手的冷冽:“正是。裴琰这把‘寒铁’之剑,谢瑾想用他来破江南的局,我们就助他一臂之力,将这局破得更彻底些!让那些被漕帮、豪强、贪官污吏逼得家破人亡的血泪控诉,成为悬在裴琰头顶的利剑,也让他这把剑的光芒,足以刺痛所有藏在暗处的眼睛,包括……沈知节的!谢瑾想独揽大权,沈家便是他必须压制或收服的障碍。我们只需将这障碍,推到裴琰的剑锋之下!让这江南的浑水,彻底搅翻旧有的格局!”

他拿起一枚棋子,轻轻放在面前的棋盘上,位置恰好卡在代表“沈家”与“谢家”的棋子之间。“至于民心这把利剑……”顾青舟的目光投向窗外烟雨迷蒙的秦淮河,“待浊流涤荡,水落石出之时,自有分晓。谢瑾若行的是正道,民心自然归附;若他存的是窃国之心……”他指尖微微用力,那枚棋子竟在棋盘上无声地裂开一道细纹,“江南的民心,亦可化作惊涛骇浪,将他这野心之舟,彻底倾覆!”

苏妙卿的目光落在棋盘上那枚裂开的棋子上,又移向顾青舟指间那枚龙纹玉扳指。扳指上的龙纹在昏暗光线下,仿佛活了过来,带着一种俯瞰众生的冰冷威严。这盘棋局,早已超越了江南漕运,卷入了帝位的归属。谢瑾(良玉)的野心是那蛰伏的巨龙,而他们这些布衣,又该在何处落下自己的棋子?琴案一角,一份誊抄工整、字字泣血的“万民血书诉状”,静静地躺着,如同沉默的火山,等待着喷发的契机。

---

长安城的夜,被厚重的宫墙切割成无数碎块。谢瑾(良玉)的书房内,灯火通明,却只照亮了他案前的一隅。他独自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,面前摊开的不是奏章,而是一幅绘制精密的《大胤疆域舆图》。烛火跳跃,在他清俊的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,那双总是温润如玉的眼眸,此刻映着舆图上蜿蜒的山川河流、州府关隘,闪烁着一种近乎贪婪的、冰冷的光泽。修长的手指,指尖带着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,缓缓地、缓缓地划过舆图,从北境的苍茫雪原,到南疆的烟瘴之地,从东海之滨,再到西域的戈壁黄沙。最终,那指尖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,重重地点在了舆图的正中心——帝都长安。

指腹之下,是朱砂笔精心勾勒出的巍峨宫城。

他的野心,如同黑暗中无声滋长的藤蔓,早已穿透了“良相”的躯壳,盘踞了整个心脏。他要的不是一人之下,而是那至高无上的“一人”!裴琰是刀,漕运是粮,沈家的联姻是名分和助力,北境的军功(哪怕是谢平川用命换来的)是威望……一切都在他精密的算计之中,成为构建那九重宫阙的基石。

指尖在代表宫城的位置缓缓摩挲,感受着纸页的纹理。一丝极淡、极冷的笑意,如同冰面下的暗流,在他唇边稍纵即逝。他拿起手边一枚触手生温的羊脂白玉镇纸。那镇纸被雕琢成盘龙之形,龙首微昂,姿态威严。他的指腹缓缓抚过那冰冷的龙鳞纹路,动作轻柔得近乎诡异,带着一种无声的占有和宣告。

烛火“噼啪”一声轻响,爆开一朵灯花。光影摇曳间,他低垂的眼睫在眼下投下浓重的阴影,遮住了眸底那片足以吞噬一切的、名为“帝心”的幽暗深渊。

上一章 第十三章 竹马弈惊澜,执玉弈江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五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