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现代小说 > 破碎乐章
本书标签: 现代  双男主  成长与救赎 

第4章 聚光灯下

破碎乐章

闪光灯如暴雨般倾泻而下,程野下意识抬手遮挡眼睛。他从未面对过这么多摄像头,更没想过会和一袭正装的齐临并肩站在新闻发布会的舞台上。

"程野先生,作为地下音乐的代表,与古典音乐家合作是否意味着您将转向主流?"一个戴眼镜的记者高声提问。

程野握紧拳头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三天前,他还在肮脏的酒吧里对着两百个醉醺醺的乐迷嘶吼;现在,他却站在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,被几十家媒体团团包围。

"我哪边都不属于。"程野对着话筒吼道,"音乐不是他妈的政治阵营!"

台下一片哗然,记者们疯狂记录。齐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,轻轻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。

"齐老师,"一位女记者站起来,"您一向以严肃古典音乐家形象示人,这次突然与地下摇滚合作,是否是为了拓宽受众群体?或者说,您认为古典音乐需要'下沉'吗?"

程野看到齐临的手指在桌下微微颤抖,但他的声音依然平稳:"音乐没有上下之分。我欣赏程野作品中原始的生命力,这与音乐风格无关。"

这个回答让程野挑了挑眉。昨天还在嫌弃他"毫无专业素养"的钢琴家,今天却在媒体面前夸他有"生命力"?

"程野先生,"一个西装笔挺的男记者不怀好意地笑着,"有乐评人说您的歌词只是'无病呻吟的脏话合集',您认为齐临老师真的欣赏您的音乐,还是仅仅为了商业考量?"

程野的血液瞬间沸腾,他正要拍桌而起,一只冰凉的手轻轻按在了他的手腕上。齐临不知何时倾身过来,眼神冷静如冰。

"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。"齐临的声音不大,却让整个会场安静下来,"程野的歌词直指城市生活的荒谬与痛苦,那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恰恰是当今音乐界最缺乏的品质。如果说那是'脏话',那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首演时也被评论家称为'噪音'。"

程野惊讶地张着嘴,一时忘了愤怒。齐临不仅为他辩护,还用了他最崇拜的贝多芬作为例子。

提问的记者讪讪地坐下,另一位立刻站起来:"齐老师,您的演奏一向以精准克制著称,但摇滚乐强调即兴与失控,您不担心这种合作会影响您的专业形象吗?"

这次轮到程野冷笑一声:"精准克制?你们这些记者就喜欢贴标签。"他抓起话筒,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,"齐临的即兴能力比我认识的任何摇滚乐手都强,昨天他只用十分钟就把我的riff改编成了钢琴协奏曲。你们听过他弹爵士吗?听过他玩电子吗?没有吧?因为你们只关心怎么把他装进'古典钢琴家'的小盒子里!"

齐临转过头,用一种全新的目光看着程野。程野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,耳根一阵发热,赶紧补充道:"当然,他还是个控制狂,洁癖,强迫症..."

台下爆发出一阵笑声,气氛微妙地缓和了。张铭抓住机会宣布发布会结束,工作人员迅速引导记者们离场。

一回到后台,程野立刻甩开齐临的手:"刚才那是演戏,别以为我真那么想。"

"我知道。"齐临整理着袖口,"我也是。"

两人之间的空气突然变得凝重。张铭匆匆走来:"太成功了!媒体爱死你们的互动!微博热搜已经冲到第三位!"

"这他妈一点都不摇滚。"程野嘟囔着,掏出烟盒。

"这里禁烟。"齐临和三个工作人员同时说道。

程野翻了个白眼,把烟塞回口袋:"我要回我的狗窝。明天再继续创作。"

"不行!"张铭和李总异口同声。李总快步走来:"接下来三天你们必须待在一起,音乐节安排了跟拍纪录片,需要素材。"

"什么?"程野瞪大眼睛,"24小时跟拍?"

"当然不是24小时。"李总笑着递给他们一份日程表,"每天八点到二十点,包括创作过程、生活日常和几个预录采访。"

齐临快速浏览着日程表,眉头越皱越紧:"这已经侵犯了我们的隐私权。"

"合同第七条第三款。"李总胸有成竹地说,"'艺人需配合音乐节合理的宣传安排'。"

程野抓过合同副本,迅速翻到相关条款,咒骂一声。确实有这么一条,当初他根本没仔细看。

"所以,"李总拍拍手,"摄制组明天早上八点到齐临的酒店套房开始拍摄。今晚你们可以自由活动,但建议你们...呃...培养一下感情。现在的化学反应还太生硬。"

程野和齐临交换了一个眼神——如果目光能杀人,李总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。

离开会场后,两人站在酒店门口,一时不知该去哪。

"回你那儿吧。"齐临突然说,"比酒店安静,更适合创作。"

程野挑起眉毛:"你确定?没有客房服务,没有埃及棉床单,连他妈的手纸都是超市最便宜的那种。"

"我十六岁参加肖邦大赛时住过更差的地方。"齐临招手拦出租车,"而且我们需要完成那首歌。"

程野的公寓比齐临上次来时更乱了。外卖盒堆成了小山,脏衣服从卧室一路蔓延到浴室,茶几上散落着啤酒罐、烟灰和几张潦草的乐谱。

齐临站在门口,深吸一口气,像是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。

"受不了可以回去。"程野幸灾乐祸地说。

齐临脱下西装外套,整齐地挂在门后,然后卷起衬衫袖子:"我们有三小时自由时间。从哪里开始?"

程野愣住了:"你认真的?"

"Deadline是后天。"齐临已经走向那台电子键盘,"副歌的过渡段还需要调整。"

程野摇摇头,不敢相信这个洁癖真的要在他这个猪窝里工作。他踢开地上的杂物,抓起吉他:"行啊,那就从你昨天改的那段开始。"

他们很快沉浸在音乐中,忘记了时间流逝。齐临弹出一段旋律,程野即兴配上和弦;程野吼出几句歌词,齐临立刻记下并调整韵律。偶尔他们还会争执,但已经不像最初那样针锋相对,更像是专业上的辩论。

天渐渐黑了,程野打开冰箱:"只有啤酒和速冻饺子,要哪个?"

"饺子吧。"齐临说,"至少是正经食物。"

程野把两袋速冻饺子扔进沸水里,又拿出四瓶啤酒。当他端着食物回到客厅时,看到齐临正站在他的书架前,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乐谱集。

"你在看什么?"程野放下盘子。

"巴赫的《赋格的艺术》。"齐临翻开扉页,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笔记,"这些分析是你写的?"

程野的耳根突然发热:"大学时无聊看的。"

"你上过音乐学院?"齐临敏锐地注意到。

"上了两个月就退学了。"程野粗暴地把啤酒塞给齐临,"别转移话题,那段过渡还需要改。"

齐临若有所思地放下乐谱,没有追问。他们边吃饺子边讨论音乐,不知不觉喝光了所有啤酒。程野又从一个隐秘的柜子里摸出一瓶威士忌。

"最后一瓶珍藏。"他倒了两个半杯,"为了该死的合作。"

齐临犹豫了一下,还是接过杯子。酒精让他的脸颊泛起淡淡的粉色,一丝不苟的发型也松散下来,几缕黑发垂在额前,让他看起来年轻了许多。

"你为什么这么讨厌学院派?"齐临突然问,"你的音乐明明很有结构感,不像完全没受过训练的人。"

程野的手指在杯沿上画着圈:"...我讨厌的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。好像音乐非得按照他们的规则来才算'正确'。"

齐临轻轻点头:"我父亲也这么认为。"

程野抬头:"你爸是?"

"齐岳山。"齐临说出这个名字时,肩膀微微绷紧,"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前主任。"

程野吹了声口哨:"操,难怪你这么...完美主义。"

"完美是基本要求。"齐临的声音突然变得僵硬,"错一个音符就是失败,慢0.1秒就是灾难。"

程野注意到齐临无意识地揉搓左手手腕,袖口微微滑落,露出几道淡白色的疤痕。他刚想细看,齐临已经迅速拉好袖子,站起身走向键盘。

"再试一次副歌转bridge的部分。"他的语气又恢复了那种专业的平静。

程野没有追问,拿起吉他跟上。他们又工作了几个小时,威士忌瓶渐渐见底,音乐却越来越顺畅。凌晨两点,当他们终于完成了一个满意的版本时,程野兴奋地拍桌而起。

"太他妈棒了!这段绝对能让李总闭嘴!"

齐临罕见地笑了,不是礼貌性的微笑,而是真正开心的笑容。在昏暗的灯光下,程野突然发现这个钢琴家笑起来竟然有个小小的酒窝,让他整个人柔和得不可思议。

"放一遍完整的。"程野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。

音乐流淌而出——开头是齐临精致的钢琴旋律,像晨曦中的城市天际线;接着程野的吉他加入,带来粗粝的质感;副歌部分两人风格奇迹般地融合,既有古典的严谨又有摇滚的爆发力;最后的桥段则是他们今晚的成果,一段令人惊艳的电子钢琴与失真吉他的对话。

"我们做到了。"齐临轻声说,眼睛里闪烁着程野从未见过的光彩。

程野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。这个瞬间的齐临与他印象中那个冷冰冰的钢琴家判若两人——他的眼睛因为兴奋而明亮,头发凌乱地搭在额前,衬衫领口解开了两颗扣子,露出纤细的锁骨。

"再来一杯?"程野匆忙移开视线,抓起酒瓶掩饰自己的不自在。

"不了,明天还要拍摄。"齐临站起身,却因为酒精作用踉跄了一下。

程野下意识伸手扶住他的腰。两人瞬间贴近,程野能闻到齐临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威士忌的味道。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秒,程野的手掌隔着薄薄的衬衫感受到齐临的体温,异常清晰。

"我去睡了。"齐临迅速站稳,后退一步,"你睡床,我睡沙发。"

"别傻了,沙发连腿都伸不直。"程野粗声说,"床够大,两个男人怕什么。"

齐临犹豫了一下,最终点点头。他们轮流洗漱,程野借给齐临一套勉强干净的T恤和运动裤当睡衣。当两人终于躺在床的两侧时,酒精和疲惫让程野几乎立刻昏昏欲睡。

半梦半醒间,他感觉齐临在黑暗中轻声说了什么。

"什么?"程野含糊地问。

"...谢谢你的乐谱分享。"齐临的声音很轻,"巴赫的赋格分析...很有见地。"

程野想回应,但睡意如潮水般将他淹没。他最后的意识是齐临均匀的呼吸声,和窗外遥远的城市喧嚣。

第二天清晨,程野被门铃声惊醒。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,发现自己的一条腿正搭在齐临腰上,而齐临的额头几乎贴着他的下巴。更糟的是,**********************

程野像触电般弹开,刚好对上齐临刚睁开的眼睛。那双平日冷静如冰的眼睛此刻因为刚睡醒而朦胧,睫毛在晨光中投下细小的阴影。

"操!"程野滚下床,"那是...正常的生理反应!别多想!"

齐临坐起身,表情恢复了往日的冷静,但耳尖却泛着红:"我明白。是摄制组来了吗?"

门铃声再次响起,伴随着张铭的声音:"程野?齐临?开门!拍摄开始了!"

程野抓了抓头发,只穿着内裤去开门。门外的摄制组看到他的样子时明显一愣,而张铭的眼睛几乎瞪出眼眶——因为在他们身后,齐临正穿着明显过大的T恤从程野的卧室走出来。

"你们...一起睡的?"张铭的声音提高了八度。

"床够大。"程野不耐烦地说,"别用那种眼神看我们,什么都没发生。"

齐临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整洁,即使穿着程野的旧T恤也一丝不苟:"我们需要一小时准备时间。"

"不行!"导演兴奋地挤进来,"这种真实的早晨互动太珍贵了!摄影师,快拍!"

接下来的三天如同梦魇。摄制组从早跟到晚,记录他们创作、吃饭、甚至购物的每一个细节。程野暴躁得像头困兽,而齐临则用礼貌而疏远的态度应对。但奇怪的是,当他们一起玩音乐时,那种默契总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,让导演如获至宝。

"太完美了!"每次他们即兴合作后,导演都会这样赞叹,"这种化学反应装是装不出来的!"

第三天下午,他们终于完成了最终版本的《城市之声》。李总听完demo后激动地拍桌:"就是它!这将是我们音乐节历史上最棒的主题曲!"

程野和齐临对视一眼,竟然同时露出一丝微笑。这三天的高压合作让他们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默契——依然互相嫌弃,却在音乐上找到了共通语言。

发布会当天,音乐节主舞台座无虚席。当主持人宣布"欢迎程野和齐临带来全球首演的《城市之声》"时,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。

程野穿着他最破的皮裤和铆钉腰带,齐临则是一贯的修身西装。当他们并肩走上舞台时,台下闪光灯如繁星般闪烁。

"准备好了吗,钢琴王子?"程野低声问,手指在吉他上轻轻敲击。

齐临调整了一下麦克风,嘴角微扬:"别拖我后腿,摇滚野狗。"

音乐响起,奇迹再次发生——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,在音符中找到了暂时的和谐。程野的嘶吼与齐临的钢琴交织,台下的观众先是震惊,随后爆发出狂热的欢呼。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,程野意外地伸出手,齐临犹豫了一秒,然后与他击掌。

这一刻被无数镜头捕捉,成为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条图片。标题五花八门,但意思大同小异——《当古典遇见摇滚:音乐无界限的完美证明》。

演出结束后,程野在后台收拾吉他,齐临走了过来。

"合作结束了。"齐临说,"李总很满意。"

程野点点头:"嗯,钱到账了。"

一阵沉默。远处传来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器材搬运的声音。

"我明天飞柏林。"齐临最终说,"有个独奏会。"

"哦。"程野把拨片塞进口袋,"我下周和乐队去日本巡演。"

又一阵沉默。齐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:"如果你...有兴趣继续合作。我的私人联系方式。"

程野接过名片,上面只有名字和电话号码,没有头衔,没有公司logo。"齐临"两个字印得简洁优雅。

"行吧。"程野把名片塞进皮夹,"路上小心,别被你的完美主义勒死了。"

齐临微微一笑:"你也别被你的混乱吞噬了。"

他们最后对视一眼,然后各自转身离开。程野走向出口,那里有一群等着给他庆祝的乐队伙伴;齐临走向VIP休息室,经纪人和助理正在等他。

两个世界短暂相交,又回归平行。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——比如程野皮夹里的那张名片,比如齐临手机里新存的号码,比如他们各自心中那个微小而确定的认知:音乐的世界,或许比他们想象的要广阔得多。

上一章 第3章 不速之客 破碎乐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5章 弦外之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