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曲小树感觉快要被生活的重担压垮的时候,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闯入了他的世界,像一道微弱的光,照亮了他灰暗的生活。
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,曲小树难得没有加班。他正在家里给母亲熬粥,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,还有一个小姑娘叽叽喳喳的说话声。
“阿姨,您好!我来给您送好吃的啦!”
曲小树愣了一下,走到门口,打开院门。
只见一个穿着碎花连衣裙、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小姑娘,正推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站在门口,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。她看起来十一二岁的样子,眼睛很大很亮,像两颗黑葡萄,闪烁着好奇和友善的光芒。
“你是……?”曲小树有些疑惑地问道。
“阿姨,您不认识我了吗?”小姑娘歪着头,打量着他,“我是张桂花呀!住在您家隔壁的那个!”
张桂花?曲小树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个名字。他离开小镇十二年,对这里的人和事早已变得模糊。他依稀记得,隔壁邻居家好像是有一个女儿,比他小几岁,小时候他们好像一起玩过几次。
“哦……桂花啊,”曲小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,“我……我回来没多久,不太认得人了。”
“嘻嘻,我就知道!”张桂花大方地笑了笑,把自行车往旁边挪了挪,好奇地探头往院子里看,“阿姨,我听王奶奶(邻居)说您回来了,就想着过来看看您。这是我奶奶让我给您送来的绿豆汤,她说夏天天热,喝这个败火。”她晃了晃手里一个保温饭盒。
王奶奶是住在更远一点的邻居,平时对曲小树母亲还算照顾。曲小树心里有些感动:“谢谢你奶奶,也谢谢你给我送过来。”
“不客气!”张桂花把饭盒递给他,然后又指了指他身后屋子的方向,“阿姨她……还好吗?”她的声音低了下去,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关切。
曲小树的心沉了一下,点了点头:“嗯,还好,谢谢你关心。”
张桂花似乎还想说什么,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,只是站在那里,有些局促地看着他。阳光照在她身上,给她周身笼罩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。
“那个……你要不要进来坐坐?”曲小树犹豫了一下,还是发出了邀请。
“好呀!”张桂花眼睛一亮,立刻把自行车支好,跟着曲小树走进了院子。
这是她第一次“正式”进入这个曾经无比熟悉,却又因为主人的离开而变得有些陌生的院子。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,目光落在那棵巨大的老槐树上,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怀念。
“这棵槐树还是这么大啊!”她感叹道,“我小时候最喜欢爬到树上去掏鸟窝了!”
曲小树笑了笑:“是啊,它在这里很久了。”
两人一时相对无言。张桂花似乎有些拘谨,但很快,她那活泼好动的天性就占了上风。她开始在院子里四处“探险”,一会儿去看看墙角的石磨盘,一会儿又试图去够一下低垂下来的槐树枝条。
“喂,你别乱跑啊!”曲小树有些无奈地提醒道。
“嘻嘻,没事没事!”张桂花回头对他吐了吐舌头,做了个鬼脸,然后又跑到门口,指着外面,“你看你看,那边就是河滩!夏天的时候,我们经常去那里摸螺丝、捉螃蟹!”
曲小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,是一条蜿蜒流向远方的河流,河岸边是大片的芦苇荡。在夕阳的映照下,河水泛着粼粼的波光,景色很美。
“你经常去那里玩吗?”他问道。
“嗯!”张桂花用力点头,“我跟我们村的几个小伙伴经常去的。不过,最近河水好像浅了很多,鱼也没以前那么多了。”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小的失落。
曲小树看着她天真烂漫的样子,心里那块一直压着的石头,似乎松动了一些。他已经很久没有和同龄人,尤其是和小孩子这样轻松自在地聊天了。母亲的病像一座大山,让他过早地成熟和世故,也让他失去了很多简单的快乐。
“你想去看看吗?”他忽然问道。
张桂花愣了一下,随即眼睛瞪得溜圆:“可以吗?”
“当然可以,”曲小树笑了笑,“反正我今天也没什么事。”
他找来一辆闲置的旧自行车,擦了擦,然后对张桂花说:“走吧,我带你去河边看看。”
张桂花高兴得跳了起来,连忙坐上自行车的后座,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衣服。
曲小树跨上车,用力一蹬,自行车便吱呀作响地向前驶去。初夏的风吹拂着他们的脸颊,带着河水湿润的气息和岸边青草的香气。张桂花兴奋地哼着不成调的歌谣,时不时地发出银铃般的笑声。
曲小树的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。他很久没有这样轻松地骑过车了。城市的街道总是拥挤而喧嚣,骑车成了一种纯粹的赶路方式。而在这里,在这条通往河滩的小路上,他似乎又找回了一点久违的自由和惬意。
来到河滩,夕阳正慢慢沉入远方的山峦,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。河水静静地流淌,映照着天空的色彩,美得像一幅油画。河岸边长满了茂盛的芦苇和不知名的野花。
他们在河滩上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。张桂花脱掉鞋子,把脚伸到河水里,感受着那份清凉。
“这里真好玩!”她由衷地感叹道,“城里有河吗?”
“有啊,但是没有这么大,也没有这么清。”曲小树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里也充满了感慨。这片土地,这片河流,是他童年的记忆,是他血脉的一部分。
他们就这样安静地坐着,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,感受着晚风的吹拂。偶尔有几只萤火虫,提着小小的灯笼,在草丛间飞舞。
“哇!萤火虫!”张桂花惊喜地叫了起来,指着一只飞过的萤火虫。
曲小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一点微弱的绿色荧光在暮色中闪烁,忽明忽灭,像一颗遥远的星星。
“是啊,萤火虫。”他轻声说。
小时候,他也很喜欢捉萤火虫。他会和小伙伴们一起,在夏天的夜晚,打着着手电筒,在草丛里寻找那些小小的光点。捉到之后,会把它们放进透明的玻璃瓶里,看着那一点点微弱的光芒,仿佛拥有了整个星空。第二天早上,又会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走。
那些关于萤火虫的记忆,已经有些模糊了。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见过萤火虫了。城市的夜晚,灯火辉煌,却再也看不到这样纯粹而自然的微光。
“你捉过萤火虫吗?”张桂花好奇地问他。
“嗯,捉过。”曲小树笑了笑,“不过,后来都放了。”
“为什么放了?”张桂花不解地问。
“因为……它们应该属于大自然。”曲小树想了想,回答道。
张桂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然后又兴奋地指着远处:“你看!那里有好多!”
果然,在不远处的草丛里,有更多萤火虫在飞舞。它们像散落的星辰,在黑暗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。
“我们也去捉吧!”张桂花跃跃欲试。
曲小树看着她充满期待的眼神,点了点头。他从附近找来一个空瓶子,递给她。
两人开始在草丛中追逐那些小小的光点。张桂花动作很敏捷,像一只快乐的小鹿,不时地发出快乐的惊呼。曲小树则相对笨拙一些,但也很享受这种久违的、简单纯粹的快乐。
萤火虫很难捕捉,它们总是灵活地在草叶间穿梭,躲避着他们的“追捕”。但偶尔,也会有那么一两只,不小心撞进了他们的瓶子里。
当第一只萤火虫被关进瓶子里时,张桂花高兴得又蹦又跳。绿色的荧光在黑暗的瓶子里闪烁,像一颗小小的宝石。
他们一共捉了七八只萤火虫,放在瓶子里。瓶子里的光芒虽然微弱,却足以照亮周围的黑暗。张桂花小心翼翼地捧着瓶子,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。
“真好看!”她喃喃地说。
曲小树看着她,心里也感到一阵温暖。这些小小的生命,这些微弱的光芒,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,能够驱散心中的阴霾。
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。远处传来了母亲呼唤他回家吃饭的声音。
“我得回去了。”曲小树站起身。
“嗯。”张桂花也站起身,把装着萤火虫的瓶子递给他,“这个给你吧!”
“不用了,还是放它们走吧。”曲小树摇摇头,“它们属于这里。”
张桂花有些不舍地看着瓶子里的萤火虫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:“好吧。”她打开瓶盖,将萤火虫轻轻地倒回了草丛中。那些小家伙们似乎愣了一下,然后便扑扇着翅膀,飞向了更深的黑暗中,留下几点微弱的荧光,在夜空中闪烁。
回去的路上,两人都没有说话,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、温馨的气氛。到了家门口,曲小树立刻停下了车。
“谢谢你今天陪我玩,桂花。”他看着张桂花,认真地说道。
“嘻嘻,不用谢!”张桂花甜甜地笑了笑,“阿姨的病……一定会好起来的!”
曲小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,听到的最真诚、最温暖的祝福。
“会的。”他点点头,语气坚定。
看着张桂花骑着自行车消失在夜色中,曲小树站在院门口,久久没有动弹。他抬头望向夜空,虽然没有萤火虫,但今晚的星星格外明亮。
他知道,生活依然艰难,未来依旧迷茫。但是,这个名叫张桂花的女孩,就像这夏夜里的萤火虫,虽然微小,却给了他一丝微弱的光亮和希望。她让他暂时忘却了生活的重压,感受到了久违的童真和快乐。
或许,生活并不总是像他想象的那么灰暗。即使在最深的黑暗里,也总有一些微小的光芒,等待着我们去发现,去珍惜。
他深吸了一口气,转身走进了家门。屋子里,母亲已经准备好了晚饭,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他走过去,坐在母亲身边,拿起筷子。
“今天……遇到桂花了?”母亲看着他,随口问道。
“嗯,遇到了。”曲小树笑了笑,“她还带了绿豆汤来。”
“桂花这孩子,从小就懂事。”王秀兰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,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往事,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。
曲小树没有多问。他知道,关于父亲,关于这个家,关于这个小镇,母亲心里一定有很多不愿提及的故事。他愿意等待,等待母亲愿意倾诉的那一天。
吃完饭,他帮着母亲收拾好碗筷,然后坐在灯下,开始处理白天没完成的工作邮件。窗外,夜色深沉,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虫鸣。
他打开电脑,屏幕的光映亮了他的脸庞。他开始敲打键盘,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流淌。在代码的世界里,一切都是清晰的,逻辑是严谨的,结果是可预期的。这让他感到一种掌控感。
然而,他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窗外,飘向了那片闪烁着微光的河滩,飘向了那个名叫张桂花的女孩,以及她带来的那些关于萤火虫的记忆。
也许,除了代码和现实的压力,生活里还应该有一些别的东西。比如,人与人之间简单的关怀,比如,那些不经意间闯入生活的、微小而美好的瞬间。
他关掉电脑,站起身,走到窗前,推开了一条缝隙。夏夜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了进来,驱散了室内的闷热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。
他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挑战也还有很多。但他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感到那么迷茫和恐惧了。因为他知道,在这个看似贫瘠的小镇里,在他最艰难的时刻,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温暖和光芒,在悄悄地守护着他,鼓励着他。
就像那夏夜里的萤火虫,虽然微弱,却足以照亮前行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