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末梢的风带着股执拗的热,把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吹得簌簌作响。
距离高考还有四百多个日夜,可黑板右侧的“每日一题”已经跃进到了导数与数列的综合题。
林砚舟把物理错题本第42页折了个尖锐的角,指尖反复摩挲着“霍尔效应”四个字。
草稿纸上画满了交错的电场线与磁感线,像张被猫爪挠乱的蛛网,而他就是那只困在网中央的猫,怎么也找不到出口。
窗外的香樟树影投在纸页上,随着风有一下没一下地晃,把他算错的值晃得忽明忽暗。
“不是,这道题的载流子到底带正电还是负电?”沈明野的哀嚎从斜前方炸开来,他把练习册拍在桌上,又开始不耐烦,“我用左手定则比划了八遍,每次受力方向都不一样,这题是故意跟我作对吗?”
许严正对着化学方程式配平,闻言头也不抬地回:“上周实验课观察过的,霍尔电压的正负取决于载流子电性,笔记在第23页,自己翻。”
张耀趴在生物课本上,对着细胞减数分裂图出神,突然用笔杆敲了敲桌子:“说真的,你们觉不觉得这同源染色体联会,特像林砚舟和谢烬阳凑在一起看题的样子?凑得那么近,生怕被别人看见。”
裴漾在一旁轻轻地笑了几声,方雨涵也跟着笑了两声。
林砚舟没搭话,只是把笔帽用力按回笔尖。
笔帽扣合的脆响里,他听见后座传来纸张翻动的轻响。
——谢烬阳正在整理数学错题。
他的侧脸在台灯下显得格外清瘦,睫毛投下的阴影恰好遮住了半只眼睛。
虽然这人错的比别人少,但是错题本永远比别人厚三分。
林砚舟眼角余光瞥见那本蓝色封皮的本子,里面夹着密密麻麻的便利贴,有时是他漏掉的关键条件,有时是更简洁的解题思路。
但是他不用想就知道,这人肯定又在看他解题。
过了会,一张纸条从椅缝里钻了过来。
林砚舟把纸条勾到桌上,展开一看,谢烬阳那手利落的字写着:“载流子带负电,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,左手定则里四指要反方向。”
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左手示意图,虽然有点丑,但是拇指指向标的清清楚楚。
“晚自习后去操场?”
谢烬阳的声音压得极低,气音擦过耳廓时带着点痒意。
“我带了套霍尔效应的模拟题,给你讲讲。”
林砚舟没应声,只是把纸条叠成方块塞进笔袋。
谢烬阳却没说什么,他知道,这是他默认了。
这样的日子像台精准的复印机,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轨迹。
清晨六点半,教学楼的灯准时亮起,沈明野永远在早自习补昨晚没写完的物理大题,许严的单词本永远停留在“高频核心词汇”那页,张耀会趁老刘转身的间隙,往嘴里塞颗柠檬糖提神。林砚舟常常在背英语范文时,看见谢烬阳在草稿纸边缘画篮球场地示意图,画到三分线时,总会抬头冲他眨眨眼,像在分享某个心照不宣的秘密。
午休时间被压缩到可怜的四十分钟,教室里半数人趴在桌上补觉,剩下的人要么啃着零食刷题,要么围在一起讨论错题。
裴漾和方雨涵总是并排坐在靠窗的位置,一个整理历史时间轴,一个默写政治知识点,阳光透过纱窗落在她们的笔记本上,把“辛亥革命”“市场经济”这些词晒得发烫。
“林砚舟,你的地理笔记借我看看?”裴漾偶尔会转过身来,指尖捏着支荧光笔。
“在桌洞最上面。”林砚舟往旁边挪了挪,方便她够到笔记本。
最近,他学习得比以往都要认真了。
也许是有什么东西推动着他。
余光里,谢烬阳正在用红笔批改物理周测卷,鲜红的对勾在卷面上连成串。
这人到底有多少精力。
林砚舟看着他把97分的卷子折成整齐的方块,突然觉得自己83分的卷子还是有点拿不出手。
晚自习的时间被延长到十点,教室的灯管亮得像永不熄灭的太阳。
沈明野总在九点半准时耷拉脑袋,下巴磕在练习册上发出“咚咚”的轻响,被许严用胳膊肘捅醒时,嘴里还嘟囔着“动量定理”。
张耀会偷偷打开手机刷两眼体育新闻,看见精彩处忍不住拍桌子,引来全班的白眼。
林砚舟的小说本被压在厚厚的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下面,只有在谢烬阳去接水的间隙,才敢抽出来写两笔。
最新的情节里,主角站在篮球场边,手里捏着张写满公式的草稿纸,迟迟没敢上前。
有点太像自己了。
我怎么这么窝囊。
他忍不住在句子后面画了个叉,却又舍不得擦掉,像在守护某个笨拙的心事。
五月底的一个晚自习,空气闷得像要拧出水来。林砚舟正在算一道复杂的电磁感应题,笔尖在草稿纸上画出第五组等效电路时,教室门突然被推开了。 裴漾抱着一摞通知跑进来,脸上难藏的兴奋,瞬间晕染了整个沉闷的教室。
“重大消息!”她把通知往讲台上一拍,震得粉笔盒都跳了跳,“学校要办六一联欢会!每个班出一个节目,下周五晚上演出!”
教室里瞬间激起千层浪。
沈明野从题海里猛地抬起头:“联欢会?没搞错吧?都快高三了还搞这个?”
“通知上写着呢!”班长举起一张A4纸晃了晃,“说是‘缓解学习压力,丰富课余生活’,老刘已经同意了,让咱们现在就商量!”
许严推了推眼镜,难得露出点兴趣:“出什么节目?大合唱?”
“太老套了。”张耀立刻反驳,“要不搞个小品?让沈明野演老刘,肯定像!”
“去你的!”沈明野笑着抓起橡皮砸过去,“要演你演,我可不想被老刘罚抄。”
喧闹声里,林砚舟看见谢烬阳放下了笔,也难得地抬起了头。
只见老刘抱着保温杯从后门走进来,教室里的喧闹声立刻矮了半截。
“吵什么?”老刘把保温杯往讲台上一放,杯底与桌面碰撞的轻响里,他的目光扫过全班,“题都刷完了?高考不用考了?”
沈明野立刻低下头假装刷题,笔尖在卷子上乱划。
裴漾赶紧递上通知:“刘老师,学校让每个班出个节目,参加六一联欢会,我在和大家商讨表演什么节目。”
老刘拿起通知看了半天,眉头皱得像团拧不开的毛线。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张耀咽口水的声音,连窗外的风声都变得小心翼翼。
就在大家以为这事要黄的时候,老刘突然叹了口气:“行吧。不过有条件——节目时长不能超过六分钟,不能影响晚自习,谁要是敢因为排练耽误学习,我让他把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抄三遍。”
“耶!”沈明野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,被许严一把按住。
“现在商量,”老刘往讲台上一靠,抱起保温杯喝了口茶,“我倒要看看你们这群满脑子公式的家伙,能搞出什么花样。”
教室里瞬间变成了菜市场。沈明野第一个跳起来:“我觉得可以搞个乐器合奏!谢兄会弹吉他,张耀……张耀会敲桌子,也算打击乐!”
“谁会敲桌子啊!”张耀气得脸红,脸上却挂着兴奋的笑,“我表哥是鼓手,我可以借套架子鼓来!”
“太吵了。”裴漾突然开口,她和方雨涵正凑在一起看节目单,“要不搞个诗歌朗诵?林砚舟的文笔好,可以写稿子。”
“朗诵?”沈明野立刻摇头,“跟念课文似的,多无聊。要我说,搞个小品,就演咱们平时刷题的样子,肯定能引起共鸣!”
“我觉得可以跳舞。”方雨涵突然举手,“我小时候学过爵士舞,裴漾可以跟我一起。”
“两个女生不够啊。”许严推了推眼镜,“要不搞个歌舞串烧?沈明野负责搞笑,我们负责……围观。”
争吵声像潮水般涨涨落落,林砚舟看着谢烬阳在草稿纸上画来画去,起初以为是解题步骤,凑近了才发现,是个简易的舞台草图。
——中间画着个麦克风,旁边标着“4人”,下面写着“流行歌曲”。
还真认真考虑了。
谢烬阳居然会对这种事情上心,没看出来啊。
林砚舟忍不住笑了,伸手在“4人”旁边添了个“+2”。
谢烬阳抬头看他,眼里的笑意藏不住:“加上你我?”
林砚舟默认。
指尖划过纸页时,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背,林砚舟像触电般同时缩回手,空气里突然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甜。
“我觉得合唱挺好。”许严突然开口,打断了喧闹,“简单好排练,还能全班参与,不容易出错。”
“合唱?”沈明野皱起眉,“唱什么啊?《国歌》?”
“可以唱流行歌啊。”裴漾眼睛一亮,“我们之前秋游谢烬阳唱的那个《海阔天空》,歌词挺适合我们唱的。”
“可以啊!”张耀立刻接话,“谢兄还能来个吉他伴奏,绝对好听!”
“行啊。”谢烬阳突然开口,把草稿纸往前推了推,“合唱。”
“我也会那首歌,可以可以。”方雨涵举手,眼睛亮晶晶的。
“那我负责指挥!”裴漾自告奋勇,“小学时我当过合唱团指挥!”
老刘看着吵成一团的学生,嘴角忍不住勾起点笑意,又很快板起脸:“就这么定了,合唱《海阔天空》。谢烬阳弹吉他,班长指挥,剩下的人都参加。现在商量服装,要统一,别太花哨啊。”
“穿校服呗!”沈明野立刻提议,“省事又统一!”
“不行。”裴漾立刻反对,“太普通了,没有舞台效果。要不穿白衬衫?配牛仔裤,简单又好看。”
“我觉得可以加条领带。”谢烬阳突然说,目光落在林砚舟身上,“蓝色的,跟咱们校服裤子颜色搭。”
林砚舟愣了愣,突然想起古镇回来那天,谢烬阳穿的那件白衬衫,领口的扣子松开两颗,漫不经心的味道懒散又自由。
“女生可以穿蓝白色连衣裙。”方雨涵翻着手机里的图片,“配小白鞋,肯定好看。”
“那得赶紧买啊!”张耀掏出手机,“我搜搜看,白衬衫多少钱一件……”
“我来统计尺码。”裴漾拿出笔记本,“男生报身高体重,女生报尺码,今晚统计完,明天就让我妈帮忙网购,应该能赶上。”
教室里的讨论声像炸开的爆米花,甜香里带着点兴奋。
沈明野正跟许严争论领带要宽版还是窄版,张耀已经开始比划白衬衫配牛仔裤的样子,裴漾和方雨涵在认真记录每个人的尺码,连老刘都忍不住插了句“别买太便宜的,质量不好”。
林砚舟看着谢烬阳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尺码,笔尖顿了顿,突然说:“我不会唱歌。”
“没关系。”谢烬阳抬头看他,眼里的光比台灯还亮,“跟着大家张嘴就行,没人会注意的。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实在不行,你站我旁边,我带你唱。”
林砚舟没说话,只是笑着点了点头。
夜风从窗户钻进来,带着点操场的草香,把所有没说出口的话都吹得轻轻痒痒的。
接下来的几天,晚自习的教室里多了些不一样的色彩。
沈明野和张耀在后排练习合唱,跑调的声音混着翻书的沙沙响,莫名有种潇洒的感觉。
裴漾和方雨涵在走廊里核对歌词,偶尔能听见她们讨论“这个声部该谁唱”。
林砚舟的小说本被摊在桌面上,他正在写联欢会的场景:“他站在合唱队伍里,身边的人穿着白衬衫,领结系得歪歪扭扭。音乐响起时,他听见身旁传来轻轻的哼唱声。”
“这里可以加句细节。”谢烬阳凑过来看,指尖轻轻点在纸页上,“比如‘领结被风吹得晃了晃,像只振翅的白蝴蝶’。”
林砚舟笔尖一顿,似乎有些不想被他看见地收起了本子。
抬眼时,正好撞见谢烬阳的目光,里面盛着点笑意,像是逗玩小猫之后愉悦的神情。
谢烬阳!故意的是吧!
老刘偶尔会来看排练进度,抱着保温杯站在教室后排,看着沈明野把歌词唱错,也只是摇摇头,没像平时那样批评。有一次,他甚至跟着节奏轻轻点头,被许严发现时,还嘴硬说“只是脖子酸了”。
晚自习下课的铃声里,大家不再是立刻收拾书包冲出教室,而是围在一起讨论服装细节。
沈明野吵着要在领带上别个篮球徽章,被许严按住说“太花哨”;张耀在研究该穿什么颜色的鞋子,说“要跟白衬衫搭”;裴漾和方雨涵在商量女生的发型,想让辫子看起来更活泼些。
林砚舟和谢烬阳总是最后离开教室。
两人并肩往操场走,月光把影子拉得很长,像两条会说话的影子。
“其实不用这么紧张。”有一次,林砚舟看着谢烬阳在操场上反复练习吉他和弦,忍不住说,“随便弹弹就行。”
谢烬阳停下拨弦的手,月光落在他睫毛上,像撒了层碎银:“不行。”
他抬头望了眼教学楼的灯光,“要和你一起站在舞台上,得认真点。”
林砚舟没说话,只是浅浅地笑了笑。
夜风带着操场的草香扑过来,比晚自习的空气清爽多了,像把所有积压的疲惫都吹得一干二净。
又是一个周五的晚自习,教室里弥漫着种奇异的氛围。
练习册被推到桌角,取而代之的是刚到的白衬衫、领结和白色连衣裙。沈明野正对着镜子系领结,笨手笨脚地打了个歪歪扭扭的结,引来一片哄笑;张耀在往头发上喷定型喷雾,不小心喷到了旁边的许严,被追着打;裴漾和方雨涵穿着连衣裙,正在互相整理裙摆,裙摆扫过腿边的轻响里,带着点抑制不住的兴奋。
林砚舟把小说本放进书包,指尖触到谢烬阳早上塞给他的东西。
——是条崭新的蓝色领结,上面别着个小小的篮球徽章。
又搞这些小动作。
他心里想着,嘴角却忍不住勾了起来。
谢烬阳背着吉他走进教室时,全班突然安静了两秒。
他穿了件挺括的白衬衫,领结系得整整齐齐,袖口卷到手肘,看着还挺专业。
沈明野吹了声口哨:“可以啊谢烬阳,今天不像刷题机器了!”
“总比某人领结系得像红领巾强。”谢烬阳回了句,目光却落在林砚舟身上,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,“领结会系吗?”
林砚舟举起手里的领结晃了晃,有点别扭地摇头。
谢烬阳笑了笑,走到他面前,指尖捏住领结的两端:“低头。”
林砚舟乖乖低下头,鼻尖差点碰到对方的白衬衫。
淡淡的洗衣液香味混着点阳光的味道,像记忆力无数个熟悉的味道,暖得人心里发颤。
谢烬阳的指尖很灵活,穿过领结、绕圈、收紧,动作一气呵成。
林砚舟能感觉到他的指腹偶尔蹭过颈侧,像羽毛轻轻扫过,痒得他想躲,却又莫名舍不得动。
“好了。” 谢烬阳后退半步,上下打量了他一眼,眼里的笑意更深了,“挺合适。”
林砚舟抬手摸了摸领结,刚好系在衬衫第二颗纽扣中间,不松不紧。
那个小小的篮球徽章别在领结侧面,在灯光下泛着点微光,像个藏起来的秘密。
“嗯。” 他低声说,耳尖有点发烫。
谢烬阳笑着转身回到自己座位,拿起吉他调弦,指尖拨动琴弦的瞬间,清脆的音符在教室里散开,像撒了把星星。
沈明野立刻凑过去:“快弹两句听听!我们配合一下?”
谢烬阳拨了段《海阔天空》 的前奏,旋律瞬间把林砚舟的思绪拉回了高二上的海边。
那个少年弹着吉他,视线跳过人群,直直地看他。
现在也是一样,从未改变过。
张耀忍不住跟着哼起来,跑调的声音把大家都逗笑了。裴漾和方雨涵提着裙摆转了个圈,蓝白色的裙摆在灯光下像盛开的花。老刘抱着保温杯站在门口,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,却还是硬板着脸说:“别光顾着闹,等会儿去礼堂彩排,别给我丢人。”
“知道啦刘老师!” 全班齐声回答,声音里的兴奋像要溢出来。
空气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,大家排队去礼堂彩排。
脱离了题海和练习册,大家仿佛都变得光鲜亮丽。
一路上都闹着,笑着。
也许,青春里微小的幸福都藏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瞬间。
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,共同珍藏的,那一个个瞬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