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月寒风卷走最后一片银杏时,专利分红的数字在苏晴账户跳动。
“工作室就叫‘根纹’!”她戳着租房APP,“得带露台种文竹!”
陈屿却划到郊区仓库的页面:“无人机试飞要挑高。”
屏幕光映着争执的影子,窗台“程序不报错”突然抖落花穗——星斑苗的气根已悄悄缠上黎族织机残件。
初雪那日,苏晴在旧书摊前跺脚哈气。
老人用棕刷扫去《黎音辑录》封面的雪粒:“符阿婆的织机有灵,专挑雪天显形。”
她顺着老人所指望去,织机榫卯间竟凝出冰晶纹路,与黎布上的“根纹共生”图腾完美重合。
“科技温度零度验证!”她兴奋地拍视频。
镜头里冰纹蔓延,陈屿的无人机却突然俯冲——桨叶刮飞织机顶梁上挂的蜡染布,靛蓝黎布如断鸢坠进面馆汤锅!
“我的星轨纹!”苏晴扑向汤锅。
陈屿拽回她手腕时,面馆老板娘已捞出黎布。油花在纹样间晕开黄渍,她拧着布冷笑:“赔我整锅高汤!”
苏晴摸遍口袋,只剩织到一半的围巾。灰绒线缠着黎族金线,纹样正是冰晶图腾的变体。
“抵汤钱……”她递围巾的手被按住。
陈屿抽走围巾裹住黎布:“我修。”
老板娘突然盯住他羽绒服内衬:“补好布,免单三个月!”
修复台设在面馆阁楼。
陈屿用无人机摄像头扫描油渍,苏晴拆解围巾金线。热汤的膻气混着霉味,老板娘儿子小海趴着写作业:“哥哥,无人机会绣花吗?”
“会飞就行。”陈屿更换桨叶,“绣花找你苏晴姐。”
苏晴的钩针却卡在黎布纤维里——油污已渗入光绪年的血绣纹。
深夜,陈屿被消息提示音惊醒。
苏晴发了张黎布特写:油渍在紫外灯下泛着荧光,勾勒出符阿婆血绣的完整纹路。
苏晴紫外线去污法!
苏晴就是布脆了…
陈屿赶到时,黎布正泡在松节油里。
苏晴用镊子夹着棉片轻拭:“总监说要用在无人机灯光秀……”
布面突然“刺啦”裂开!符阿婆绣的“光绪廿三年”顷刻碎成两半!
“科技温度过头了。”她攥着碎片发抖。
陈屿捡起飘落的金线:“用这个缝。”
正是她拆自围巾的黎族金线。钩针穿梭在裂帛间,老板娘的声音突然从梯口传来:“高汤味窜上来了,补不好布就赔钱!”
雪光透过天窗,苏晴的鼻尖沁出汗。
金线缝合的裂痕在黎布上蜿蜒如新脉,陈屿忽然操控无人机吊起绣绷。旋翼气流拂动布面,他指间金线随无人机的轨迹穿行。
小海惊呼:“无人机真会绣花!”
最后一针收线时,黎布突然迸发脆响!
符阿婆的血绣字迹在裂缝处剥落,金线缝合的纹路却亮起微光——无人机桨叶刮起的风灌入织孔,竟发出符阿婆录音里的黎族古谣!
“纹断魂续……”苏晴抚过震颤的布面。
陈屿的平板弹出光谱图:“织孔频率吻合人声波段。”
老板娘踹门而入的刹那,黎布自案台浮空而起!无人机群托着它在雪光中旋转,布面金纹流淌出《黎音辑录》的全本音律!
面馆静如古墓。
老板娘突然跪下磕头:“符阿婆显灵了!”
小海作业本飘到苏晴脚边——数学题间隙画满无人机绣花图,标题歪扭:“我的新妈妈会通灵”。
灯光秀彩排前夜,总监对着复原的黎布跺脚。
“网友要实景拍摄!去哪找符阿婆时代的雪景?”
苏晴展开围巾半成品:“初雪那天的旧书摊……”
陈屿已点开天气预报:“明天有雪。”
无人机群盘旋在旧书摊上空时,冰晶在织机榫卯重凝。
总监盯着监视器:“围巾呢?苏晴你戴围巾入镜!”
她裹上灰绒围巾,金线纹路与冰晶交映。陈屿操控主机机位,镜头里她的围巾穗梢扫过织机,冰晶簌簌掉落如星尘。
“卡!”总监摔台本,“围巾太新!做旧!”
苏晴解围巾的手僵住。老人突然递来棕刷:“用这个。”
陈屿却抽走围巾:“用雪。”
暴雪突至的黄昏,苏晴蜷在面馆阁楼钩围巾。
金线耗尽的窘境被汤香冲淡——老板娘免单的高汤在炉上翻滚。小海推来铁罐:“姐姐卖废品,钱买金线!”
罐里塞满无人机零件,陈屿的备用桨叶压着“根纹工作室”的租房合同。
“科技换传统?”苏晴掂着桨叶。
小海把零件倒进汤锅:“煮旧!”
铜件在牛骨汤里沉浮,苏晴忽然抽起漏勺——桨叶已裹上油润包浆,纹路竟似黎族古银器。
最终围巾在雪夜完成。
灰绒浸透高汤又经暴雪冰冻,金线在低温中绷出符阿婆时代的裂纹。苏晴走向织机时,围巾垂落的冰凌在镜头前折射七彩光斑。
“Action!”总监的吼声劈开雪幕。
无人机群托起黎布掠过苏晴头顶,围巾的金纹与黎布瞬间共鸣!陈屿按下声控键,符阿婆的歌声从三百筘齿间迸发——
“纹断处啊——魂生根——”
古谣震落满树积雪,苏晴的围巾突然被桨叶绞住!
惊呼声中,陈屿的无人机急速俯冲割断围巾。断裂的金线如金蛇狂舞,黎布裹着雪片覆盖住倾倒的织机!
直播信号中断前最后画面:黎布在织机上凸起人形轮廓,符阿婆的血绣字迹在雪光中熠熠生辉。
热搜爆了:#无人机通灵事件##符阿婆复活#
苏晴在急诊室接总监电话:“围巾报废了……”
“网友要同款!”总监狂笑,“断纹版预售破十万条!”
她低头看掌心——半截围巾的断口处,陈屿用铜桨叶烫了枚补丁,纹路正是小海画的“无人机绣花”。
工作室签约日,雪水从仓库顶棚漏下。
苏晴举着“根纹”招牌躲雨,陈屿用黎布接漏水。专利书在墙角泛潮,小海突然举着伞冲进来:“妈妈让我入股!”
他倒出储蓄罐的硬币,最上面是苏晴给的刻字硬币——烛泪红绳已包浆成蜜色。
“押租金。”小海踮脚按硬币在合同上。
陈屿忽然抓过苏晴的断围巾,铜补丁压住硬币:“双押。”
冰水滴在补丁上,铜锈混着金线晕开青绿色。
深夜,苏晴在漏雨的仓库钩新围巾。
陈屿维修着被雪水泡坏的无人机,小海趴着画设计图:“姐姐,补丁能做成商标吗?”
她扬起断围巾的铜补丁:“叫‘断纹逢生’。”
初雪周年那晚,旧书摊搭起民俗展台。
复原的黎布悬在织机上方,苏晴戴着新围巾演示绞缬。陈屿的无人机群吊着冰晶模具,雪光下金纹与冰纹再度重合。
老人忽然击打筘齿:“符阿婆的织魂歌,今日圆满!”
古谣声中,小海设计的“断纹逢生”胸针在展台闪光——铜桨叶弯成黎纹,嵌着烛泪红绳硬币的残片。
苏晴的钩针滑落展台。
陈屿弯腰去捡,无人机却突然播报:“温度过低,建议佩戴围巾保暖。”
在哄笑声中,他展开断围巾裹住两人脖颈。铜补丁硌着锁骨,断裂的金线垂在雪地里,随脚步缠成解不开的结。
雪又大了些,仓库的雨棚被积雪压弯。
苏晴整理预售围巾时,陈屿在漏雨处挂上椰青壳。水滴敲着空壳,像符阿婆时代的更漏。
小海举着胸针设计稿跑来:“专利分红够修屋顶了!”
陈屿却指向仓库外墙的涂鸦——小海画的无人机绣花图在雪中斑驳。
“留着。”他用围巾擦去雪粒,“这是根纹。”
苏晴的断围巾拂过涂鸦,铜补丁在砖面拓下金痕。
收摊时,老人赠了本《黎俗婚考》。
“符阿婆补全的。”他指着书中夹的蜡染片,“断纹处该绣连理枝。”
冰车碾过雪路,苏晴翻开书页——夹页的黎布上绣着交颈鸟,翅羽纹路竟与围巾断纹一模一样。
路灯下,陈屿的无人机吊起围巾两端。
旋桨气流中,断纹在雪幕上投射出完整图腾。苏晴呵着白气:“金线不够长……”
“够缝。”他忽然咬断围巾线头,“用雪光线。”
雪光线的针法在仓库彻夜未歇。
断纹被冰晶金线覆盖,新生的连理枝纹在暖灯下流淌蜜光。缝完最后一针时,陈屿的无人机突然播报:“温度达标,建议拥抱取暖。”
苏晴把围巾甩上房梁:“修你的无人机去!”
铜补丁晃荡着,在专利书上投下翅膀状的光斑。
小海在晨光中推门而入。
他举着“断纹逢生”胸针成品,针尖挑着张纸条:“妈妈问房租够不够再加个面馆分店?”
苏晴捏起纸条——背面是陈屿的字迹:“用我的分红抵。”
初雪在朝阳中化作檐滴。
仓库的漏雨处,椰青壳承满雪水,文竹根须从壳底钻出,探向黎布上符阿婆绣的交颈鸟。
而有些纹路无需织补,如同雪落春河,如同断线归处,裂痕自会化作引路的金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