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幻想小说 > 烬火渡
本书标签: 幻想  前世 

前世宋朝

烬火渡

秋风掠过行宫的檐角时,苏岸收到了易胭从京畿送来的密信。信纸边角沾着紫苏粉,是他们约定的平安记号,字迹却比往日潦草——苏珩的亲兵在城郊私设关卡,盘查往来粮车,连给禁军送粮的队伍都被拦下。

“八弟这‘农桑印’,怕是镇不住野心。”长公主苏华不知何时站在帐外,手里捧着本泛黄的《农桑辑要》,那是先帝赐给她的陪嫁。书页间夹着张字条,是宗室老亲王们联名写的,大意是愿支持长公主垂帘听政,待局势安稳再立储君。

苏岸将密信凑近烛火点燃,灰烬混着紫苏香飘向窗外:“大姐可知,去年云州蝗灾,是苏珩的岳父借放粮之名,吞并了三个县的民田?”他从粮册里抽出张地契,上面的红印赫然是苏珩岳父的私章,“二哥的盐商,把官盐掺了沙土卖,岭南已有人因吃了劣质盐瞎了眼。”

苏华的指尖在书页上掐出折痕:“可他们毕竟是皇子,你……”

“皇姐见过草原的雪吗?”苏岸忽然打断她,从行囊里取出块风干的紫苏根,“漠北的牧民说,再厚的雪,春天一到总会化的。就像这些纷争,总会被田垄里的新苗压下去。”

第二日,苏岸让人将苏珩私囤粮草、苏琰勾结盐商的证据,连同各地报来的粮产清单,一起贴在了行宫门外的公告栏上。清单末尾,他用朱笔写着:秋收将至,各地粮价若敢上涨一文,严查到底。

百姓围着公告栏议论纷纷,有个老农指着粮产清单上的紫苏产量,抹着眼泪说:“去年冬天全家就靠这紫苏饼活命,八王爷没骗咱们!”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,原本观望的百姓渐渐聚到苏岸的粮车旁,帮着卸粮、分粮,竟自发形成了人墙,将苏珩派来的亲兵挡在外面。

苏琰得知消息时,正让史官撰写“八王荒废政务、蛊惑民心”的奏折,闻言猛地将笔摔在地上:“一群泥腿子懂什么!”可当他带着文官去行宫理论,却被守在门口的老臣拦住——那些原本依附他的文官,竟有大半改了主意,说要“以民意为重”。

苏瑜倒是安静,只是派人送来幅画,画的是汴京的御花园,角落里有株不起眼的紫苏,旁边题着行小字: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。苏岸看罢,让人回赠了袋新收的紫苏籽,附言:待到来年春,可种满庭芳。

中秋那日,皇帝的精神好了些,让苏岸扶着他去看菜畦里的紫苏。那些幼苗已长到半人高,紫莹莹的叶片在风中舒展,像无数只小手托着阳光。

“岸儿,你可知为何要让你管粮仓?”皇帝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,“这天下的兵戈,说到底是为了一口饭;这朝堂的纷争,到最后也得看仓里有多少粮。”他指着远处忙着分粮的百姓,“你看他们,谁坐龙椅不重要,重要的是谁能让他们的锅里有米、田里有苗。”

苏岸忽然明白,父皇从未想让他争储,而是让他守住争储之外最根本的东西——民心。

当晚,易胭率铁骑护送着各地送来的新粮抵达行宫,粮车上插着的紫苏旗在月色里格外醒目。苏珩的亲兵见百姓们自发举着火把站在粮车两侧,竟没一人敢上前阻拦。

苏岸站在粮堆旁,看着易胭翻身下马,银甲上还沾着露水。她递过来个陶罐:“云州农户送来的紫苏酒,说是能安神。”

酒液入喉,带着清辛的暖意。苏岸望着远处兄姐们各自的营帐,灯火明明灭灭,却再没传出争执声。他忽然想起幼时在御花园种下的那颗紫苏籽,原来有些种子,看似不起眼,却能在最坚硬的地砖缝里,长出撼动根基的力量。

夜风拂过菜畦,紫苏叶沙沙作响,像是在说:这天下的安稳,从不是争来的,是种出来的。

上一章 前世宋朝 烬火渡最新章节 下一章 前世宋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