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幻想小说 > 烬火渡
本书标签: 幻想  前世 

前世元朝

烬火渡

元廷至元二十五年,深秋。

大都城外的官道上,朔风卷着枯叶,打在过往行人的脸上,带着刺骨的寒意。一辆半旧的青篷马车碾过结霜的路面,缓缓驶向城门方向。

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掀开,露出一张清丽却冷冽的面容。女子约莫二十出头,身着玄色短打,外罩一件灰布斗篷,长发用同色布带束在脑后,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亮如寒星的眼眸。她便是上官无忧,江南上官氏遗孤,一手家传剑法使得出神入化,此番北上大都,是为寻机会接触朝廷中枢,探查当年家族被诬案的蛛丝马迹。

“小姐,前面就是大都城门了,盘查怕是严得很。”车夫老忠的声音带着几分谨慎。

上官无忧颔首,目光扫过城门口列队检查的元兵,甲胄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泛着冷硬的光。“我知道,东西都藏好了?”

“放心,按小姐说的,都藏在车轴夹层里了。”

马车缓缓驶入城门,果然被拦下仔细盘查。上官无忧端坐车内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藏着的一柄短刃,气息平稳,面上看不出丝毫异样。好在老忠应对得当,并未引起怀疑,片刻后,马车得以放行,驶入大都城内。

大都作为元廷都城,街巷繁华,却也处处可见蒙古贵族与色目富商的身影,汉人百姓多是行色匆匆,眉眼间带着几分拘谨。上官无忧找了家位于南城的客栈住下,此地靠近汉人聚集区,相对不易引人注意。

安顿好后,她换上一身素色襦裙,扮作寻常江南女子,提着一小篮刚买的绣线,缓步走向城中最热闹的文坊街。她听闻,新科状元郎拓跋宴近日便在这条街上的一家书坊讲学,而这位状元郎虽是蒙古勋贵出身,却自幼研习汉学,高中状元后更是时常与汉人儒生交流,或许能从他口中探得些线索。

文坊街果然文风鼎盛,沿街书坊、笔墨铺林立,不时可见身着儒衫的读书人驻足交谈。上官无忧循着路人的指引,来到一家名为“翰墨轩”的书坊外,远远便听到里面传来温润清朗的讲学声。

她并未贸然进入,只在书坊斜对面的一家茶摊坐下,点了一壶热茶,静静观察着。不多时,书坊门开,一群儒生簇拥着一名男子走了出来。

那男子身着月白色锦袍,腰束玉带,身姿挺拔如松。他面容俊朗,眉眼深邃,鼻梁高挺,却因唇边噙着的温和笑意,冲淡了蒙古人特有的锐利轮廓,多了几分汉人书生的儒雅。正是新科状元拓跋宴。

他正耐心解答着身旁儒生的提问,声音温润,条理清晰,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从容气度,与上官无忧想象中骄横的蒙古勋贵截然不同。

就在此时,人群外忽然窜出两个手持短刀的汉子,眼神凶狠,直扑拓跋宴而去!周围儒生惊呼四散,拓跋宴身边的侍卫虽反应迅速,却因距离稍远,一时难以护主。

变故突生,上官无忧几乎是本能地起身。她身形如离弦之箭,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,手中绣花篮顺势甩出,篮子撞向其中一名刺客的手腕,同时右手闪电般抽出袖中短刃,寒光一闪,已架在了另一名刺客的脖颈上。

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。

刺客手腕吃痛,短刀落地,另一个则被短刃抵着咽喉,吓得不敢动弹。拓跋宴的侍卫此时已赶到,迅速将两名刺客制服。

周遭一片寂静,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女子利落的身手惊得目瞪口呆。

拓跋宴也愣住了,他看着眼前的女子,素衣荆钗,容貌清丽,眼神却冷冽如剑,方才那一瞬间爆发的速度与力量,绝非寻常女子所有。

“多谢姑娘出手相救。”拓跋宴回过神,对着上官无忧拱手,语气诚恳,“不知姑娘高姓大名?为何会在此处?”

上官无忧收刃回袖,脸上恢复了平日的疏离,淡淡道:“路见不平,举手之劳,公子不必挂怀。”说罢,她转身便要离开,不愿多做纠缠。

“姑娘留步!”拓跋宴上前一步,目光落在她略显单薄的背影上,“姑娘身手不凡,却似有难言之隐。如今大都不太平,姑娘独自一人,怕是多有不便。若不嫌弃,可否告知在下姓名,日后也好报答今日之恩?”

上官无忧脚步微顿,并未回头,只留下一句清冷的话语,消散在风中:“萍水相逢,何必留名。公子自身多保重便是。”

说罢,她身影几个起落,便消失在街角的人流中,只留下拓跋宴站在原地,望着她离去的方向,眼中充满了探究。

这个女子,是谁?她的身手,她的眼神,都透着一股不属于江南闺秀的锋芒。而她袖中那柄短刃的样式,似乎隐约在哪里见过……

朔风依旧,卷起地上的落叶,也吹动了两人命运交织的序幕。

上一章 前世宋朝 烬火渡最新章节 下一章 前世元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