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本小说网 > 游戏同人小说 > 王者多Cp
本书标签: 游戏同人  云亮  亮懿     

《祁山月》

王者多Cp

建兴九年的秋雨总带着彻骨的寒意,诸葛亮将手炉往袖中又塞了塞,案上的《出师表》誊本已积了层薄灰。帐外传来甲胄碰撞的脆响,他不用抬头也知是姜维来了——只有这位天水来的小将,会在三更天还守在中军帐外。

"丞相,魏军又在阵前挑衅。"姜维的声音压得很低,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急切,"斥候说...是司马懿亲自领兵。"

狼毫骤然顿在宣纸上,墨点晕开如寒潭。诸葛亮望着帐顶悬着的青铜灯,恍惚想起建安十三年的那个冬夜,也是这样连绵的雨,他在周瑜的军帐外撞见那个穿玄色锦袍的青年。那时司马懿还只是曹操身边的文学掾,眉目间带着未脱的青涩,却在与他对视时,眼中闪过一丝不容错辨的锋芒。

"传令下去,坚守不出。"诸葛亮卷起地图的手指泛白,"让伙房给将士们多加些姜茶。"

帐外的雨似乎更大了,打在帐篷的帆布上噼啪作响。姜维欲言又止地退了出去,诸葛亮却忽然想起昨日收到的密信,是在洛阳的细作传回的——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病了,病得很重。

他第一次见到张春华是在建安十六年,那时司马懿已是曹丕的属官。在一次文人雅集上,那个穿绯红襦裙的女子安静地坐在司马懿身边,眉眼温顺,却在司马懿与人争执时,不动声色地递上一杯热茶。诸葛亮记得那时自己端着酒杯,遥遥望着那对璧人,心里竟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涩意。

"军师还没歇息?"

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诸葛亮差点打翻案上的烛台,他抬头便对上一双含笑的眼睛。司马懿不知何时进了帐,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,玄色的披风上沾着细碎的雨珠。

"仲达深夜至此,所为何事?"诸葛亮强作镇定地抚平衣袍上的褶皱,指尖却不受控制地颤抖。

司马懿解下披风递给身后的侍从,缓步走到案前:"听闻孔明近日夜不能寐,特来送些安神的草药。"他将一个小巧的锦盒推到诸葛亮面前,"这是家母传下的方子,对心悸最有效。"

诸葛亮看着锦盒上精致的云纹,忽然想起建安二十年的那个雪天。那时他刚从柴桑回来,路上染了风寒,高烧不退。夜里躺在驿馆的床上,恍惚间似乎有人坐在床边,用温热的帕子给他擦额头。他那时意识模糊,只记得那人身上有淡淡的松木香,还有...一声极轻的叹息。

"多谢仲达好意,只是亮军中自有军医。"诸葛亮将锦盒推了回去,目光落在司马懿腰间的玉佩上。那是块上好的羊脂玉,雕成了狼的形状,他记得那是曹丕赐的,当年司马懿收到时,还特意在信里跟他炫耀了半页纸。

司马懿却像是没看见他的动作,自顾自地打开锦盒:"孔明可知,昨日洛阳来的信使说,春华的病好多了。"他的语气平淡,眼角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,"她说等我回去,要亲自给我做我最爱吃的胡饼。"

诸葛亮握着笔的手猛地收紧,笔杆硌得指节生疼。他想起去年在渭水边,司马懿隔着两军阵前,笑着对他说:"孔明,你我相识二十余载,何必如此针锋相对?不如各退一步,共饮一杯如何?"那时他只是冷笑以对,却在转身时,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"珍重"。

"仲达若是惦念夫人,便该早日班师回朝。"诸葛亮别过脸,不敢再看司马懿的眼睛,"何苦在这里耗费时日?"

司马懿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,那笑声里带着几分自嘲,几分无奈:"孔明可知,我为何总爱与你作对?"他向前一步,两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,诸葛亮甚至能闻到他发间的墨香,"因为只有这样,我才能光明正大地看着你。"

帐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,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,清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。诸葛亮的心跳得像要炸开,他想后退,却被司马懿轻轻按住肩膀。那力道很轻,却带着不容抗拒的温柔。

"建安十三年的那个雨夜,你在周瑜帐外站了整整三个时辰。"司马懿的声音低沉如大提琴,"我就在廊下看着你,看你把披风裹得紧紧的,像只受惊的小兽。"

诸葛亮猛地抬头,撞进一双盛满星光的眼眸。他忽然想起那时确实觉得有人在看他,回头却只看到空荡荡的回廊,只有廊下的灯笼在风里轻轻摇晃。

"建安十六年的雅集,你喝了太多酒,吐得厉害。"司马懿的指尖轻轻拂过诸葛亮的鬓角,"我送你回府,你抓着我的衣袖不放,嘴里反复念着'隆中对策'。"

那些被刻意遗忘的片段忽然如潮水般涌来,诸葛亮看着眼前这张熟悉的脸,眼眶竟有些发热。他想起建安二十四年,关羽败走麦城的消息传来,他在中军帐里枯坐了三天三夜,是司马懿乔装成商人,混进蜀营,强行灌给他一碗热粥。

"你..."诸葛亮的声音有些哽咽,"为何要这样?"

司马懿忽然笑了,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月光:"因为当年在南阳卧龙岗,我就告诉过你,若天下二分,我愿与你各守一方,永不相攻。"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,那是块和田玉,雕成了卧龙的形状,"这块玉,我带了二十年。"

诸葛亮看着那块玉佩,忽然想起建安十二年的春天,他在卧龙岗的茅屋外种了株桃树。有天来了个穿青布长衫的书生,站在桃树下看了很久,临走时留下句话:"这桃树开得真好,可惜花期太短。"

那时他只当是寻常过客,如今想来,那人的眉眼,竟与眼前的司马懿一般无二。

"仲达..."诸葛亮伸手抚上那块玉佩,冰凉的玉质下,似乎还带着人的温度。

司马懿握住他的手,十指相扣:"孔明,待这场战事了结,随我去温县看看可好?那里有我家的老宅,院里种着你爱吃的青梅。"

帐外传来雄鸡的啼鸣,天快要亮了。诸葛亮看着案上的《出师表》,又看看眼前的人,忽然笑了。他想起先帝白帝城托孤时的眼神,想起成都城里百姓的期盼,想起...自己肩上的重担。

"仲达,"他轻轻抽回手,将那块玉佩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,"待天下太平之日,亮必赴约。"

司马懿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,却很快被笑意取代:"好,我等你。"

天边泛起鱼肚白时,司马懿已经离开了。诸葛亮摸着怀里的玉佩,忽然觉得这连绵的秋雨似乎也没那么冷了。他打开司马懿留下的锦盒,里面是晒干的远志和当归,还有一张小纸条,上面是司马懿遒劲的字迹:"当归当归,何时当归?"

诸葛亮拿起笔,在纸条的背面写下:"待我功成,必当归。"

帐外的将士们开始操练了,呐喊声震彻云霄。诸葛亮走到帐门口,望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,忽然想起很多年前,他和司马懿在许都的酒肆里,对着一轮明月,约定要一起看遍这大好河山。

那时的他们,都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,以为只要心怀天下,便能不负苍生。却不知命运的丝线早已将他们紧紧缠绕,在这乱世之中,谱写出一段无人知晓的传奇。

秋风卷起诸葛亮的衣袍,他深吸一口气,转身走向中军帐。远处的魏军阵营里,司马懿正站在高台上,遥遥望着蜀营的方向,手里紧紧攥着一块卧龙玉佩。

他们都知道,这场战事还未结束,他们的约定,或许还要等很久才能实现。但此刻,隔着千军万马,隔着漫天烽火,他们却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,在这祁山的明月下,谱写出一曲无声的乐章。

很多年后,当姜维打开诸葛亮的遗物,在那本泛黄的《出师表》里,发现了一张小纸条。上面是诸葛亮清秀的字迹:"温县的青梅,该熟了吧。"而在纸条的背面,是司马懿的批注:"等你回来一起摘。"

那时祁山的战火早已熄灭,洛阳的宫墙上爬满了牵牛花。有人说,在一个晴朗的午后,看到一位白发老者,坐在温县老宅的青梅树下,手里拿着两块玉佩,一块是龙,一块是狼。

上一章 双兰 王者多Cp最新章节 下一章 《春野与荆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