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捏着那几页纸,指尖能感受到纸张边缘的粗糙——是司马懿惯用的草稿纸,带着他独有的、冷冽的墨香。风卷着银杏叶落在纸上,簌簌作响,像谁在耳边轻语。
“那我也不能输。”他忽然笑了,从背包里抽出一个笔记本,“我的推演过程,你也可以看。”
笔记本的封面是浅灰色的,边角已经磨得有些发白。司马懿接过时,指尖不小心碰到诸葛亮的指腹,两人像被烫到似的同时缩回手。笔记本上还带着诸葛亮的体温,比他自己的手要暖些。
“谢了。”司马懿的声音有点闷,转身想走,却被诸葛亮叫住。
“司马懿,”诸葛亮捡起一片落在脚边的银杏叶,叶边金黄,叶脉清晰,“如果……我是说如果,我们都解出来了呢?”
司马懿回头,风掀起他额前的碎发,露出那双总是藏着冷意的眼睛。“那就再比一次。”他说,语气里却没了往日的尖锐,倒像是句玩笑。
诸葛亮把那片银杏叶夹进司马懿给的草稿纸里,忽然觉得,这场赌约的输赢,好像没那么重要了。
元歌的傀儡不知何时从树后钻了出来,手里拿着支彩笔,在两人之间的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爱心。元歌红着脸跑过来,一把将傀儡抱起来,小声道歉:“抱歉,它乱画画……”
司马懿的耳尖似乎红了,却没说话,转身快步走远。诸葛亮看着他的背影,又低头看地上的爱心,嘴角忍不住弯了弯。
“亮亮,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!”韩信抱着个纸袋子跑过来,里面是刚出炉的桂花糕,“公瑾说你喜欢这个。”
周瑜跟在后面,手里拿着本乐谱,看到地上的爱心,又看看诸葛亮手里的草稿纸,了然地笑了笑。
“对了,”韩信忽然想起什么,“刚才看到司马懿往星象馆跑了,手里还拿着你的笔记本,他该不会是想偷看吧?”
“不会。”诸葛亮笃定地说。他知道司马懿的骄傲,就像知道自己的固执一样。
那天傍晚,诸葛亮路过星象馆时,看见司马懿坐在观测台的台阶上,手里正翻着他的笔记本。夕阳的光落在书页上,把他的侧脸染成暖金色,连平日里冷硬的轮廓都柔和了许多。
诸葛亮没有上前,只是站在树影里,看了很久。直到司马懿合上书,抬头望向天空,他才悄悄离开。走的时候,他好像听见观测台上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,像风吹过琴弦。
第六章 联赛与意外的平局
星象联赛的那天,稷下学院的星象馆挤满了人。
老夫子坐在评委席中央,手里拿着评分表,目光严肃。台下,韩信正给周瑜塞了块薄荷糖,元歌的傀儡则举着个写着“加油”的小牌子,在他怀里摇来晃去。
诸葛亮和司马懿站在观测台前,面前是巨大的星象模拟器,屏幕上正显示着猎户座的实时星轨,密密麻麻的光点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。
“本次联赛题目:计算猎户座流星雨的精确轨迹,并预测其与木星引力场交汇时的偏转角度,误差不得超过0.1度。”老夫子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,带着威严。
全场一片哗然。这个题目不仅需要精准的计算能力,还要结合天体物理与魔道能量的相互作用,难度远超往届。
诸葛亮深吸一口气,手指落在模拟器的操作盘上。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冷静下来,脑海里瞬间浮现出无数公式。司马懿也动了,他的动作更快,指尖在键盘上翻飞,屏幕上的星轨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星象馆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模拟器运行的嗡鸣。韩信握紧了周瑜的手,手心全是汗;元歌的傀儡紧张地捂住眼睛,只敢从指缝里偷看。
三个小时后,两人同时停下了动作。
屏幕上显示出两组数据,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,竟然完全一致。
评委席上的教授们交头接耳,老夫子捋着胡子,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。“经过核验,”他站起身,声音洪亮,“诸葛亮与司马懿,计算结果完全准确,并列第一!”
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韩信跳起来欢呼,差点把元歌的傀儡吓掉;周瑜笑着鼓掌,眼底的温柔藏不住;元歌的傀儡则挥舞着小牌子,喊着谁也听不懂的加油声。
诸葛亮和司马懿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,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默契。
“恭喜。”诸葛亮先开口,伸出手。
司马懿看着他伸出的手,迟疑了一下,也伸了过去。两手相握,诸葛亮的手温暖干燥,司马懿的手微凉,指尖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。
“恭喜。”司马懿说。
颁奖结束后,星象馆的人渐渐散去。韩信拉着周瑜和元歌去庆祝,临走前还冲诸葛亮挤眉弄眼:“记得履行赌约啊!”
观测台上只剩下诸葛亮和司马懿。晚风从观测口吹进来,带着深秋的凉意。
“那个赌……”诸葛亮想说不用买早餐了,却被司马懿打断。
“我会去买。”司马懿看着他,“一个月,每天早上七点,在银杏树下。”
诸葛亮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好,我等着。”
他们并肩站在观测台前,看着远处的夕阳沉入地平线,天空渐渐暗下来,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。猎户座清晰可见,像个威武的猎人,横亘在夜空中。
“其实,”司马懿忽然说,“你的推演里,关于暗物质的补充计算,比我的更精准。”
诸葛亮转头看他,月光落在司马懿的脸上,他的睫毛很长,投下淡淡的阴影。“你的魔道能量干扰模型,也给了我启发。”
司马懿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,像冰面裂开一道缝,露出底下的暖意。“下次,我们可以试试合作。”
“好啊。”诸葛亮的心跳忽然快了一拍,“星象馆的观测日志,一直缺个搭档。”
那天晚上,诸葛亮回到宿舍,发现书桌上多了个信封。打开一看,是司马懿的草稿纸,他夹在里面的银杏叶被细心地压平,旁边还多了一片黑色的羽毛——像是乌鸦的羽毛,上面用银粉写着一行小字:“星轨会记得每一次相遇。”
他把两片叶子和那根羽毛一起夹进笔记本里,忽然想起司马懿站在银杏树下的样子,想起他握笔时的侧脸,想起他微凉的指尖。
窗外,月光正好,像一层薄薄的纱,覆盖了整个稷下学院。
第七章 早餐与未说出口的心意
第二天早上七点,诸葛亮准时出现在银杏树下。
司马懿已经到了,手里提着两个纸袋,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豆浆和包子。他穿着黑色的外套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没戴帽子。
“你的。”司马懿把一个纸袋递给诸葛亮,里面是他喜欢的甜豆浆和青菜包。
诸葛亮接过,指尖碰到温热的纸袋,心里也暖暖的。“谢谢。”
“赌约。”司马懿别过脸,耳根有点红。
两人并肩坐在银杏树下的长椅上,安静地吃着早餐。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下来,落在他们身上,暖洋洋的。偶尔有落叶飘下来,诸葛亮会伸手接住,司马懿则会默默地捡起来,放进他手里的纸袋里。
“今天的星象课,老夫子要讲水星逆行。”诸葛亮咬了口包子,“你准备笔记了吗?”
“嗯。”司马懿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,“昨天整理了一些资料。”
诸葛亮凑过去看,笔记本上的字迹依旧凌厉,却比以前工整了许多,重要的地方还用红笔标了出来。“这里,水星与火星的交汇角度,你算错了。”
司马懿低头看去,果然有个小数点标错了位置。“谢了。”他拿出笔改正,笔尖划过纸张,声音很轻。
诸葛亮看着他认真的样子,忽然觉得,这样的早晨,好像也不错。
接下来的一个月,每天早上七点,银杏树下都会出现两个身影。有时候是豆浆包子,有时候是粥和小菜,有时候司马懿会带一本新出的星象杂志,诸葛亮会分享他的观测笔记。
他们很少说太多话,却有种莫名的默契。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喜欢喝咸豆浆,不吃香菜;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喜欢在包子里加醋,看星图时习惯用红色的笔标注。
韩信他们总喜欢打趣他们,说他们像连体婴,走到哪都在一起。每次这时,司马懿都会冷冷地瞪回去,诸葛亮则会笑着把话题岔开,但两人的耳尖都会悄悄泛红。
一个月的赌约结束那天,司马懿依旧提着早餐来的。只是这次,他还带了一个小小的盒子。
“这个,给你。”司马懿把盒子递给诸葛亮,眼神有些不自然。
盒子是木质的,上面刻着星轨图案。打开一看,里面是一枚银杏叶形状的书签,用银打造的,叶脉清晰,边缘还镶嵌着小小的蓝宝石,像星星一样闪着光。
“我……”司马懿想说什么,却被诸葛亮打断。
“很漂亮,谢谢。”诸葛亮拿起书签,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,“我很喜欢。”
司马懿松了口气,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笑。“下周有场流星雨,老夫子说可以去观测台看。”
“好啊。”诸葛亮看着他,“一起?”
“嗯。”
第八章 流星雨与告白
观测流星雨那天,星象馆的观测台挤满了人。
韩信和周瑜挤在最前面,韩信拿着相机,兴奋地对着天空拍照;周瑜站在他身边,手里拿着星图,时不时给他讲解星座的位置。元歌的傀儡举着个小灯笼,在人群里跑来跑去,元歌跟在后面,怕它被踩到。
诸葛亮和司马懿站在观测台的角落,离人群有点远。司马懿手里拿着一件黑色的外套,递给诸葛亮:“晚上冷。”
诸葛亮接过来穿上,外套上有淡淡的墨香,和司马懿身上的味道一样。“谢谢。”
他们并肩靠在栏杆上,看着天空。夜色浓稠,星星密密麻麻地铺在天上,像打翻了的珠宝盒。
“快看!流星!”人群里有人喊道。
一颗明亮的流星划破夜空,拖着长长的尾巴,消失在天际。紧接着,越来越多的流星出现,像一场盛大的烟火,绚烂而短暂。
“许愿吗?”诸葛亮笑着问。
司马懿看了他一眼,没说话,但双手悄悄握成了拳。
流星雨最盛的时候,诸葛亮忽然转头,看着司马懿的侧脸。月光和星光落在他的脸上,他的眼神很亮,像盛着一片星空。
“司马懿,”诸葛亮的声音有点抖,却很清晰,“我好像……有点喜欢你。”
司马懿猛地转头,眼睛瞪得大大的,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“你……”
“我知道这可能有点突然,”诸葛亮的心跳得飞快,手心全是汗,“但从联赛那天起,从你给我草稿纸开始,从我们一起看星轨开始……我好像,越来越在意你了。”
司马懿张了张嘴,却没说出话。他的脸颊很烫,心跳得像要炸开一样。
一颗特别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,照亮了两人的脸。
“我也是。”司马懿的声音很轻,却清晰地传到诸葛亮耳朵里,“从……从你指出我步骤跳得太多的时候,就开始了。”
诸葛亮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,笑得像个孩子。他伸出手,轻轻握住了司马懿的手。
司马懿的手还是微凉的,却没有再躲开。两手相握,仿佛握住了整个星空。
不远处,韩信举着相机,偷偷拍下了这一幕。周瑜看着他们,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。元歌的傀儡抱着一个星星形状的气球,在他们身后摇摇晃晃,像是在祝福。
流星雨还在继续,一颗接一颗地划过夜空,像无数个流动的星子,记录着这个夜晚的秘密。
诸葛亮靠在司马懿的肩膀上,看着天上的流星,心里暖暖的。他知道,属于他们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而稷下学院的银杏叶,还在一片一片地落着,像无数个温柔的注脚,写满了少年们的心事。
第九章 日常与新的开始
从那天起,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关系变得不一样了。
他们还是会在早课上争论公式,会在图书馆里各自看书,会在星象馆里一起推演星轨,但空气中总是多了点甜甜的味道。
司马懿会在诸葛亮熬夜看星图时,默默递上一杯热牛奶;诸葛亮会在司马懿研究魔道模型遇到瓶颈时,给他泡一杯浓茶。他们会一起去食堂吃饭,诸葛亮会把司马懿碗里的香菜夹走,司马懿会把诸葛亮喜欢的糖醋排骨推到他面前。
韩信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。
“喂,你们俩是不是有情况?”韩信拿着一个苹果,凑到诸葛亮身边,“昨天看见司马懿帮你整理笔记了,他以前可是连自己的笔记都懒得写。”
诸葛亮笑了笑,没承认也没否认。“他只是觉得我的字迹比他工整。”
“骗人!”元歌的傀儡从诸葛亮的书桌上跳下来,指着他的笔记本,“里面有爱心!”
诸葛亮翻开笔记本,果然在一页的角落里,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爱心,是用银笔写的,和司马懿草稿纸上的笔迹一模一样。他的脸颊有点红,赶紧合上笔记本。
周瑜看着他们,笑着对韩信说:“别闹了,他们愿意就好。”
那天下午,老夫子布置了一个小组作业,要求两人一组,合作完成一份星象观测报告。
“我跟亮亮一组!”司马懿几乎是脱口而出,说完才发现自己太急了,耳尖红得像熟透的苹果。
诸葛亮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好啊。”
其他三人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。韩信拍了拍周瑜的肩膀:“那我们一组?”
周瑜点点头,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。
元歌的傀儡举起小手:“我跟小元一组!”
元歌红着脸把它抱起来:“我们是一组……”
夕阳西下时,星象馆里依旧亮着灯。诸葛亮和司马懿凑在一起,对着星轨图讨论着什么。司马懿的手指点在图上的一个点,诸葛亮则侧头听着,偶尔点头或摇头。阳光透过窗户,在他们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,像两个依偎在一起的剪影。
“这里,应该用三次函数拟合。”诸葛亮拿起笔,在图上画了条曲线。
“嗯,”司马懿看着他的侧脸,眼神温柔,“你说得对。”
他们的声音很轻,像怕打扰了这份宁静。窗外,银杏叶还在飘落,落在窗台上,像一封封寄往未来的信。
稷下学院的日常还在继续,有早课的困倦,有图书馆的安静,有兵器库的汗水,有星象馆的星光。但对诸葛亮和司马懿来说,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。
因为身边有了彼此,连最平凡的日子,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模样。
而属于他们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