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几天,温叙言几乎把休息时间都用在了练习上。午休时别人在聊天,她在教室练打毛;晚上回到宿舍,她对着镜子反复练底妆,直到手不抖为止。为了找比赛的灵感,她每天都在手机上刷妆造视频,直到某天晚上,一个古风发型让她眼前一亮——头发两边各编一个蝴蝶结,下面垂着两缕碎发,蝴蝶结上还缀着小巧的蝴蝶发饰,既简单又好看,刚好适合她现在的水平 。
她立刻下单买了一对蝴蝶发饰,这个蝴蝶发饰是她在网上挑了好长时间的,第二天一早来到学校,她又回到基础班找模特。好在刘老师很支持她,很快就帮她定了个愿意配合的女生,这个女生长得还算不错,双眼皮的支撑下显得眼睛大大的,还有头发长度刚好适用她选好的发型,很快温叙言加上了这个女生的微信,跟她说了一下比赛时间和注意事项。
比赛这天,清晨的阳光洒在温叙言的化妆包上,金色的光落在一排排化妆品上,让她莫名多了些底气。比赛时间从9点到12点,只有三个小时,她必须加快速度。
坐在模特右边,温叙言深吸一口气,脑海里自动浮现出老师的话:“定妆一定要定好,用散粉扑轻轻按压,别用扫的,不然会蹭掉底妆。”“化眼影时要带沟扑,防止手蹭脏底妆。”她按顺序拿出化妆品,打底、定妆、化眼影,平时贴假睫毛总手抖的她,今天指尖格外稳——她怕自己一慌,之前的练习和努力就白费了。
两个半小时后,妆容和发型都完成了。温叙言看着模特头上的蝴蝶发饰,又检查了一遍眼尾的亮片,直到确认没有碎发漏出来,才松了口气。剩下的半小时,她反复调整模特的发饰位置,妆容看了一遍又一遍,有盯着模特整体看了一会,连裙摆上的褶皱都理了理——她想做到最好。
到了打分环节,所有模特按照卡片数字顺序在走廊里站成一排。她的卡片数字是最后一个,她的的模特穿着学校提供的汉服,妆容偏淡,而旁边的参赛作品里,有人用了华丽的重工汉服,配饰铺满了整个发髻,妆容也用了精致的截断式眼影。对比之下,她的作品显得格外简陋。
最后,温叙言果然没拿到名次。可她看着模特脸上的妆,却没觉得难过——她想起沈砚舟说的“重在参与”,想起自己这几天反复练习的打毛手法,想起老师说的“底妆要拍匀”,这些都是比名次更珍贵的东西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温叙言给沈砚舟发了条消息:“比赛没拿到奖,但我下次一定能更好。”
很快,手机震动起来,是沈砚舟的回复,还附了张他网购的小蛋糕照片:“我就知道我们阿言最棒了,晚上给你庆功,蛋糕都准备好了。”
温叙言看着屏幕,忍不住笑了。她知道,就算自己现在还有很多不足,也总会慢慢进步——因为她背后,有个永远相信她、为她加油的人。而这妆台上的星光,终有一天会照亮她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