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云生新剧定档的消息刚公布,网络上就炸开了锅。这部悬疑剧从开拍起就备受关注,他在剧中饰演的双面间谍层次丰富,预告片里一个眼神切换的镜头更是被剪成无数片段,在社交平台上疯传。
经纪人看着后台飙升的数据,笑得合不拢嘴:“云生,这次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。”
宋云生却没那么轻松。自从那天秦晏冒雨送粥后,两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,他会偶尔去秦晏办公室待上一会儿,有时是沉默地各忙各的,有时会闲聊几句。可那位投资人的阴影,始终悬在他心头。
他不是没防备,让团队去查过早年的合约,却发现那份文件早就被原公司销毁,只隐约查到当年经手人如今在那位投资人旗下的子公司任职。
“兵来将挡吧。”宋云生揉了揉眉心,“该来的总会来。”
他没告诉秦晏。经历过上次的“裂痕”,他不想再让对方觉得自己总在惹麻烦,更不想看到两人的关系再次被利益裹挟。
可暗潮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。
新剧开播前三天,一个营销号突然放出一段模糊的录音,内容是宋云生早年和原公司的争执,隐约能听到“违约金”“不能解约”等字眼。紧接着,“宋云生早年被压榨”的词条冲上热搜,很快又被“宋云生忘恩负义”的通稿压下去——有人翻出他当年解约时的旧闻,添油加醋说他靠不正当手段撕毁合约,踩着公司上位。
风向变得极快。早上还是同情的声音,到了下午,谩骂和质疑就铺天盖地涌来。
经纪人急得团团转:“是那位投资人干的!他手里肯定有那份合约,现在故意放风声,就是想等开播当天放大招!”
宋云生坐在沙发上,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恶评,忽然想起秦晏说过的话——“偶尔依靠一下别人,不丢人。”
他深吸一口气,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。
秦晏接电话时背景音有些嘈杂,像是在应酬:“怎么了?”
“我……”宋云生喉结动了动,“可能需要你帮个忙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,随即传来秦晏清晰的声音:“我马上过去。”
半小时后,秦晏出现在宋云生公寓门口,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酒气。他没多问,径直走到沙发旁坐下:“说吧,需要我做什么。”
宋云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,包括那份不平等合约里最苛刻的条款——公司有权在十年内无偿使用他的肖像权,若违约,需赔偿天价金额。
“他想拿这个逼你退圈,或者……逼我让步。”秦晏的眼神冷了下来,“他知道我们现在走得近,想一石二鸟。”
宋云生点头:“明天开播,他大概率会在那时放出合约原文,说我违约在先,现在的一切都是非法所得。”
秦晏没说话,拿出手机拨了个电话,语气简洁:“查一下王总的子公司里,五年前从星耀传媒离职的员工名单,重点查法务部和行政部。另外,联系公关部,准备一份声明。”
挂了电话,他看向宋云生,眼神柔和了些:“别怕,这事交给我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宋云生想说这会影响秦氏的声誉。
秦晏却打断他,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:“你以为,他针对的只是你吗?”他抬眼,目光锐利,“秦氏最近在竞标一个文旅项目,他是竞争对手的幕后股东。搞垮你,是想让我分心,更是想让外界觉得我护不住身边的人,动摇合作方对秦氏的信任。”
宋云生愣住了,他从没想过这背后还牵扯着商业博弈。
“所以,”秦晏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,“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,是我们的事。”
“我们”两个字,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宋云生心里漾开圈圈涟漪。
那一晚,秦晏没走。他在书房打了无数个电话,宋云生就在客厅陪着,泡好的茶凉了又热,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。
开播当天上午,那位投资人果然放出了合约扫描件,条款之苛刻引来了全网哗然。就在舆论达到顶峰时,秦氏集团官微发布了一份声明,附带两份关键证据——一份是当年原公司伪造宋云生签名的鉴定报告,另一份是那位经手员工的录音,承认受投资人指使,篡改了合约生效时间。
声明最后写道:“商业竞争应恪守底线,恶意构陷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秦氏将全力支持宋云生先生维护自身权益。”
秦晏的个人账号紧接着转发了这条声明,只配了两个字:“并肩。”
舆论瞬间反转。网友们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,心疼宋云生遭遇的同时,更被秦晏的强硬护短圈了粉。秦晏并肩#的词条迅速冲上热搜第一,甚至盖过了新剧开播的热度。
宋云生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两个字,眼眶忽然有些发热。他走到书房门口,看到秦晏靠在椅背上睡着了,眼下是淡淡的青黑。
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,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。宋云生轻轻走过去,拿起一条毯子,小心翼翼地盖在他身上。
裂痕或许仍在,但此刻,他们正站在同一片阳光下,并肩面对着风雨。而那些藏在心底的情愫,也在这无声的守护里,悄然生长得更加汹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