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里的光
百日誓师大会的红旗插在操场边,被风卷得猎猎作响。江晓瑜站在队列里,看着主席台上的倒计时牌,红色的“100”像枚烧红的烙铁,烫得她眼睛发紧。王静站在她左边,校服拉链拉得笔直,手里攥着面小小的加油旗,旗角蹭着江晓瑜的手背,带着点粗糙的暖意。
“别紧张。”王静侧过头,声音被风吹得有点散,“就是走个形式。”
江晓瑜没说话,指尖却悄悄蜷了蜷。三个月来,她跟着王静刷题、背单词,成绩像爬楼梯似的慢慢往上挪,可一到这种盛大的场合,心里那片空落还是会冒出来,像初春化不开的冰。
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,带着昂扬的调子:“下面是‘爱的抱抱’环节,请给身边的同学一个拥抱,把勇气传递下去!”
周围瞬间响起窸窸窣窣的响动,有人笑着撞肩膀,有人红着脸抱了抱。王静转向江晓瑜时,她还没反应过来,就被一个扎实的拥抱裹住了。王静的肩膀很宽,带着洗衣粉的清香味,下巴轻轻磕在她的发顶。
“加油啊。”王静的声音闷闷的,从胸腔传过来,“天总会亮的,你也一定会上岸的。”
这句话像根细针,轻轻刺破了江晓瑜紧绷的神经。她鼻子一酸,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,砸在王静的校服背上,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。她想起王静塞给她的肉包,想起错题本上娟秀的批注,想起那个印着兔子的纸巾包——原来真的有人,会在她看不见的地方,悄悄为她撑着一把伞。
“好了好了,哭成小花猫了。”王静松开她,掏出纸巾给她擦脸,指尖带着点笨拙的温柔,“再哭,等会儿写梦想卡,眼泪该把纸泡烂了。”
江晓瑜正想笑,人群里突然挤过来一个身影,是许晶晶。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,额前的碎发都汗湿了,看见江晓瑜就张开胳膊:“我总算挤过来了!”她的拥抱很轻,像片羽毛落在肩上,“晓瑜,真为你开心,你一定会上岸的,加油!”
江晓瑜回抱住她,喉咙有点堵:“你也是。”
梦想卡发下来时,周围的人都在低头疾书,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像春蚕在啃桑叶。江晓瑜盯着空白的卡片,脑子里空空的,没有具体的大学名字,没有清晰的未来图景。王静写得很认真,侧脸在阳光下透着专注的光;许晶晶咬着笔杆,眉头皱成个小疙瘩,大概是在纠结选哪个城市。
最后,江晓瑜提笔写下一行字:做最好的自己。
字迹不算漂亮,甚至有点歪歪扭扭,可写完的那一刻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,暖暖的。
“全体起立!”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,“请举起你们的梦想卡,喊出自己的目标!”
“我要考北大!”“加油!冲刺一本!”“上海交大,等我!”……呐喊声浪一波高过一波,撞在教学楼的墙上,又反弹回来,震得人耳膜发烫。江晓瑜举着自己的卡片,看着“做最好的自己”几个字在风里微微颤动,突然也想跟着喊点什么,最终却只是握紧了拳头。
誓师大会结束时,天上飘起了小雨。细密的雨丝落在发梢,带着点春天的凉。人群像被打散的鸟群,纷纷往教学楼涌。江晓瑜走得慢,雨丝沾湿了她的刘海,贴在额头上。
“江晓瑜。”
她抬头,看见季国玉站在不远处的香樟树下,校服外套搭在肩上,手里捏着张梦想卡。雨丝落在他的睫毛上,亮晶晶的。
“加油。”他说,声音比平时低了点,像雨落在叶子上的声。
江晓瑜愣了愣,随即弯了弯嘴角:“你也是。”
他笑了笑,转身跑进了雨里。
回到教室时,大家的头发都有点湿,却没人在意。数学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,黑板上写着“三角函数专题”,粉笔在黑板上划过,发出熟悉的“沙沙”声。王静从抽屉里拿出纸巾,递给江晓瑜一张,自己则低头擦着淋湿的笔记。
窗外的雨还在下,敲打着玻璃,像支温柔的曲子。江晓瑜翻开练习册,笔尖落在纸上的那一刻,她突然觉得,所谓的上岸,或许不只是抵达某个目的地,而是在这场雨里,慢慢学会自己撑伞,一步一步,走向有光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