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郡的晨雾总带着点凉,小乔早上推开窗时,见庭院里的海棠树又落了些花瓣,沾着露水贴在青石路上,像铺了层粉白的碎纸。她弯腰捡起一片,指尖触到花瓣上的湿意,忽然想起周瑜左肩的伤——不知道军医有没有好好给他换药,前线的露水会不会比江郡更凉,冻得他伤口疼。
转身去暖笼边看萤火虫盒,里面的光点比昨天又亮了些,偶尔还会轻轻撞一下盒壁,像是在跟她打招呼。小乔笑着滴了两滴露水进去:“今天咱们也好好的,等都督养好了伤,就会给咱们写信了。”
刚把盒子放好,侍女就端着热水进来,手里还攥着个布包:“姑娘,昨天送去前线的伤药和棉衣,军营那边派人来回话了,说都收到了,还说士兵们喝了您让送的红糖姜茶,都暖和多了。”
小乔接过布包打开,里面是她之前让管家捎去的食盒——食盒里的桂花糕少了两块,剩下的还整整齐齐地放着。她摸着食盒边缘,心里忽然暖了些:周瑜肯定是吃了桂花糕,他还记得自己喜欢这个味道。
“对了姑娘,”侍女又说,“刚才路过驿站时,驿卒说最近风大,要是想给远方的人捎话,可以把纸条系在风筝上,让风带着飘过去,说不定能飘到前线呢。”
小乔眼睛一亮,赶紧找了张素色信纸,又拿起笔。这次没像上次那样犹豫,她飞快地写着:“都督,桂花糕好吃吗?我给你留了些,等你回来吃。你的伤别碰水,别总想着打仗,要好好养伤。萤火虫很好,我每天都给它们喂露水,等你回来,咱们一起看它们亮起来。”
写完叠成小方块,又找了根红绳系在上面。她想起府里还有个之前周瑜陪她买的海棠风筝,赶紧让人找出来,拉着侍女去了府后的小山坡——那里地势高,风也顺,风筝能飞得更远。
山坡上的风裹着青草味吹过来,小乔握着风筝线,慢慢把风筝放起来。海棠形状的风筝越飞越高,红绳系着的纸条在风里飘着,像只红色的小蝴蝶。她仰着头,手里的线放了一圈又一圈,直到风筝变成天上的一个小亮点,才停下脚步,对着风筝轻声说:“风啊,麻烦你把我的话带给都督,让他别担心我,好好养伤。”
风好像听懂了她的话,把风筝吹得更高,纸条在风里轻轻晃着,朝着前线的方向飘去。小乔站在山坡上,直到风筝线快放完了,才慢慢往回收。手里的线还带着风的温度,她想着,说不定这风真的能把话带给周瑜,他说不定正在前线的帐篷里,等着这阵风吹过去呢。
回到府里,小乔又开始忙起来。她让人把府里空着的房间收拾出来,准备留给从前线回来的伤兵住;还跟管家说,要是街上有百姓缺粮食,就从府里匀些出去——她想替周瑜守好江郡,让他在前线能安心养伤。
有天下午,她正在给伤兵准备草药,忽然听见府外传来敲门声。打开门一看,是个穿粗布衫的少年,手里抱着个破布包,见了她就鞠躬:“小乔姑娘,我是青溪镇来的,之前您在青溪镇帮我们散过毒雾,我娘让我给您带些晒干的海棠花,说泡在茶里喝,能暖身子。”
小乔接过布包,里面的海棠花干带着淡淡的香味。她想起在青溪镇的日子,想起周瑜第一次跟她去海边散毒雾的样子,眼眶有点红:“谢谢你和你娘,替我跟你娘说谢谢。”
少年笑着点头,又说:“对了姑娘,我来的时候,听前线回来的商人说,江东的军队又打退了武都一次进攻,都督好像快养好伤了呢!”
小乔心里一喜,赶紧问:“真的吗?你确定是都督的伤快好了吗?”
“确定!”少年用力点头,“那商人说,他路过前线时,看见都督在军营里散步,虽然还穿着便服,但看起来精神很好,不像之前那样虚弱了。”
送走少年后,小乔抱着布包跑进庭院,对着海棠树笑:“都督的伤快好了!他很快就能回来了!”风一吹,海棠花瓣落在她的发间,像是在替她高兴。
她把海棠花干泡进茶里,清甜的香味飘满房间。喝着茶,手里摸着系过纸条的红绳,她忽然觉得,等周瑜回来的日子,好像没那么漫长了。晚上睡觉时,她把萤火虫盒放在枕头边,盒子里的光点亮了一整晚,像在陪着她一起等。
这天夜里,小乔做了个梦。梦见她和周瑜坐在青溪镇的海边,萤火虫绕着他们飞,海棠花落在他们身边,周瑜笑着对她说:“小乔,我回来了,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了。”她在梦里笑着,醒来时,眼角还带着泪,手里还攥着那根红绳。
窗外的天快亮了,风从窗缝里吹进来,带着点暖意。小乔坐起来,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空,心里想着,说不定今天就能收到周瑜的信,说不定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。她摸了摸发间的海棠簪,又看了看枕头边的萤火虫盒,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——她知道,等不了多久,就能见到周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