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予安的手指悬在示波器的调节旋钮上方,微微发抖。实验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设备运转的嗡嗡声,还有她自己越来越快的心跳。
"电压再升高0.5伏。"她小声对身旁的林志远说,声音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弦。
林志远推了推眼镜,小心翼翼地调整电源。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跳动了一下,却没有出现预期的稳定图案,而是扭曲成一团混乱的线条。
"不对...这不对..."周予安喃喃自语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。她重新检查电路连接,每一个节点都确认无误,但结果就是不符合理论预期。
这是物理竞赛小组的第三次实验练习,距离校内选拔只剩两周。他们选择的石墨烯超导性模拟实验难度远超普通高中生水平,但周予安坚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级竞赛中脱颖而出。
至少,在十分钟前她还这么确信。
"要不要...要不要重来一次?"林志远小声提议,不安地看着周予安越来越苍白的脸色。
周予安咬住下唇。这是今天第三次尝试了,每次都在同一个环节失败。她从未在实验环节遇到过如此棘手的状况,一向稳定的双手此刻却像不属于自己一般。
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,季霄拎着两杯奶茶晃了进来,看到他们的表情后挑了挑眉:"哇哦,这是实验失败还是世界末日?"
"你能不能正经一点?"周予安猛地转身,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,"我们在做一个严肃的实验,而你——"她的话戛然而止,眼前突然一阵发黑,不得不扶住实验台才稳住身体。
季霄的表情瞬间变了。他放下奶茶,几步跨到周予安身边:"你多久没休息了?"
周予安避开他伸过来的手:"我没事。只是这个环节出了问题,我需要再检查一遍理论计算。"
她转身去拿笔记本,却被季霄拦住。他不由分说地将她按到椅子上,递过一杯温热的奶茶:"喝了。然后告诉我问题出在哪。"
周予安想拒绝,但奶茶的甜香飘进鼻腔,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早上到现在滴水未进。她接过杯子,小小地抿了一口,甜腻的液体滑过喉咙,紧绷的神经似乎稍微放松了些。
"第七组数据与理论值偏差超过15%,"她指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计算,"我们检查了所有连接,排除了设备误差,但就是找不到原因。"
季霄扫了一眼数据,突然伸手调整示波器的时基设置:"你们用的参数不对。石墨烯在低温下的响应时间比常规材料快一个数量级,常规测量捕捉不到完整波形。"
他的手指在设备间灵活地跳动,调整着各种周予安从未注意过的次级参数。几秒钟后,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突然稳定下来,呈现出完美的周期性图案。
"这...这怎么可能?"周予安瞪大眼睛,"教材上明明说——"
"教材是基于传统材料的。"季霄打断她,语气出奇地耐心,"你引用的参数适用于铜或铝,但石墨烯是二维材料,量子效应更显著。"
周予安猛地站起来,差点撞到季霄的下巴。她凑近屏幕,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完美的数据曲线就在眼前,而解决她难题的竟然是季霄——那个她一直认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。
"你怎么会知道这些?"她脱口而出。
季霄耸耸肩,又恢复了那种漫不经心的表情:"猜的。"
林志远凑过来,眼镜片上反射着屏幕的蓝光:"太神奇了!季霄,你简直是个隐藏的天才!"
季霄做了个夸张的鞠躬动作:"过奖过奖。不过说真的,这个实验设计本身就有问题。"他指向周予安的笔记本,"你在模拟安德森局域化效应,但设置的温度梯度太小,不足以激发明显的量子相变。"
周予安感到一阵眩晕。季霄说的每一个术语都准确无误,甚至指出了她设计中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缺陷。这绝不是"猜的"能达到的水平。
"你...你到底是什么人?"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轻得像耳语。
季霄的笑容僵了一瞬,随即又恢复如常:"一个碰巧读过几篇论文的懒人而已。"他转身拿起另一杯奶茶递给林志远,"休息十分钟,然后我们重做这个环节。我有个想法可以改进实验设计。"
周予安坐在椅子上,捧着奶茶,看着季霄在黑板前快速画出新的实验流程图。他的笔迹潦草却有力,每一个符号都准确无误。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,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轮廓,与平日里那个吊儿郎当的形象判若两人。
这一刻,周予安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——她一直以为季霄是靠家世混进竞赛组的草包,却忽略了他可能真的拥有与她匹敌、甚至超越她的天赋。
休息过后,按照季霄的改进方案,实验进展顺利得不可思议。周予安负责理论计算,季霄操作设备,林志远记录数据,三人配合默契,效率比之前提高了数倍。
"最后一个数据点...记录完毕!"林志远兴奋地宣布,"我们成功了!"
周予安长舒一口气,肩膀的紧绷感终于缓解。她看向季霄,后者正专注地整理实验数据,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密的阴影。
"季霄,"她犹豫了一下,还是开口,"谢谢你。还有...对不起,我之前对你有些偏见。"
季霄抬头,嘴角勾起一抹浅笑:"什么偏见?觉得我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?"
周予安的脸颊发热:"差不多吧。"
"没关系,"季霄合上笔记本,"我确实是。只不过偶尔会对物理产生一点兴趣。"
林志远已经收拾好背包,看了看表:"我得先走了,晚上还有补习班。"
"我也该走了。"周予安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。
"等等,"季霄叫住她,"关于量子隧穿效应的那部分计算,我有些想法想跟你讨论。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?"
周予安犹豫了一下。按照计划,她应该直接去医院看望父亲,然后回家复习功课。但季霄今天展现出的才华让她无法拒绝这个学习机会。
"我可以留一会儿。"她说。
林志远离开后,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。季霄从背包里掏出一本《凝聚态物理导论》,书页间夹满了彩色标签和手写笔记。
"你...你真的读过这本书?"周予安惊讶地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。
"不然呢?装饰品?"季霄轻笑,"看这里,关于石墨烯的量子霍尔效应..."
接下来的两小时,他们沉浸在深奥的物理讨论中。周予安发现季霄的思维方式与她截然不同——她擅长严谨的逻辑推导,而他则充满天马行空的直觉,常常跳过步骤直接得出正确结论。
"这太不可思议了,"周予安摇头,"你怎么能一眼就看出这个方程的解?"
季霄靠在椅背上,双手交叉垫在脑后:"我叔叔是物理教授,从小让我做这些当游戏。"他的语气轻松,但眼神却闪烁了一下,"后来发现太认真也没意思,反正无论我做什么,最后都得按我爸的安排走。"
周予安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中的苦涩:"所以你故意...?"
"故意当个废物?"季霄替她说完,耸耸肩,"至少这样能气气老头子。"
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下来,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。周予安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,是母亲的来电。她犹豫了一下,还是接了起来。
"安安,你在哪?"母亲的声音透着疲惫,"医生说要调整你爸爸的用药方案...费用会比之前高一些..."
周予安握紧手机:"高多少?"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:"...每个月多八千左右。"
周予安感到一阵窒息。父亲的医疗费已经几乎耗尽了家里积蓄,这笔新增费用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"我知道了,"她尽量保持声音平稳,"我会想办法。全国竞赛的奖金很丰厚。"
挂断电话,她发现季霄正看着她,眼神中带着询问。
"家里有点事,"她勉强笑了笑,"我该走了。"
季霄点点头,没有追问:"我送你吧,这么晚了。"
"不用,我习惯一个人走。"周予安迅速收拾好东西,几乎是逃也似地离开了实验室。
回家的公交车上,周予安翻开笔记本,在最后一页写下新的计算:
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奖金:50000元
校内补贴:10000元
其他奖学金:...
她盯着这些数字,又翻回前面与季霄讨论的物理公式。两种完全不同的压力在她心中交织——对学术的追求,和对家庭的责任。
这一刻,她第一次感到,或许季霄并不像表面那么无忧无虑。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担要扛,只是方式不同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