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上莲花眼中刺,本句出自白居易《母别子》,新人迎来旧人弃,掌上莲花眼中刺。
“老爷……姨娘生了个……死胎……”
“是你!是你这毒妇!害了我的孩儿!是你!一定是你!”姨娘凄厉的哭喊刺破寒夜。
“咳…咳…咳…萍儿,撵她出去……”母亲胡芊的声音虚弱却带着最后的尊严。
“贱人!你儿子朝秦暮楚,卖主求荣,当世三姓家奴!你这当娘的,蛇蝎心肠,人面兽心!!”姨娘怨毒的咒骂如同淬毒的冰锥。
“你说什么?!萍儿!她说什么?咳!咳!咳!告诉我……她说的不是真的!!”胡芊挣扎着看向萍儿。
萍儿紧抿着唇,紧闭着眼,泪水无声滑落。
“噗——!”一道刺目的血箭从胡芊口中喷出,在空中划出绝望的弧线。
苏柏奔回家时,正撞见母亲咳血不止,姨娘在一旁得意洋洋。
“滚!我没你这儿子!你学了你爹……忘恩负义……咳咳……终将……食言而肥!不得好死!咳咳!!”“娘——!”苏柏扑通跪倒,
儿子没有!儿子没有啊!!我没有!!苏柏在心里呐喊。
胡芊的身体在他怀中渐渐冰冷、僵硬,最终化为一具苍白冰冷的尸体。
“夫人!萍儿随您去了!!”萍儿凄厉长呼,一头撞死在冰冷的木床棱角之上。
那一天,苏柏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永远离开。再无人督促他诵读圣贤书,再无人教他调弄那清雅的香。
她们的葬礼,无人问津,无人凭吊。这两位曾为苏国公府带来兴盛的女人,最终连苏氏祠堂的门槛都未能踏入。
辞旧迎新的爆竹声震耳欲聋,掩盖了一切悲恸。府中张灯结彩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,一切如旧。
在这场离间计下,唯一的受益人林贵妃安稳如故。
第七日·不孤山
香火缭绕,纸灰低旋。不孤山上,新添的两座坟茔沉默地对着铅灰色的天。
姜堰与宋钰博上完香,蹲踞在苏柏身侧。姜堰的手覆上苏柏冰冷的手背,宋钰博手中的油伞,将三人笼在一片小小的、隔绝风雨的阴影里。
“贞柯,”姜堰的声音低沉,带着难以释怀的滞涩,“太子步步紧逼,殿下……自顾不暇。令尊手段,消息整整迟了七日才透出来。我……终究是无能,帮不上什么。伯母仙逝,我们……也只能来看看你。”
山风呜咽,回应他的只有苏柏凝固般的背影。
“贞柯,”姜堰的指尖微微用力,“天道不仁,常使善者蒙冤。伯母在天之灵,定不愿见你如此消沉。”
沉默,是沉重的墓碑。
“得知此事,我竟想不出任何词句,能道出你心中万一的痛楚。此仇此恨,无论你作何打算,我姜堰,定与你并肩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更沉,“只是前路混沌,贞柯,先顾惜自己,才有力气想清楚,该如何走下去。”
“阿堰……”苏柏终于开口,嗓音嘶哑如砂砾摩擦。他缓缓抬头,眼中密布的血丝,如同冰面骤然绽开的狰狞裂纹,爬满整个眼白。
“贞柯,我在。”姜堰的肩,并不宽阔,此刻却像能承载世间所有倾颓的重量,“松军弟兄们,都惦念着你。”
“阿堰……”那声呼唤成了决堤的闸口。积蓄七日的悲恸,冲垮了所有强撑的堤坝。母亲咽气时他未落泪,披麻戴孝时他未动容,此刻,他像个失怙的孩子,在天地间不管不顾地嚎啕起来。“阿堰,我没娘了。”他死死攥着姜堰的衣袖,指节泛白,仿佛要将无尽的悲愤都揉进那布料的褶皱里。姜堰只是将他更紧地拥入怀中,手掌轻拍着他颤抖的脊背,无言地传递着仅有的、却无比坚定的暖意。
两年后,苏柏每每见到姜堰,心头总会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涩然:这个足以拥抱整个世界的肩膀,这个能扛起他人悲愤的胸膛,他自己的痛苦,又有谁来抚慰,还他一个同样温暖的拥抱?
“今日才惊闻伯母噩耗,”姜堰的声音带着喘息,“辛泽、辛泊两位大人,连鞋履都未及穿妥,便直闯苏府寻你,扑了个空,只得悻悻而返。”
“恰巧辛夫人(辛泽之妻,辛泊的嫂嫂)做了你最爱的芙蓉饼,见两人如此莽撞,指着鼻子痛骂了一顿,生怕小睿(辛泽之子)将来也随了他爹那副糊涂根性。”
“辛夫人……向来……快人快语。”苏柏哽咽着,字句零落不成调。
“小柏!”宋钰博终于寻到空隙插话,“你这么说,辛泊那傻大个可要跳脚了!”
“箔德郡公这般说……”苏柏吸了吸鼻子,“阿泊才会……跳脚。”
“行行行,他跳他的脚,你别恼我就成。”
“不成。”
“到底还是我懂你,与钰博翻遍了半个城,才寻到这山上来。”姜堰说。
“还是你好,阿堰,你最疼我。他……”苏柏抬起湿漉漉的眼,指向宋钰博,“对我不好。”
“苏柏你个傻猪!分明是小爷我寻到的路!”宋钰博双手叉腰,一脸不忿。
“好贞柯,我知你指谁。”姜堰温言道,同时递了个眼色给宋钰博。后者立刻噤若寒蝉。“香已燃尽,我们下山吧。苏府不仁,莫让他们小瞧了咱们的气度。” 这主仆间的一眼之威,源于姜堰母亲曾是宋钰博的乳母,姜堰自幼伴读,情同手足,即便宋钰博承袭了箔德郡公爵位,姜堰亦是他府中不可或缺的臂膀。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姜堰督运粮秣,功绩卓著,着擢升鸿胪寺少卿,权掌夜伽王入觐事宜。”
“臣,领旨谢恩。”
大殿之上,青年身姿挺拔如松。内衬月白交领窄袖袍,外罩玄色绢甲,坚韧丝线编缀于锦缎之上,勾勒出劲瘦腰身,关节处留隙,灵活而不失威仪。深棕皮护腕紧束小臂,鞢躞带束腰,玄色直裾深衣垂落,月白绸裤下,一双黑色鹿皮短靿靴踏得沉稳。正是姜堰。